分享

#老寿眼中的上海#百年水云乡“瑞华樟园”

 徐汇老寿oykxhg 2020-05-23

早就在朋友这里听到瑞华樟园的大名,一直无缘直接目睹,日前在朋友的组织下有幸参观了地处苏州河畔盘湾里的这个百年老建筑。

  确实对于一般上海人来说盘湾里并不是一个熟悉的地名,但是如果告诉你华东政法学院长宁校区苏州河对岸,那你就会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我们从瑞华樟园在修复这栋老建筑是做的考证上获悉:该建筑最初称之为“水云乡”是从清朝末年由昆曲艺术家徐凌云(1885-1965)开办昆曲传习所又被称之为“桃李园”,徐凌云是近代江南首富,丝茧业巨贾徐棣山次子,开办“桃李园”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酷爱昆曲,也是这份酷爱让他成为著名昆曲艺术家,他毕生从事昆曲研究,曾向京、昆曲名家沈斌泉、沈月泉、周凤同等请益,生旦净丑,无所不能。曾为梅兰芳配读《风筝误》,著名昆曲艺术家俞正飞都曾得到徐凌云的悉心指点。解放后任上海戏曲学校顾问。著有《昆曲表演一得》三集,未刊稿《看戏六十年》等。

徐凌云

  所以当年建了这样一个四方体合围的石库门建筑就是为了里面可以继续他的昆曲艺术的探讨和传承。毫不夸张地说正是有了徐凌云和“桃李园”才让我们现在还能欣赏到昆曲这个中国最古老的戏曲艺术。

我们原来常说“徐园”的出处也有了,据考证徐凌云的父亲徐棣山就是上海唐家弄(今天潼路)兴建“双清别墅”的园主,俗称“徐园”。详见天潼路唐家弄及徐园

  话说到了民国时期,这栋建筑易主成为烟草大王陈楚湘的私宅,而在1936年陈楚湘已经在愚园路上建造了涌泉坊,显然这栋已经易名为“水云乡”的老建筑成了陈楚湘的郊野别墅。由于抗战时期中国烟草业大起大落,此楼的命运再次被改变,这次是易主给了旅法化学博士宋梧生创办“大中化工厂”直到1963年老楼成为“南林师范学校”,1982      老洋楼转型幼师教育,并入华东师范大学。

  凡是对上海区域分布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早年的苏州河沿岸都是船民和纱厂工人居住的密集区,他们一般都是由亲戚朋友介绍结伴来到上海从最低层次的劳作开始,于是当年三不管的苏州河沿岸就成为他们的栖身之地,所以虽然此地原来还有名门望族兴建的九果园、小万柳堂等豪宅、别墅,但是大体上属于棚户区范畴,这就是当年“复兴村”的状况。

2000年到来时,城市化改造的步伐终于来到这里,当上海华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动迁“浜北”建设“华府樟园”住宅区时,发现原“复兴村”内居然有一栋体量颇大而破旧不堪的老洋楼,旋由上海市文物局、规划局、房地局组织和邀请各地专家进行论证和评估,确定该洋楼是清代上海巨商徐氏之“水云乡”的主建筑,徐氏后人,著名昆曲艺术家徐凌云在这里研究和传授昆曲表演艺术,也是中国最早的昆曲传习所,建议列入保护。此建议得到上海华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响应和支持。考虑到该洋楼位于即将开工的“华府樟园”地块的中心,对工程开工和建设带来不便,遂建议将老洋楼向东南平移到近苏州河边,修缮后作为小区的会所使用。

20087月,为了保留这段弥足珍贵的历史,华府樟园邀请成功平移“上海音乐厅”的相关机构,通过研究地质结构等各项系数,将老洋楼进行移位,最终通过为老洋楼内外搭建支撑柱,成功进行“移位保护”,使老洋楼挪动九十五米的同时,顶伸二米,旋转了三十五度,使老洋楼重获新生。

今天,“华府樟园”已经建成,同时老楼的新装亮相,堪称是对苏州河文化长廊建设的一个完美的注脚。显然它也是上海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叙述苏州河的故事。

20153  瑞华公馆捐赠给上海瑞华慈善基金会开始按基金会的方式进行运作。同年8  瑞华公馆获批“上海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20166月瑞华樟园试运营。

  如今我们进入老楼可以发现此楼的修缮非同寻常,细究之下也就是原业主对老楼的“喜欢”,而细想一下当年徐凌云也就是“喜欢”二字才会建起这样一栋豪宅来“玩”昆曲,而如今不计成本的维修这栋老楼已经无法从商业行为上来做出评估。

围廊式内部

清水砖墙不是所谓的贴面哦

看见过铜的栏杆吗?

  正如陪同参观的冯小姐说:这里你看到的金属制品都是由铜制作的,而木制的则都用红木手工雕琢而成,所见之处的石材都是天然珍稀石材。

百年老楼在建筑细部装饰上引入了大量铜元素,高纯度的专用铜材料经专业人员精心打磨处理,自然着色。鲜见定制超厚度的铜栏杆、铜门,手工打磨纹饰华丽的铜质雕花,呼应老楼的海派风格,细节上的完美雕琢彰显历久弥新,令老洋楼传承百年精粹。

包房门口

卡座内的装饰也不含糊

看见过红木雕花楼梯吗?

在保护老楼格局的基础上修葺一新,室内甄选大量珍稀木质原料,由几十个专业工匠运用繁复细腻技艺,耗时一年多呈现出构思巧妙的雕梁画栋、文脉意蕴的匾额楹联、精致古雅的屏风隔断等。通过大叶、小叶紫檀等多种名贵木材,将中国绘画的意境和趣味展现的淋漓尽致,令老楼充斥着古典中式大宅气韵。

华府樟园大手笔对老楼内部重新装饰,用各色珍稀赏石呼应老洋楼气韵,打造鲜有石材装饰,细节处鬼斧神工,价值不菲。大量名贵“幻影蓝”“紫金沙” “巴赫” 等石材铺陈地面,在灯光照射下映射蓝光,美轮美奂。价值百万的罕见活血三江石打造茶桌,如翡翠般坚硬,剖切面呈红色和墨绿色,整块天然石材的运用浑厚有力。为了契合老楼的历史积淀感与文化感,特别设置了上下两层的墨绿翠玉编钟,并采用榫卯结构的工艺将上下两层连接起来,九个大小不一的墨玉编钟按由小极大顺序排列而成,墨绿色犹如惊涛骇浪,令整个老楼在形神间显现中国文化大气简约的魅力。

老楼的重生工程不仅仅是外观上修旧如旧,更是沿袭了中华传统的文化精髓。

老楼里的每件家具都独具匠心地将传统内涵与现代思维巧妙地揉合,辅以现代设计表现的手法。沿用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和中国生漆,并结合工艺手法,以凿、雕、修、刮、磨等精妙艺术手段,一丝不苟,精雕细刻的创造出生动、鲜明、线条流畅、技艺精湛、富含古韵的精粹。各类雕刻图案,表达着各种美好的寓意及祝福,完美呈现手工雕刻的意韵。不仅造型独特,技艺精湛,而且典雅美观,极富古典檀韵。

停车场入口大气吗?

  由于决定后期使用的功能上为平民化的餐饮,因此建筑的构造上设了地下二层,B2为停车场通道和厨房,B1层就开始餐饮场所,在整体浏览后发现这里居然就是最佳的观景和品茗的好地方。所有卡座都适合三五好友、闺蜜间的私密交流。

边品茗,边欣赏高山流水

这还仅仅是小型卡座

最大的包房

  当我们问及消费层次时,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豪华,由于他们是中午1130才开始营业,此时的经营基本上是以广式午茶的形式,所以你一直可以到1600才离场,周二至周六中间小舞台还有各种文艺演出,没准你会欣赏到昆曲这个古老剧种的演出。

关注后可以进入预约、订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