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人的吃、穿、住、行是怎么样的?看完涨知识了!

 人之意 2020-05-23

吃穿住行,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基本内容,从中可以窥见到一个社会和时代的生产技术、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

战国人——吃

战国人的主要食物,可分为粮食、肉类、蔬菜、饮料、调味品等。

那时的粮食品种中北方大致以粟米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从《战国策》中说的东周人要种稻,西周人不放水看,可见水稻在黄河流域也有所种植,但以南方为多,战国最大的装米粮仓发现在江西就说明了这点。

六畜(马、牛、羊、鸡、犬、猪)的养殖,是战国人肉食的主要来源。马主要用于服役。牛羊多在祭祀鬼神时才杀食。狗比猪肉可能较珍贵。春秋末越王奖励生育,生男的奖一犬二壶酒,生女的一小猪二壶酒,战国人可能也因袭此俗。鸡为农家普遍饲养。

蔬菜,战国及以前的文献中巳有葵、藿(豆类作物的叶子)、薤、葱、蒜、姜、葫芦、萝卜、芜青等一、二十种,但有的可能是野菜。其中葵藿可能是种植最多的,农家常代粮食吃。

酒、糖、(主要是蜜)酱、醯(即醋类)等饮料调味品战国时代都有了。其中酒的实物,在1974年河北平山中山王墓中发现过两壶,出土时打开锈封严实的壶盖还香气扑鼻。其中一壶青翠透明,似现代的“竹叶青”名酒,一壶呈熊绿色,可见战国时代酿造技术是相当高了。

这些丰富多样的食物,当然不是人人都能享受的。王公贵族和富有之家,不仅粮食吃的是精品,酒肉菜肴也样样皆有。王公们还有专门掌管饮食烹任的属吏,对食物的吃法非常讲究。就粥来说,王公贵族们吃的也不是我们常说的稀饭,他们所吃的粥是粮食加工成末,和肉、菜调味品加水煮成的。王公贵族们的炊器餐具,也都是精美的青铜、金、银、玉、骨和漆器。考古工作者常常在一些找国墓葬中同时出有成套成组的鼎、豆、盘、垒、壶、尊、爵、觚以及斗、勺、匕、叉等等,那都是当时王公贵族们祭祀、宴会之时的特制炊器和餐具。当时人们除用手抓拿某些食物外,还有匕、叉、箸、勺等餐具。酒、菜、饭的先后食序,战国时代也和今天饮宴时一样的。

王公贵族们吃的东西都是十分丰盛的,《孟子・尽心》记载他们是:

“食前方丈”,

意思是吃的东西列于前方达一丈(约合今二米),看来并不完全就是夸张之辞。我们将当时王公贵族墓中所出成套餐具都陈列在一块,确实要放一大片。

对于当时的百姓来说,当然是另外一种情况了。不用说吃法没有那么多讲究,往往粟米也难吃到,正如张仪说韩国情况那样:

“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

藿羹就是菜汤。要是遇到荒年,就连豆饭菜奠地吃不上,只有“糟糠”当饭了。至于肉食、酒肴,一般人就更难吃上了。孟子讲他所理想的社会,也得“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老人方可以食到肉。

战国人——穿

穿的包括了头部、上身、下身和脚上穿的。

一、头上戴的总称为冠。

分别有弁帽、冕、冠、巾等不同称呼。大致从西周以来就有这样的习俗:儿童头上只用一块布包着头顶,叫做巾。到二十岁算是长大成人,这时要举行改变服装的礼仪,主要是头部的变化,所以叫“冠礼”。贵族子弟从此开始戴冠,一般人的子弟成人时也有类似的仪式,但不能戴冠,只是改成一块葛布盖着头上的发髻叫做帧,所以《吕氏春秋・上农》说:

“庶人不冠弁”。

贵族们戴的冠,不同等级和身份的人,有所不同。卿大夫以上戴冕,别的人不能戴,这在西周春秋以来都是等级森严的。就是同一等级和身份的,在不同场合也有不同的冠,如接待宾客,朝见君王等就不能戴皮制的,否则被认为不敬。当然,有的是根据需要决定的打仗戴皮、铜铁作的帽子,叫做胄,战国时代的铜、铁胄曾多次发现。

1965年在河北易县出土过不少兵器和甲胄,其中的胄是用若干铁片连缀成的,我们从战国器物上的纹饰看到,猎手头上戴着兽头形帽子,如辉县琉璃阁所出战国舞乐狩猎纹奁,里面有一持弓而射的猎手,头上所戴的就是兽形帽子,那大概是为了更好的接近野兽。

二、上身穿的总称为衣。

长的叫袍,短的叫襦,罩衣叫衫,单衣“有里日复”。复就是我们说的夹衣。在表和里之间填充有绵(当时没有棉花,只有丝绵)或乱麻、芦花等物的衣,长的也叫袍。

战国时代中原人的衣服都是传统的右衽,只有丧服和死人才是左衽的。

不同等级和身份的人,不仅衣的质料不同,形制也有别。王公贵族和富有之家,穿的是锦、帛、缟、皮和精细的麻布。平常穿方领右衽大袖,腰以下特别肥大至脚胫的“深衣”,腰间(胁以下)系着有金玉作饰物的丝带。此外还有各种礼服,不同礼仪场合穿着不同,据载,春秋以来

“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享先王则衮冕”……。

这里说的裘,就是用五颜六色的丝线绣有花纹的高级丝绸衣服。夏天穿帛、缟或细麻布衣,冬天穿皮裘绵袍。穿裘毛在外,面上再罩单衣,但为显示美丽,又故意祖开外衣露出裘的一部分。这种穿法形成一种制度,据说春秋以来都是表裘(不穿罩衣)、“袭裘”(全被掩盖)都不得入公门。那时以稀有的白狐裘为最珍贵,所以孟尝君献给秦王一件白狐裘,王妃也想要,只好让手下食客再偷回来转送。大贵族都以身穿白裘外套锦衣为荣耀。

短衣叫襦,又有长短之分。短襦大概和我们现在的衬衫长。长襦一般齐膝盖,考古工作者曾在洛阳、山西长治等战国墓中出土过身着这种长襦的铜俑。这也说明襦不是王公贵族的衣服,而是广大百姓的服装。

锦衣长衫狐裘绵袍,对广大百姓来说,不仅政治地位、经济条件不允许,同时他们要终年参加生产劳动,哪里能穿呢!只有穿葛麻乱毛纺织的粗布短衣,战国人又叫做褐。《孟子・滕文公》说的

“许子衣褐”

就是指的粗布衣服。许子还是一位士人,他们衣褐的话,百姓恐怕难以人人衣褐。

三、战国人把下身穿的叫裳。

汉人刘熙编的《释名》说:

“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遮羞保护下身的意思。贴身的裳又叫褌。当时的百姓和未成年的儿童,都不衣裘袋和袍或衫,而穿襦裤。一般人大概只有七十老者方能衣帛,喜庆节日,才能把贵族老爷们平时穿的“深衣”作为礼服,当时称为“吉服”。

四、脚上穿的叫屦,秦汉以后才叫履或鞋。

一般以麻、葛、草等编织的,也有皮的。劳动者和下层士人多穿没有装饰的草或麻葛做的。麻鞋的实物曾在湖南长沙出士过。王公费族们穿皮的,或编织精美的麻葛鞋,并往往在前端或边沿饰有不同颜色的丝穗或皮条。和衣服一样,不同场合和季节配以不同的鞋,比如夏天穿葛或麻编的,冬天穿皮的,黑裳配黑色的屦。战国时代还有袜子,有布帛也有皮做的。那时都是席地而坐,进屋要把屦脱在门外。据说在战国以前参加隆重的宴会或朝会时,连袜子也得脱去,光着脚进屋,否则为不敬。

战国人——住

战国时的居住条件比从前进步。尤其是高大宽敞的楼台瓦房的建筑、中国建筑艺术中特有的斗栱都是是战国时期发展起来的。瓦从西周就有了,溶阳王湾西周遗址发现的残瓦片告诉我们,至少那时开始用瓦了,不过很粗糙,推测只在屋脊和房顶周围盖上瓦,用以压住茅草。春秋末至战国以来考古发现的瓦片遗物已很多,先后在临淄齐故都、曲阜鲁故城、易县燕下都、邯郸赵城、咸阳的秦国都城遗址等许多地方,都多次发现过大量的板瓦、筒瓦及各种瓦当,不少都有美丽的花纹。从同时发现的房屋基址、烧制的刻花铺砖、栏板,铸有花纹的铜铸建筑构件等物,结合有关文献可以看到,战国时代的房屋建筑艺术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较高水平,特别是王公贵族们的宫室庙寝,更是考究。

孟子说王公贵族们的房量都是:

“堂高数仞,榱题数尺”。

堂指高的台基,八尺为仞,约合今天一点六米,榱题指屋檐。《战国策・赵策》讲董子经营晋阳修建宫室

“皆以荻蒿苫楚墙之”,“皆以炼铜为柱锧”,

可见当时的宫室墙壁、柱础都很坚固。在战国一些器物图案纹饰上,还能比较清楚地看到那时贵族的宫室建筑形象。

至于宫室内的陈设装饰,更是华丽。从《楚辞》有关篇章所描述的楚宫室寝庙看,都是雕梁画栋,门户、屋檐、房顶、墙壁,都雕画着五颜六色的花纹,刻花的烧砖地面铺有编着精细花纹的席子,墙是平滑的石板嵌成的,房中摆有彩绘漆几案,立有彩色木雕的座屏。各种珍宝珠玉,翠鸟之羽都装饰在室内,还挂着饰有玉璜的精美罗绮帷帐等等。不难想见,当时其它六国的王公素族当也是这样。

至于一般老百姓的居住条件,虽然记载和实物已难见到,但可以想见,恐怕就只有低矮潮湿难避风雨的茅屋草,或许是茅屋草舍也没有。

战国人——交通

陆行车辇,水行舟船,战国已为常见,遇水架桥也有了。

我国的车船早已有了,但战国时代种类多,技术提高。车除用作战争工具外,还用作交通和运输工具。贵族人出门不是骑马,便是坐车乘辇。活着如此,死后还望这样。考古工作者曾在辉县琉璃阁发掘出了战国大贵族的车马坑,埋车数达一、二十辆。有大型小型之分,有的还发现了篷盖。有一辆箱长一点九米,宽一点二米的车,篷盖长二点四米,宽一点五米,根据出土实况看,篷盖有点像四阿式屋顶,顶有一点五米长的横梁,两扇梯形席子向左右披下,两端各盖三角形席子。战国的车子还在汲县三彪镇,信阳、长沙等许多地方发现过,车具发现更不计其数。从文献和考古材料看,当时车子很讲究,车马都有精美的装饰品。

船只也有作为战争工具的。战国不少器物上都有水陆攻战图可证。从《战国策・楚策》载张仪说的一舫(两船连体成方形的叫舫)可载五十人,可见是不小的。1958年还曾在江苏武进奄城,同有战国铜器出土的相邻地区发现过只长达十一米,宽近一米的独木舟。河上除有船只行走外,战国时还有了桥梁。《史记・秦本纪》讲,公元前257年,曾在蒲州的黄河上就建设了一座大型浮桥,这是历史上横跨黄河的第一座桥。

远行除车船外,还得解决吃宿问题。据说商代已有政府开设的驿站以便传递公文信息。战国时不仅有政府开设的驿站客馆,还有了私人开设的客舍,以供远行的一般人和商贾食宿之便。

总结:我们从战国人的吃、穿、住、行,看到了当时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那是战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在生产提高基础上有了重大发展的具体体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