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淹七军的故事

 四地闲夫 2020-05-23

程昱曾经告诉过曹操,关羽和张飞,是万人敌。

于是我们想当然的以为,关羽和张飞是那种割草游戏里的男主角,一骑当千,开了无双模式进去随便砍人的那种猛人。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延用了这种说法,并借关羽的口说出来了那句著名的装X名言:“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同探囊取物”。

水淹七军的故事

事实上,虽然关羽的确有一个人冲阵砍死颜良的骄人战绩,但这并不代表他每次都这么做。而万人敌这个称号,也并不是指冲锋陷阵的莽夫。这个词语的来历,要追溯到秦朝末年,项羽不喜欢读书,也不喜欢练剑,叔父项籍指责他,他反而顶嘴:“读书能够认识自己名字就足够了,练剑无非打得过几个人,我要学习的是万人敌之术。”于是项籍决定教项羽兵法。

当然,坚信“读书无用论”的项羽,也没有能够认真的学习兵法。

所以,“万人敌”关羽、张飞,指他们是能够统兵御下,精通兵法的大将。比如张飞在刘备入蜀期间,一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还在此期间义释严颜,展现了自己有勇有谋的一面;而关羽也不甘示弱,在刘备自称汉中王以后,他攻打樊城,水淹七军,为刘备献上了最好的贺礼。

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水淹七军的故事。

水淹七军的故事

关羽这个人,攀比心比较重;大概是因为自己在遇到刘备前,只是一个杀人在逃犯的缘故,和大部分凤凰男一样,关羽这个人显得特别的敏感。

比如马超投奔刘备的时候,关羽就专门写信问了诸葛亮,“我和马超谁更厉害?”诸葛亮赶忙回信到“马超只是一介武夫,远比不上美髯公您绝伦逸群啊!”关羽开心极了,专门把这封信留下来,以后见人就给他看。

又比如黄忠受封的时候,关羽就很不开心,“大丈夫不与老卒同伍”,刘备还要亲自安抚一下关羽,防止他有什么小情绪。

所以刘备在自封汉中王的时候,在给关羽前将军称号的同时,还附加了一条“假节钺”,作为对关羽的褒奖。

“假节钺”的字面意思是说,假,就是借的意思,借了天子的节和钺,象征着借用了天子的礼仪用品和刑具;通俗点的说法是,关羽拿了“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

水淹七军的故事

这是一种无上的信任,尤其在关羽镇守荆州,刘备平定蜀地的时候,可以说,刘备将自己国家一半的权利,都交给了关羽。

当然,客观的说,关羽当得起刘备的信任。在忠诚方面,关羽有千里走单骑的事迹;在能力方面,也不用说,你看看曹操这么挑剔的人,都喜欢关羽,就知道这个人的确是了不起的虎将。

而关羽也没有让刘备失望,在刘备称汉中王之后,关羽率领部队,对樊城进行了进攻。

樊城之战,对于刘备是有着重要意义的:这是刘备第一次,在正面战场上主动对曹操发动攻势。刘备和曹操斡旋了大半辈子,大部分时候是借助其他诸侯的势力,在曹操后方打打游击战,而汉中之战,说白了也是为了守卫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但这次出击,则是刘备主动发起的进攻。

这个原因很好理解,刘备在自封汉中王给朝廷上书的时候,专门说了,自己称王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打倒曹操,解救身处许都水深火热当中的汉献帝。所以无论如何,刘备都会做出点姿态来的。

而樊城这个时候的守将,是曹仁。曹仁这个人,年轻的时候也是一名问题青年,用《三国志》的话来说,叫做“不修行检”,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曹仁逐渐变得成熟稳重起来,用兵严整、奉法守令。曹丕曾经写信教育自己的哥哥曹彰“你就不能学习下征南将军曹仁,做一个奉公守法的将领么?”

水淹七军的故事

曹仁这个时候也是深得曹操信任的,他享受的待遇是“假节”,虽然比关羽“假节钺”的待遇差了那么一点,但还是能说明曹操对他的器重的。

在战争爆发没多久后,曹操做了一个让他懊悔一辈子的决定:他派出于禁去救援樊城。

按照曹操的观点,于禁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和一群只会喊打喊杀的大老粗不同,于禁能从战略的高度进行谋划,你看看张辽夏侯渊那种莽夫,一个自己孤身上山剿匪,一个亲自跑去救火让人看了,都不是值得重用的家伙。

但是于禁就不一样了,当年黄巾军刚刚归顺的时候,他就跑来唱黑脸,严肃军纪;后来昌豨二次造反,于禁挥泪斩杀了自己的好朋友昌豨,维护了曹魏政权的统一;可见这个人是值得信赖的。

于禁这个时候的职务是“左将军”,同样享受“假节钺”的待遇。在曹操看来,这会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

但于禁到了樊城以后,选择驻扎在樊城以北的罾口川,而这个地方,则是汉江改道的低洼地区。所以当关羽看到这个情况,他就下令打造战船,准备水战。

水淹七军的故事

按理来说,一个将军不应该犯这么低级的失误,连荆州的关羽都熟悉樊城的地形而于禁却不知道,原因只可能有三个:第一,于禁是个水货,压根不懂兵法;第二,曹仁想害死于禁,故意没有告诉他;第三,于禁是个自负的人,自作主张没有理会曹仁。

不管怎么说,从于禁驻扎在洼地的时候开始,这场战役就变得毫无悬念,等到秋八月的时候,汉江暴涨,于禁带领的部队很不幸的遭遇了一波大洪水。而关羽要做的就是,划着船四处抓俘虏就行了。

在演义里面,关羽还专门决堤放水;而在历史上,这场战役要显得更加轻松:于禁自己钻进了棺材,还从里面钉死了。

最终,关羽完成了“水淹七军”的成就,而于禁和庞德则被活捉了:莽夫庞德宁死不降,而颇具战略眼光的于禁则果断抱住了关羽的大腿求饶。曹操一直到死都没想明白:“我认识了于禁三十余年,咋遇到事情这货还不如庞德靠谱呢?”

至此,樊城的防御也岌岌可危,按照历史记载,关羽到达了他人生中的巅峰,用四个字来说就是“威震华夏”。曹操害怕关羽趁虚而入,一度打起了迁都的主意。作为一个敏感而又需要认同感的凤凰男来说,关羽这下是真的爽了。

当然,他读的是《春秋》,而不是《周易》,所以,他不明白“亢龙有悔”的道理:通俗的说就是,然而敌人猖狂之时,就是他们灭亡之日。

所以,他并没有察觉到,一场巨大的危机,即将爆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