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朝佛寺木塔的比较研究(下)

 Kath2633 2020-05-23

四、东魏北齐邺城赵彭城佛寺与塔基遗址

赵彭城佛寺与塔基遗址位于河北省临漳县习文乡赵彭城村西南200米处,地面残存夯土高约4.5米。2002年至2012年,进行了多次考古勘察与发掘⑨。该寺院遗址位于东魏北齐邺南城南郭城区中轴线东侧,北距正南城门朱明门约1000米。

寺院坐北朝南,四面有边长450米左右的方形围壕。四面围壕中段均设有通道,南围壕正中通道经过发掘,宽约7米,但在寺院正南通道附近未发现门址等建筑遗迹。

高大的方形木塔位于寺院中轴线的中央偏南。寺院的东南隅和西南隅各有一平面方形的大型院落,四面由廊房式建筑围合,边长约110米,院落中央偏北均发现大型殿堂建筑基址。自东南院落西北角、西南院落东北角向北,各有一条状夯土基址向北延伸,基址东西宽约8 米,夯土较浅,推测可能是塔基两侧的长廊建筑。塔基正北方、寺院中轴线近北端发现一大型殿堂建筑,夯土基址东西约38米,南北约24.2米,规模与东南院、西南院中央的殿堂基本一致。赵彭城寺院整体格局为中轴对称,呈现出以佛塔为中心、有多组院落和多座殿堂的布局特点。

图五

佛寺塔基包括地上夯土台基和地下夯土基槽两部分,主要为夯土、辅以少量砖石筑造而成,平面均呈正方形。(图五)其地上台基被晚期破坏严重,现存有塔心实体与台基夯土、台基南侧斜坡踏道、台基南侧砖铺散水等。塔心实体与台基夯土上残存有柱础石、柱础坑、承础石、刹柱础石等。柱础石仅发现2个残块,为方座覆盆式;可确认的柱础坑有10处,对应的地下皆有承础石。台基中心夯土保存最高处有一盗坑(图六),在深约3.5米的坑底有刹柱础石,底座近正方形,上部为覆盆形,边长约1.2米。台基南侧中间有斜坡踏道,长约6米,宽约2.3米,两侧包砖。踏道两侧有砖铺散水,散水宽约2米。地下夯土基槽为正方形,边长约45米,深约6米,近底部用卵石层和夯土层交替筑造。在夯土基槽最上层、塔基中心刹柱础石的正下方,建造有瘗埋舍利的砖函,函近正方体,长、宽、高均约70厘米。砖函被两个早期盗洞盗掘破坏,遗物无存

图六

根据上述遗迹,可以基本复原赵彭城佛塔的台基构造和柱网结构。其佛塔台基为正方形,边长约30米。台基以刹柱础石为中心,可以确认3圈、推测应有4圈方形分布的柱网,即每面8个柱础,柱础中心间距均约4米。由此可以复原,该佛塔为四面均为7间的方形木塔,台基以砖石包边,有青石栏干和螭首,四面中央设置阶级踏道。塔基上四圈柱网,中间3圈应为夯土砌筑的塔心实体,中心有塔心刹柱础石,础石下有瘗埋舍利的石函;第四圈至第三圈之间也有回廊式殿堂,以便在塔心实体壁面上塑造佛像,供人们绕塔礼佛。


五、相关讨论

通过上述观察,这四座佛教寺院时代接近。如思远寺始建于479年;思燕佛塔据学者推测建造于485年至490年之间;洛阳永宁寺建造于516年至519年之间;赵彭城佛寺修建时代不详,应建造于东魏迁邺的534年至北周灭北齐的577年之间。由此来看,这几座佛寺在时空上跨度约一百年,其中思远寺最早,思燕寺与之接近,永宁寺又紧随其后,赵彭城佛寺最晚,存在着明显的延续和继承关系。从四座佛寺与佛塔的形制布局和建筑结构上观察,它们既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点,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显然是时空变化、社会经济发展和建筑技术进步等方面造成的影响。

1. 四座佛寺的比较研究

首先,四座佛寺皆属于皇家重要的祭拜礼制建筑,分别位于都城或陵园的重要位置。如思远寺是孝文帝和文明太后为其陵墓园寝所配置,位于文明太后永固陵和孝文帝虚宫万年堂的前方,显然是皇室重要的祭拜或礼佛场所;思燕寺是文明太后为了祭奠思念先祖,在其祖父冯弘的北燕故国龙城宫殿基址上敬造,具有更为特别的意义;而洛阳永宁寺的营建也有着重要缘由,不仅是平城同名永宁寺在新都洛阳的继承,而且是由当时初掌大权崇信佛法的胡太后主持建造,其位于宫城前方铜驼街两侧重要官署区的西侧,是胡太后为了彰显夺来的皇太后地位,以孝明帝的名义为宣武帝、胡太后和孝明帝所敬造⑩;赵彭城佛寺虽然寺名不明,但其位于邺南城正门朱明门前轴线大街东侧,即在南郭城内重要礼制建筑区域内,也是目前发现的北朝时期最大的寺院,当与皇家有关。由此来看,这几座佛寺均不是一般的舍宅为寺,而是专门择地整体规划营建的皇家大寺

其次,几座寺院的规模均较为庞大,建筑规划有序,格局严谨一致。其中思远寺位于方山下隆起的二层台地上,山门、佛塔、佛殿和僧房布局清晰,作为陵寝的祭拜寺院,具有了相当规模;思燕寺规模虽不清楚,但其是由执掌大权的文明太后在三燕宫殿旧基上建造,塔基加上副阶周匝平面与洛阳永宁寺塔相差无几,寺院规模必然也不会太小;而洛阳永宁寺院南北301米,东西212米,南、东、西三面皆设殿堂式院门,南门仿宫中端门,有三重门楼、通三个门道,居中的佛塔基座40米见方,塔高九层,塔后佛殿似太极殿,另有僧房一千余间,规模宏大。赵彭城佛寺规模更大,寺院四面围壕450米见方,除中间布置佛塔和后面设置佛殿外,塔基东西两侧还有长廊分隔的别院,东西两侧别院南部各有一组四面廊房围绕中间佛殿的院落,其佛寺有多组院落。上述寺院的总体特征,均是以塔为中心或前塔后殿的布局形制,显然是佛教传入中土以后早期佛寺的建筑特点。

第三,上述寺院的佛塔皆为木塔,地下基槽和地上台基均为方形,显示木塔平面均为四边均等的方形。佛塔台基的四面中间均设置有阶级踏道,以登升佛塔初层殿堂。台基上皆以方形围绕3至5圈础石排列的柱网,永宁寺和赵彭城塔心实体中的柱础石下均还有承础石,其中永宁寺塔心4圈柱础皆为3块础石叠置,即柱础石下尚有2层承础石。塔基中间皆有土坯或夯土筑造的方形塔心实体,以稳固木塔柱网和中心刹柱。四座塔基上均发现有种类复杂的泥塑佛像残块,根据永宁寺和思燕寺塔基第四和第五圈柱网之间均有围绕塔心实体的回廊式殿堂的布局,结合同时期石窟造像的形式,这些塑像即塑造在回廊殿堂内侧的佛龛中,推测思远寺和赵彭城佛塔外圈也应具有相同的绕塔礼佛殿堂。较为特殊的是思燕佛塔,塔基主体周圈还有副阶周匝的下层回廊,显示了早期木塔仿建中国传统重楼和堂阁周回的建筑特点。永宁寺塔虽然没有下层回廊,但塔基主体却达到思燕佛塔包含副阶周匝40米见方的规模,可见其木塔可能更高,是建筑技术进步的体现。

2. 四座木塔的比较研究

(1)塔基规模与建筑结构

从遗迹观察,四座木塔台基均为方形,地上台基和地下基础均经过夯筑和铺垫处理,共同特点是地下基础远大于地上台基。其中思远寺塔基是在基岩上垫土处理,复原台基19.8米见方,台基高度不详。思燕寺佛塔是在三燕宫殿宽大的夯土基址上建造,塔基主体30米见方,高2.4米,加上下层回廊约达40米见方。洛阳永宁寺和邺城赵彭城佛塔的地下基槽则为逐层夯筑的夯土,永宁寺塔地下基槽约100米见方,深5~6米,底部铺有碎石和残砖,地上台基约40米见方,高2.2米;赵彭城塔地下基槽约45米见方,深约6米,底部用卵石层和夯土层交替筑造,地上台基30米见方,高度不详。据残存遗迹,永宁寺塔踏道长约8.3米,宽约4.5米,推测两边是垂带石,中间为阶级踏道;思燕寺塔踏道复原长约7米,宽约4.3米,两侧有土坯砌壁;赵彭城塔踏道长约6米,宽约2.3米,两侧有砖壁;思远寺塔踏道遗迹不清楚。

(2)柱网与开间数

四座佛塔基座上均布置有排列方形的数圈柱网,而且均有序排列,形制和排列方式相近,具有建筑结构的一致性和共同特点。洛阳永宁寺塔基规模最大,基座上排列5圈方形柱网,最内一圈4组每组4个合计16个,第二至第四圈分别12、20、28个,最外一圈40个,加上四角内外各增设1个合计48个,总计布置柱础124个;塔基周边的回廊殿堂每面9间,每面“三户六窗”。思燕寺塔基主体仅30米见方,规模虽小于永宁寺塔基,但也布置5圈柱网,即每面9间,只是开间尺度略小,复原柱础约108个;塔基周边还有一圈副阶周匝的下层回廊,有前檐和后壁2排廊柱,每面也是9间,如此佛塔外围也达到了约40米见方的规模。赵彭城塔基上布置有4圈柱网,最内圈至第四圈分别为4、12、20、28个,加上塔心刹柱柱础1个,总计布置柱础65个,每面开间为7间。思远寺塔基最小,可复原3圈柱网,第一至第三圈分别4、12、28个,加上塔心刹柱础石,总共可复原柱础45个,每面开间5间。

(3)塔层与塔高

据记载,洛阳永宁寺木塔九层,“浮图下基方十四丈,自金露盘下至地四十九丈”。发掘的塔基边长38.2米,正合“下基方十四丈”,《水经注》这一记载当较为可靠。其塔高49丈,合今133米,除去上面塔刹高度,即合今约100米。笔者结合木塔地基夯土98~102米见方,按上述尺度正合36丈,这应该是当时一个重要尺度,极有可能就是木塔塔身的高度。思燕寺木塔高度没有记载,发掘者根据塔基规模和形制结构,推测当与平城永宁寺七层浮图高300余尺相近,即高度在80米以上,塔层至少为七层。思远寺和赵彭城佛塔层数和塔高也没有记载,根据二塔基分别为19.8米和30米见方、有三圈和四圈柱网、木塔初层每面5间和7间的规模,推测其塔高分别至少为5层和7层。

(4)登塔方式

洛阳永宁寺塔心实体北面没有发现壁龛,但发现有可能是架设登塔木梯的小型柱洞,证实了永宁寺佛塔可以登升的记载。如神龟二年(519年),孝明帝携灵太后“幸永宁寺,躬登九层佛图” 。“视宫中如掌内,临京师若家庭,以其目见宫中,禁人不听升之。”上述记载,一方面表明这个时期的木塔可以登升;另一方面又说明佛塔上可以看到宫中情况,从此禁止人随意登塔这一变故。据学者们研究,在中国佛塔出现之初,受印度传统的影响,并无登塔的功能。而韩国和日本后来的许多木结构佛塔,也都是不能登升的。但永宁寺佛塔,作为中国早期佛教寺塔的典型范例,却是能够登升的一处重要实例。其他三座佛塔均没有发现登塔遗迹,如果说赵彭城佛塔不设登塔设施,也可能是受到北魏皇家禁令的影响;但早于永宁寺的思远寺和思燕寺佛塔,均是结合中国传统的楼阁式建筑修建而成的木结构塔,推测应该具有和永宁寺木塔相同的登塔设施。

(5)塔身结构与佛龛

从考古资料来看,洛阳永宁寺塔基遗迹最完整,其木塔初层外圈为回廊殿堂,中间为边长19.8米土坯砌筑的方形实心体。此塔心实体据学者们复原不少于5层,笔者认为其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一方面可以稳固塔身和塔心柱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周圈回廊殿堂内侧修建壁龛塑造佛像,以便于礼佛者绕塔心拜佛。结合同时期的佛教石窟,在中心塔柱周边塑造佛像方便礼佛者拜佛,是这个时期佛教寺窟和佛塔中的重要形式和内容。思远寺、思燕寺和赵彭城佛寺塔基中,均存在有相同的塔心夯土实体和周圈回廊殿堂的遗迹,也都出土了与洛阳永宁寺佛塔相似的泥塑佛像残件。只是思远寺塔心实体有2圈柱网,即每面4个柱础,最多可设置3个佛龛;赵彭城塔心实体有3圈柱网,每面6个柱础,可设3~5个佛龛;思燕寺塔心实体为4圈柱网,每面8个柱础,最多可设置5个佛龛。显而易见,四座木塔具有较为一致的木构佛塔建筑结构和礼佛功能。

(6)塔心刹柱

四座佛塔中只有赵彭城塔基发现有塔心刹柱的础石,其他三座塔基均没有发现。而记载中洛阳永宁寺木塔具有宝瓶和承露盘等塔刹设施,根据日本现存飞鸟时期(公元6世纪末至8世纪初)的木塔和唐代洛阳明堂遗址的中心柱础结构,北朝时期的木塔内都应存在这种贯通上下的中心刹柱。笔者以为,上述塔基未发现刹柱础石,当与其放置在一定高度的塔心实体上有关。尤其洛阳永宁寺塔,加上塔刹高度达到130多米,如此长度的刹柱实属罕见,恐难以解决。但如果刹柱础石放置在一定高度的塔心夯土实体上,当可解决这一难题。因此,笔者认为上述四座木塔皆有土坯砌筑的塔心实体,除了稳固塔心柱网和在周边塑造佛像以外,更重要功能应是在一定高度上放置塔心刹柱柱础,这也是对此类大型木塔中间砌筑巨型土坯实体的另一个合理解释。

(7)地宫与舍利函

除了赵彭城塔心刹柱础石之下发现有放置舍利等佛教遗物的石函外,思燕寺和永宁寺塔心地下夯土中,也存在有可能是此类石函的遗迹。目前在中国内陆发现最早的建塔瘗埋舍利的习俗,是河北定州北魏孝文帝太和五年(481年)修建的五级舍利塔基遗迹,塔基夯土中发现了瘗埋舍利的刻铭盝顶石函。这一发现表明,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土建造佛塔仍然具有瘗埋舍利的传统。而晚于永宁寺的赵彭城佛寺和核桃园佛寺塔基中,也都发现有舍利函,显然北朝后期仍在延续瘗埋舍利的习俗。因此,洛阳永宁寺等塔基下存在瘗埋舍利的舍利函,不仅与胡太后表基立刹的记载相符,也符合这个时期佛塔中瘗埋舍利的传统。

3. 北朝佛寺塔基相关问题的讨论

综合北朝时期上述佛教寺院及佛塔遗址,它们具有极为相似的寺院布局和佛塔建筑结构。如寺院皆采用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建筑的布局,前有寺院山门,门内显赫位置设立佛塔,塔后布置佛殿,均是以佛塔作为寺院内最重要的中心建筑。根据文献资料和当时石窟佛寺的形制特点,这种以塔为中心或前塔后殿的平面布局,显然是当时佛寺布局的重要特征和基本形制,是佛教传入中土之后佛教寺院建筑的较早布局特点。

关于佛塔,印度的佛塔(窣堵坡)是为藏置佛的舍利和遗物而建造,北朝时期的佛塔也没有脱离这样的传统,即塔内仍藏舍利。但由于传入中土的佛塔结构和形制均结合了当地的楼阁式建筑特点,塔的形式、功能和结构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上述寺院佛塔均为皇家寺院建筑,佛塔均为高大壮观的木结构塔,其木塔内不但瘗埋舍利,而且堂阁周回、供奉佛像,由于木塔建得很高,还可以登高望远。而同时期虽然也存在石构佛塔,但其规模和影响远小于木构佛塔。一般来说,木塔的规模远较石塔高大和宏伟,不易建造,因此数量较石塔为少。中国内陆已经考古发现的北朝佛寺遗址,其大型佛寺的佛塔多采用木结构,而且木塔的规模越大,越有可能与皇家或王室的大寺有关。上述四座佛寺木塔均与皇家有关,显然与这一现象相吻合。



注释

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邺城考古队.河北临漳县邺城遗址赵彭城北朝佛寺遗址的勘探与发掘[J].考古,2010(7);河北邺城遗址赵彭城北朝佛寺与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J].考古,2013(7);河北临漳县邺城遗址赵彭城北朝佛寺2010-2011年的发掘[J].考古,2013(12).

⑩钱国祥.北魏洛阳的佛教寺窟与永宁寺造像[C]//2004年龙门石窟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3-24.

⑪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7.

⑫《魏书·崔光列传》:“(神龟)二年八月,灵太后幸永宁寺,躬登九层佛图。”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495.

⑬《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一·城内》永宁寺:“装饰毕功,明帝与太后共登之。视宫中如掌内,临京师若家庭,以其目见宫中,禁人不听升之。”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5.

⑭李华东.朝鲜半岛古代建筑文化[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105-117.

⑮永宁寺塔心土坯砌筑的实心体,据杨鸿勋先生复原为6层,钟晓青先生复原为7层。杨鸿勋.关于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复原草图的说明[J].文物,1992(9);钟晓青.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复原探讨[J].文物,1998(5).

⑯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 河北定县出土北魏石函[J].考古,1966(5).

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邺城考古队.河北临漳邺城遗址核桃园一号建筑基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16(4).

⑱《魏书·释老志》:“灵太后亲率百僚,表基立刹。”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3043.

⑲《魏书·释老志》:“显祖(献文帝) ……天安元年。明年……高祖诞载。于时起永宁寺,构七级佛图,高三百余尺,基架博敞,为天下第一。皇兴中,又构三级石佛图。榱栋楣楹,上下重结,大小皆石,高十丈。”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3037-3038.

钱国祥研究员(建筑历史研究室公众号首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