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晋灭亡以后,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中原在短暂统一后再次陷于分裂。其中,晋朝皇室与许多北方士族纷纷南迁,并定都于建康,建立东晋;北方地区则随之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在经过了刘渊、石勒等人的称霸时期以后,中原步入了关中前秦政权与河东前燕政权东西对垒的格局之中,并最终以前秦氐人政权完成了对中国北方的统一。 公元376年,前秦攻灭前凉与鲜卑拓跋氏代国,统一了北方。此时东晋正处于长江上游由桓氏掌握、下游则属于谢氏当政分割状态,孝武帝司马矅才刚刚亲政。于是,在重要谋臣王猛死后七年,苻坚认为时机成熟,为了一统天下而决定动员百万大军南下伐晋。然而在经过一系列初期胜利之后,前秦却于淝水之战受挫,甚至很快从一场小型战役演变成一场大溃败,并直接导致了前秦帝国的崩塌,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前秦统治根基不牢 作为苻坚势力崛起和扩张过程中的重要谋士,王猛凭借其博学与谋略,成为前秦丞相并主导了许多重要的内外事务。临终前,王猛曾以前秦内部各族豪酋势力为忧,以东晋为正朔所在,劝苻坚勿进攻东晋。在这番话中,“不可贸然讨伐东晋”和“鲜卑、西羌降伏贵族贼心不死,应逐渐铲除他们”是其中核心,而这也恰恰反映出当时前秦政权内部的隐患,即统治根基不牢。 不仅如此,鉴于永嘉之乱以后长期存在的胡汉矛盾,北方著名士族如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等,没有一个跟前秦政权合作,整个苻坚朝廷并不见北方士族的身影。即便苻坚本人提倡儒学、承认士族特权、兴立学校,大胆启用了王猛、吕婆楼、梁平老等汉臣,也无助于事。要知道,著名如王猛也只是汉人之中的寒门,北方士族从心底依然尊晋室为天下正朔的。 苻坚本人眼高手低 关于苻坚为何会将氐族人外放各地,一种说法是为了效仿周朝初年的分封,使诸宗亲各领之,散居方镇,如古诸侯;另外一种说法则认为,苻坚以分封为名,意图打压和削弱本族保守势力的阻挠,完成所谓“兼怀天下”的伟业。在苻坚看来,履行孟子口中回归传统的仁君模式,以达到不分胡汉、宾服四夷,归化万邦的境界,便可以成就“圣王”美誉,流传千古。 秉承着仁政的思想,苻坚往往表现出迥异于他那个时代的仁慈。他的仁慈不仅针对自己人,对待敌人同样如此。因前燕内乱投奔而来的慕容垂被苻坚委以重任,慕容泓、慕容冲这样的前燕皇室嫡脉同样位高权重,早年间被击败的羌族首领姚苌更是被任命为“龙骧将军”以示恩宠,甚至在淝水决战前依然任命了东晋降将朱序作为前秦劝降使节。 兵员与补给调配缓慢 公元383年,前秦临时征调大批部队,协同常备军一起,想要毕其功于一役,完成对天下的重新统一。之所以动员起如此大规模的部队,苻坚遵循历史先例得来的结论,毕竟相较于赤壁之战,西晋灭吴就是采取如此做派,沿三路进发,一举成功。 不仅如此,庞大的军队规模导致前秦方面物资损耗极大,难以有效的供应大军进行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所以寻求速战、以优势兵力消灭对手,就成为前秦军队急切想要完成的目标。 东晋方面战场表现不俗 东晋初期郗鉴镇京口时,为了抵御北部边患创建了一支军队,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北方流民组成的“乞活军”。前秦势大以后,谢玄镇守广陵,招募骁勇之士以进一步扩充军队,其中不少核心骨干都是郗鉴的旧部。 不仅士卒作战勇武,东晋将领的指挥能力也十分出色。由于前期襄阳等地的失守,东晋方面失去了长江防线西路、中路的战略优势,东路就成为谢玄等东晋将领们最后的希望。正所谓守江必守淮,只要守住了淮河,就能确保长江下游南北两岸皆在晋军之手,也就能够把前秦百万大军顿于国门之外。 御驾亲征带来的弊端 其实不论是北方士族对前秦不支持的态度、北方流民归顺东晋组建北府兵,还是朱序的“人在曹营心在汉”,其所反映的都是当初王猛遗言中关于“东晋虽偏安东南、但仍然是人心所向、天下正溯”的体现。 北宋真宗在寇准的支持下御驾亲征,极大的鼓舞了前线将士们的士气,最终与南犯辽军形成僵局,并签下了《澶渊之盟》,这导致许多人认为国战势必需要君主亲赴战场的印象。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并非如此,毕竟能够“马上打天下、马下治天下”的君主少之又少,苻坚显然并不熟知战事。 综上所述,苻坚在前秦经过了一系列扩张胜利之后,心态趋于膨胀。他不顾前秦内部氐人的世仇鲜卑、西羌残余势力尚存、汉人大士族不愿鼎力支持的现状和东晋依然被认为是天下正朔的事实,贸然发动百万大军南征。由于军队规模过于庞大,导致军队质量和调配效率低下,并且巨额的物资消耗促使前秦方面失去了战略定力,难以进行长期消耗战,以至于在与东晋强劲的北府兵在淝水决战时惨遭算计。此时御驾亲征的苻坚不仅未能达到鼓舞士气的作用,反而因为御驾后撤导致前秦军队阵型瓦解、一溃千里。 前秦淝水战败以后,国家军政体系陷于崩溃之中,长安仅有太子率领少数老弱病残镇守,这导致鲜卑、西羌纷纷起兵叛乱。两年之后,苻坚被羌人姚苌勒死;九年之后,前秦灭亡。与此同时,东晋方面未能挟淝水之战的余威北上收复失地。毕竟战争结束之后,谢安一手构造的荆扬联合逐渐离心,荆州桓氏与晋廷再度对抗,而晋廷内部亦为北府军的领导权而争斗不休。后来,北方逐渐被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重新统一起来,南方的东晋也最终被北府兵统领刘裕取而代之,南北朝时期随之来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