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 (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历史沿革】 《本草经集注》云:“生砀山山谷及楚地。今出襄阳,多从南阳、新野来,彼人种之,即是今漆紫者,方药家都不复用。” 【别名】 藐、茈草《尔雅》,紫丹、紫苭《本经》,地血《吴普本草》,茈蔰《广雅》,紫草茸《小儿药证直诀》,鸦衔草《纲目》,紫草根《现代实用中药》,山紫草《江苏植药志》,红石根《辽宁经济植物志》。 【来源】 本品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Johnst.或内蒙紫草Arnebia guttata Bunge.的干燥根。 【植物特征】 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Johnst.,多年生草本。花果期6-10月。 【生态环境】 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Johnst.生海拔2500-4200米砾石山坡、洪积扇、草地及草甸等处。 内蒙紫草Arnebia guttata Bunge.生戈壁、石质山坡、湖滨砾石地。 【主要产地】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野)、昌吉州木垒县(野)、塔城市、巴音郭楞州、博尔塔拉州精河县;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野);云南省楚雄市永仁县(野)、丽江市永胜县(野)等。 【采集方式】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炮制】 新疆紫草 除去杂质,切厚片或段。 内蒙紫草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性状】 新疆紫草(软紫草) 呈不规则的长圆柱形,多扭曲,长7~20cm,直径1~2.5cm。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皮部疏松,呈条形片状,常10余层重叠,易剥落。顶端有的可见分歧的茎残基。体轻,质松软,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木部较小,黄白色或黄色。气特异,昧微苦、涩。 内蒙紫草 呈圆锥形或圆柱形,扭曲,长6~20cm,直径0.5~4cm。根头部略粗大,顶端有残茎1或多个,被短硬毛。表面紫红色或暗紫色,皮部略薄,常数层相叠,易剥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整齐,皮部紫红色,木部较小,黄白色。气特异,味涩。 【习用分等】 暂无习用分级方式。 【性味与归经】 甘、咸,寒。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消斑。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含量测定】 水分 不得过15.0%(通则0832第二法)。 含量测定 本品含羟基萘醌总色素以左旋紫草素(C16H16O5)计,不得少于0.80%。 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C21H22O6)不得少于0.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