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泪滴是区分髋臼前后柱的标志。 儿童泪滴影的内脚由髋臼窝盆腔侧中1/3皮质线形成,外脚由髋臼底中1/3皮质线形成。成人泪滴影的内脚由髋臼窝盆腔侧中1/3或后1/3皮质线形成,外脚由髋臼底中1/3或后1/3皮质线形成。 泪滴是一影像上出现的特殊结构,但实际解剖中并不存在。 泪滴(tear drop):呈“U”形,外半圆线相当髋臼的壁,长而直的内缘相当于小骨盆侧壁,短而连接的弓形线相当于髋臼切迹半圆柱形的皮质,形成闭孔上缘。 (文字摘自毛宾尧:髋臼骨折,图片摘自G.F.Zinghi:骨盆与髋臼骨折-姜保国译) ![]() 泪滴:又称“U形线”,“Kohler线”,形如泪滴,是髋关节的内侧界限在X线正位片上的影像,外侧缘为髋臼窝的前下缘,内侧缘为方形区的前部,正常情况下泪滴应与髂坐线相交或相切 ![]() 再发一个坎贝尔手术学的插图 ![]() |
|
来自: Maka_Pakka > 《骨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