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与儒——崇礼乐,重“性”重“品”

 兰博2000 2020-05-24

作为“庙堂之教',儒家的学说与思想,一直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其影响之深之广,远过于释道两教。千百年来,儒家的思想观念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在生活的细微之处反映出来。儒家主张“寓教于乐”,并在茗饮艺术中发现了“修、齐、治、平”的人伦大道,应对进退的规矩法度,乃至怡情悦性的艺术等。这与释、道两家显然不同,因为儒家对于人生的基本态度是“入世'的,是“乐生”的。

1、 儒与茶礼

中国自古被誉为“礼仪之邦”,儒家思想的主张是崇尚礼乐。于是,儒家便有了“茶礼”之举,作为正序论、明典章的手段,早在南北朝及更早的时期、茶已被用于祭礼,如我们熟知的齐武帝萧颐遗诏以茶为供(典出梁萧子显撰写的《南齐书》,“我灵上旗勿以牲为祭,但设果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上贵践,咸同此制。')

唐代陆羽创制茶道时,就认为茶道施行之际须规矩严谨, “二十四器缺一、则茶废矣”,而我们从南宋审安老人撰于宋咸淳五年(1269)的《茶具图赞》中,可以更明显地看到这种影响,在这里,每一器都被冠以职官名称,制度明确。

自唐以来,宫廷的重要活动,如春秋大祭、殿试、群臣大宴等都有茶仪茶礼,以示尊崇。宋明之际、儒家更把茶礼引人“家礼”之中,行于婚丧、祭祀、修屋、筑路、待客之际,凡大事无不举行茶礼。其影响之深远,是儒教“礼制”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以至后世便有“无茶不礼”的说法。儒教的礼制在中国的影响久远而深入,以至于客来敬茶成为代代相传的礼俗。

2、儒家眼中的茶性与人性

“中庸之道”是儒家学说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庸被看成是中国人的智慧,反映了中国人对和谐、平衡,以及友好精神的认识与追求。儒家认为国人的性格就像茶,清醒、理智、平和。茶虽然能给人以一定的刺激,令人兴奋,但它对人总体的效果则是亲而不乱,嗜而敬之。茗饮最终能使人沉静,使人能冷静地面对现实,这是与儒家倡导的中庸精神相吻合的。

因此,儒家便以茶的这种亲和力作为协调人际关系的手段,来沟通人际关系,达到互敬、互爱、互助的目的,希望创造出一种尊卑有序、上下和谐的理想社会环境。当年陆羽在创制茶道时,在形式与内容上也注意到调和与统一的问题。他煮茶用的风炉形如古鼎,设计思想便是以《易经》为其主导,具体运用了《易经》中的“坎”、“离”、“巽”三个卦象,取其水、火、风互相调和而达于化境之意。

儒家认为饮茶使人清醒,可以更多地自省,可以养廉,可以修德。从品茗中可以发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从中挖掘出处世的进退之道。唐代刘贞亮曾总结过茶之“十德”,除了“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之六德以外,他似乎更看重精神性的另四德: “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这些都代表了儒家的观点。唐代韦应物《喜园中茶生》诗云: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宋代欧阳修《双井茶》诗曰: '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这些都借茶的品性,比喻人的情操。

3,儒家论茶品与人品

茶品一旦上升到与人品节操相对应的高度,也就与对茶之清淡宁静品格的欣赏十分和谐地统一起来了。这种自然与人文的高度契合,显示了儒家对真善美境界的追求。茶成了沟通自然与心灵的契机,这正是儒学一贯追求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明人陆树声与徐渭都作有《煎茶七类》之文,二人把“人品”列在首位。陆树声说: “煎茶非浪漫,要须其人与茶品相得。故其法每传于高流大隐、云霞泉石之辈,鱼虾糜鹿之俦。”又说饮茶的“茶候”应该是: '凉台静室,明窗净几,僧寮道院,松风竹月,晏坐行吟,清谭把卷”;饮茶的“茶侣”应该是: '翰卿墨客,缁流羽士,逸老散人或轩冕之徒,超然世味者。”在陆树声看来,茶是清高之物,唯有文人雅士与超凡脱俗的逸士高僧,在松风竹月,僧寮道院之中品茗赏饮,才算是与茶品相融相得,才能品尝到真茶的趣味。徐渭也说: '煎茶虽微清小雅,然须要其人与茶品相得。”同时代的许次纾在他所著的《茶疏》书中说, “宾朋杂沓,止其交错觥筹;乍会泛交,仅须长品酬酢。惟素心同调,彼此畅适,清言雄辨,脱略形骸,始可呼童篝火,汲水点汤”。

陈继儒在其所著的《岩栖幽事》中则说: '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由此可见,品茶时的人数是有严格限制的。

张源在《茶录》中亦有类似的说法: “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神,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