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太极安葬之谜:为什么要二次安葬,是尸体还是骨灰?

 人之意 2020-05-24

关于皇太极安葬问题,史学界无人言及,《清实录》对此也避讳而不书。问题关系到满族葬俗的研究,因而很有必要揭开这个谜底。

皇太极是清朝入关前的第二代皇帝,史称清太宗,在位十七年。皇太极于崇德八年(1643)八月九日亥刻,于沈阳故宫清宁宫突然崩逝,终年五十有二。皇太极尸体于次目“日没之后入棺”,梓宫停放沈阳故宫崇政殿内。同年九月二十日,将大行皇帝梓宫迁于沈阳城之北昭陵,《沈阳状启》记载当时

“而别无造墓襄葬之事,新构殿宇,姑为奉安其中”。

可见这次只是将梓宫“姑为奉安”在新建殿内,既未入土安葬,也未以火焚化。清世祖实录》卷六八记载,按清初满族丧葬制度,

“停丧于家俟造坟完,方出殡,期年而化”,

所以这只是一次临时停放。

直到期年,即顺治元年(1644)八月九日,为皇太极举行第二次安葬祭礼。据《清世祖实录》卷七记载:

“甲子小样,致祭大行皇帝”。

这里的“小祥”一词,是指父母死后一周年的祭礼;“甲子”是过去用干支记载年月日的方法,故顺治元年八月九日为甲子日,正是皇太极去世一周年之日。这次“致祭”就是为皇太极举行安葬仪式。但是,《清实录》、《大清会典事例》等书对此均无明确记载。据《清世祖实录》卷七载:

“昂帮章京、尚书、内大臣等恭奉舆由中道出,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奉上率众官跪,献三爵,举哀;皇太后及众妃俱举哀。酉刻恭捧宝宫安奉。”

最后一句中的“宝宫”词很值得注意,它是有别于前段所说的“梓宫”一词的。下面就从“梓宫”与“宝宫”二词的意义剖析、比较,解续皇太极丧葬之谜。

《清世祖实录》卷二崇德八年九月二十一日记载:

“奉安梓宫于殿内”;

同书卷七顺治元年八月十一日却载:

“丙寅,恭奉大行皇帝宝宫安葬昭陵。”

由此看出,前者尚为“梓宫”,后者则为“宝宫”,两者的意义截然不同。“梓宫”是装殓帝后尸体的梓木棺椁。宫者,帝王生前居之宫中,死后正寝之棺亦称“宫”也,故称“梓言”。“宝宫”者,梓宝骨之宫。宝骨系佛家语,谓舍利之类。佛家火化后的骨殖,谓之“舍利子。故盛殓帝王骨灰的葬具,也叫“宝宫”。所谓“宝宫”,其实就是一个骨灰罐,在帝王家则称之为“宝宫”。由此可见,前段“恭奉宝宫安奉”句中的“宝宫”,指的就是皇太极焚化火葬的“骨灰盒”。凡此清代皇帝实行火化,均以“宝宫”安葬,这是一种隐喻手法。

皇太后死后焚化一事,康熙时期文献史籍《顺治实录》、《古今图书集成》、《清三朝实录釆要》、《大清三朝事略》多有记载。如《大清三朝事略》记载:

“以国礼焚化大行皇帝梓宫。葬毕,荐名昭陵。”

据上述史料记载确知皇太极死后在昭陵焚化,而《清实录》、《大清会典事例》等书对此讳莫如深;由此也得知皇太极火化的具体时刻及装殓骨灰的时间,即康熙年间初修的《顺治实录》所载:

“顺治元年八月初九日下,本有甲子小祥,以国礼焚化大行皇帝梓宫。”

此与《清世祖实录》顺治元年八月九日所载:“酉刻恭捧宝宫安奉”一语,说明皇太极确系火化。“酉刻”,即现在时间下午五点至七点,正是日落之时。皇太极火化的时间是在9日日下,更确切地说是在“酉刻”。应当注意的是火化在8月9日,正式安葬入昭陵地宫当是8月11日,这个《清三朝实录采要》顺治元年8月11日条有明确记载。

皇太极死后以国礼举行火化已确凿无疑,由此可知火葬是清初满族的丧葬习俗。

为什么会有这种习俗呢?

大概是因为满清入关以前,以师兵力为营卫,迁徙无常,遇父母之丧,弃之不忍,携之不能,故用火化。从文献记载以及墓葬发掘来看,清初至康熙朝满族葬俗均为火葬。康熙朝以后,清帝国疆域扩大,各民族友好往来,人民生活安定,安居乐业,同时受汉民族习俗影响,满族丧葬习俗也随之渐变,从康熙帝开始以后各代皇帝均不火化,而用土葬,雍正朝开始将此列入国法,严禁火葬,犯者按律治罪。

正因为如此,对先朝皇帝火葬之词,也多加隐讳,致使官书对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帝等火葬问题曲笔隐喻,这也正是皇太极火葬之谜久未揭开的主要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