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项目 | 全至科技创新园改造 - 后工业时代的人文社区营造

 开心就好xfd 2020-05-24

全至科技创新园:人文社区 自然生态(摄影 ©张超)

背景
全至科技创新园位于深圳宝安区沙井街道的北部。沙井街道地处深圳市西北部,珠江口东岸,东邻光明新区公明办事处,南靠福永街道,西濒珠江口,北与松岗街道相连。借助地理优势和便捷的交通路网,沙井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至二十一世纪一十年代初蓬勃发展了低端制造产业。
 

▽上世纪70年代沙井的收割季节(来源:沙井生活圈公众号)

随着经济产业的发展,沙井从乡村面貌逐渐变成遍地是工厂和农民房的城市空间。大量工厂的建设吞噬原有优美的湿地和农田。这些低端制造产业衍生的工业园区粗暴迅猛地在城市边缘无序扩张。无论是工业园区内部,还是园区的外部城市空间都形成单一和消极的场所。人性化的诉求让位于高效的生产方式和最大化的资本逐利。厂房及宿舍也只是廉价的并且能快速建造的“豆腐块”形式的建筑类型。除了物理环境变化之外,经济快速发展也影响着沙井人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和观念。新的居住空间、商业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缺少对城市肌理脉络和传统文化生活的梳理与回应。此外,国家的产业升级政策宣告进入后工业时代,成本上升迫使低端产业外迁,老工业园区需通过升级改造来满足新的社会和市场需求。

▽1990年基地所在的沙井卫星图


▽2010年基地所在的沙井卫星图



▽园区周边大量的低端制造工厂

全至科技创新园则是在这时代背景下生成的典型工业园区。设计的改造范围是三栋总建筑面积为三万平米的厂房和三栋总建筑面积为一万平米的宿舍。通过功能升级,将原厂房生产车间改造成研发智造空间,而宿舍改造成公寓。在这次改造之前,园区已完成容积率提升的拆除重建:通过拆除两栋五层高的厂房,在拆除后的空地上新建了一栋高层厂房。因此,这次的园区升级改造是在保留未拆除建筑的前提条件下,改善提升原有建筑空间和环境品质,并创造积极的城市公共空间和人性化场所。同时,设计希望通过绿色人文空间的重塑,营造与沙井当地相融合的建筑空间和社区氛围。


▽从西侧河岸看园区


城市空间与步行体验

改造前的园区与大多数老工业园区一样,总平面布局规整,车行与人行混合。原有建筑的首层因为都是生产和宿舍功能,界面都是较为密实的窗墙。因此,园区中间原有的大庭院并未形成积极的公共空间。设计的开始,则是先系统梳理整个园区的公共空间体系。首先,为了实现人车分流,设计把原有地块东南角的园区配电房转移到宿舍建筑的一层。园区内的车道和停车空间便可沿着园区整个外边界而展开布置。于是,优化后的车行流线实现了最大化无车的步行空间:从园区东北角的入口空间开始,一直连续到内庭院。连续的步行空间联系着配套公共功能和每一栋楼的门厅,让人能惬意地穿梭生活在园区里。


▽园区入口城市广场

▽改造前交通与人行分析

▽改造后交通与人行分析 

另外,设计还通过几个策略去增加步行空间类型的丰富性。首先,新建的生活美学馆与办公二号楼以及公寓共同营造出园区入口广场空间,并与办公二号楼之间塑造了一条低矮尺度的步行街。办公楼的首层电梯厅布置在沿着短边方向贯穿的架空通廊。穿越式的通廊不仅增加了电梯厅的可达性,也有助于园区内的空间互相渗透,提供遮风挡雨的步行空间。


▽生活美学馆南面与二号楼之间的步行街



▽步行街看生活美学馆


内庭院西侧的室外停车场上加建了种植平台和大台阶。通过台阶的设置,种植平台成为内庭院空间的延续,从而形成不同标高的公共空间体系,从内庭院漫步至种植平台的西端可俯瞰园区西侧的城市公共河道空间,而台阶也成为内庭院举办户外活动时的观众座椅。从入口广场步行至内庭院的一系列的空间转换过程中,若干个空间节点串联着不同公共空间的片段。同时这些节点又是驻足交流的场所,用不同的空间特征去构建空间的方位感和场所感。

▽种植平台夜景



▽空间节点

公共功能与人文自然

愉悦的步行体验以及场所的活力依托着多样的公共功能。园区的改造升级,除了满足工作生活上配套的需求外,更为核心的是如何连接人与人,如何以人文精神去滋养人的生活,构建具有人文关怀的社区。另外,面对过去二三十年的城市化进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沙井丰富的人文传统在快速经济发展中慢慢被遗弃,园区的改造希望用设计去重构建筑、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传统文化通过新的载体融进当代人的生活方式。改造中引入公共功能成为重要实现手段,公共功能包含了茶饮店(以茶饮构建现代公共生活)、独立家居品牌店(倡导自然而质朴的美学和家居生活)、美术馆(用艺术去滋养人的精神世界)、社区中心(知识分享作为媒介的社区营造)、种植平台及体验馆(用活力场所去传承传统种植文化)、全至会馆(集合各种交流活动的屋顶花园)、公寓共享客厅(连接人和连接家)。

▽七大公共功能

▽至美术馆
▽社区中心


这些公共功能散落在园区各个角落,互相依存和联系着。建筑的空间和形式与功能相结合,同时又与场地相融合。例如至美术馆与独立品牌家具店和园区食堂共同围合了一个室外小广场,并且小广场处于室外步行公共空间和架空通廊交汇处。当美术馆在小广场举办开幕式的时候,开幕式与独立品牌家具店、园区食堂以及进出园区的人都直接发生关联。活动的关注度以及活力氛围是建立在场所的空间设计、流线设计和功能设定上。室外步行公共空间与架空通廊的另一交汇处是由树下座椅空间、涂鸦墙、园区食堂和公共洗手间共同围合而成的聚集空间。空间之所以使人聚集不仅由于树下座椅空间环境的舒适,也因为食堂和洗手间两功能的外面往往成为等待驻留的场所。

▽架空空间

▽首层平面图


另外,从每个公共功能的运营者选择到后期的运营,我们都一直与甲方参与讨论。我们与甲方、运营者共同去寻找最理想的运营方式。在寻找过程中,我们不仅帮助甲方和运营者去理解设计的初衷和意义,而且我们也通过沟通讨论及时修正设计来契合运营方的功能需求和实际情况。这为实现设计所构想的生活场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立面改造与绿色生态

改造前的厂房和宿舍都是瓷砖外墙的普通混凝土建筑。设计保留了建筑原有的瓷砖肌理,并在瓷砖表面重新涮了一道灰白色的外墙漆。立面的改造遵循功能主义原则以及尊重回应深圳的气候条件。为了获得更好的室内采光,设计把原有较为封闭的厂房立面增加更多的窗洞。厂房的立面改造主要利用遮阳和遮挡室外空调机两种功能构件来实现立面升级。此外,根据厂房建筑平面布局的特点以及朝向方位的不同,立面改造也采取不一样的策略。在拥有较好景观条件的立面时,建筑增设了阳台以提供观赏景色的户外休憩空间。为了创造绿色宜人的行走楼梯体验,开敞式的疏散楼梯一侧立面则是采用垂直爬藤绿化墙的形式。而在厂房每层的公共内走廊的端头,平面加建了两米多宽的半室外平台,为每一层的租户提供交流休憩的公共户外空间。这些增设的阳台、垂直绿化墙和半室外平台也自然成为厂房立面改造的元素。

▽1号楼立面改造前后


▽1号楼正立面

宿舍的外立面改造则主要是由增设的住户阳台而构成。改造前的宿舍布局只满足休息功能,空间狭小人多。为了扩大室内使用空间,阳台由外墙出挑钢结构楼板搭建而成。户与户之间的隔墙有红、黄、灰三种颜色,这些颜色散落点缀着整个立面。遮挡空调室外机的格栅则是由横竖变化的体系构建而成。栏杆的形式呼应格栅,由一根根竖向不锈钢圆管组合。因此整个公寓的外立面改造是由一系列新的功能组件构成。而A栋公寓外走廊一侧的立面在原有造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垂直格子网和爬藤植物,为外走廊公共空间增添了绿意,让每一个租户回家和出门时都能亲近到自然。

▽B栋公寓外观



▽朝向入口的2号楼及B栋公寓正立面

除了绿树成荫的地面空间和立面垂直绿化,屋顶空间也被利用成绿色生态的场所。全至会馆所在的厂房屋顶被打造成多元的景观体验空间:结合静水池的室外凉亭、被竹子围绕的睡莲池、开敞的木地板户外空间、花草植物琳琅满目的芳草园。而地面停车场上加建的屋顶种植平台则是更具活力的绿色休闲空间。平台上布满了错落有致的混凝土种植槽,不同喜好的人栽种不一样的农作物和灌木花草,形成有趣生动的景观。平台成为人们去认知农作物和植物的学习场所。平台上局部隆起的每个采光顶是由一缓一陡的两个坡构成,平台也因此成为孩子们奔跑游玩的乐园。

▽屋顶会所景观体验空间

▽种植平台上错落有致的混凝土种植槽

宜人尺度

全至科技创新园是高容积率的园区,并且高层厂房和改造的多层厂房体块方正且体量比较大,形成空间压迫感。因此如何改善空间尺度,也是影响园区里行走体验的重要因素。设计采用四种方法来消解厂房的大体量感。增加窗洞而使立面更开敞是其一。其次,立面上通过增加的功能构件创造了中等尺度的过渡感,减弱了视觉上对完整体量的感知。此外,建筑的首层通过局部突出而形成“裙房”,使厂房在近人尺度形成过渡。最后,建筑物之间的连桥除了增加两者联系之外,在视觉感官上建筑边界也从垂直向转换为水平向,由此弱化建筑的高耸感。

▽形成中等尺度过渡感的外加阳台以及弱化建筑高耸感的连桥

另外,新建的生活美学馆和种植平台及体验馆增添了近人尺度小体量的建筑,丰富园区的天际线和空间尺度。植物的栽种也是很重要的措施之一。乔木的树冠不仅提供绿色树下空间,同时也扮演类似“裙房”角色,在建筑物与人之间形成尺度的过渡。除了建筑尺度的控制,宜人尺度的推敲思考还运用在公寓的室内空间设计中。公寓的室内通过研究人的生活习惯和细致推敲人体尺寸, 在较小的室内空间紧凑而有序地布置每一个生活功能:储藏空间、工作学习空间、休息空间、休闲用餐空间、烹饪空间以及卫生间。所有空间在设计中结合了固定家具、活动家具和家电的尺寸,最大限度利用空间。

▽公寓的空间尺度

结语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业园区是中国过去经济快速发展下产物。其特征体现在封闭、效率和快速。工业建筑的规划和建设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背后的巨大经济利益推手使得城市化进程更多追逐地区经济的产值,而忽视人的城市化过程。传统人文和自然环境变得可以远离人们的生活,而成为经济发展的牺牲品。经济又一轮新的发展建立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新的生产方式必将带来新的空间模式。新的工业园在追求更高密度、更环保和更现代的同时,如何更人性化和营造具有人文精神的社区应该是新时代的核心价值。当新的工业园以开放的姿态融入城市空间,园区也成为容纳多元和丰富的城市公共生活的场所。全至科技创新改造项目不仅构建一个建筑、人和自然环境三者相融合的绿色生态园区,而且通过人文空间的重塑,在连接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同时,建筑也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多元和丰富的城市公共生活的场所

▽总平面图

▽研发办公及庭院轴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