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也就成为了人们了解一个人的重要信息窗口,一个人的喜好,工作,地理位置,都可以从一个人的朋友圈中得知。不知道你有没有观察过,那些成熟的人,几乎是从不发朋友圈的?无论是出去旅游,还是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又或者是最近发生的什么热点新闻这些人的朋友圈,几乎从没有什么动态。这是为什么呢?  试想一下,在一个公司里,你和另外一个实习生同时入职,这时候只有一个转正的机会,另一个实习生因为家境比你好,或者向自己的上司送了礼,得到了转正机会,而你却被排挤,遭遇到了不能提前转正的困境。当你知道了这件事之后,你非常的气愤,甚至公然与自己的上司作对,发朋友圈有意无意的都在批评社会的不公等等。这样的朋友圈发布了之后好处没有,反而会带来坏处:第一,不能够改变什么,事情已经发生了,不是通过发朋友圈就能改变的。 第二,在朋友圈曝光自己的太多情绪,只会更加让上司认为你这个人缺乏心机,有什么事一旦交给你,你一定会捅娄子,是不成熟不稳重的表现。事实上,这样的事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那个会把秘密烂在肚子里,隐忍到最后的人,往往才能取得成功。《教父》里说,不要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想法。其实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朋友圈其实早已经不是一个私人场所了,在朋友圈里的人,有同事,有朋友,有家人,这些人都共同认识你,但是认识你的原因却不同,却每件事的看法也会不同,一个人还不够成熟的标志就是只考虑到自己的情绪,不会考虑别人怎么看你。 那些从不发朋友圈的人往往是很优秀的人,他们不需要通过朋友圈展现什么,甚至不想通过朋友圈让别人了解他们。因为现实生活中他们得到的很多,关注的人也很多,一旦朋友圈发了些什么,就会有人对他们嘘寒问暖,企图获得一些合作等等的机会,那些求着他们办事的人对他来说,其实是一种无效社交。而当他困难的时候,如果在朋友圈透露自己的负面情绪,那么,只会遭到对手的嘲笑,而那些求他办事的人,看他落魄了,不会有人帮助他,只会纷纷离他而去,并嘲笑他说,你看从前那么威风,现在还不是倒下了。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已经明白了不需要在朋友圈找存在感的道理。 人们总说商场如战场,而如今高度商业化的社会,像不像从前年年打仗的时代?现在这个社会的商业竞争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诸葛亮之所以能够百战百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深谙几乎所有对手的“心理”。因为诸葛亮知道司马懿知道诸葛亮从不打没有准备的仗,竟然在司马懿兵临城下的那一刻,将城门打开,拿出古琴,气定神闲地弹曲,司马懿看见诸葛亮如此镇定自若,竟然撤退了。此时,诸葛亮的手下竟然没有一个士兵,上演了一出“空城计”。 当你被你的对手“摸透”了一切心理活动之后,那你一定会输。而现在这个年代,别人了解你的窗口,就是朋友圈。如果在古时候就有朋友圈这个发明,你觉得诸葛亮和司马懿这样的人会是随便发朋友圈的人吗?对于真正关心你的人来说,不会通过你的朋友圈去了解你,尤其是在朋友圈成天展现自己情绪的人,容易给人一种不稳重的感觉。 朋友圈不仅仅具有发布信息的功能,还具有互相评论的功能,在鱼龙混杂的社会关系网里,你和谁的关系好,你和谁的关系不好,互动留言的内容都曝光在共同好友的视线下,被别有用心的人看到了,都可能会成为别人盘算的你的“料”。情绪稳定,是一个成年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礼仪。只有小孩子才会把情绪,日常,生活都展现在表面上,从脸上就能看得出来,这个孩子是高兴还是不高兴。经历过苦,也经历过磨难的人,不会再随意发脾气,有了负面的情绪也会自己慢慢消化,而不会去通过朋友圈解决什么问题,一个人若是很成熟,往往不会随意发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