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两三个月前吧。 有段时间,我、桃子在「知识星球」里,反反复复提醒大家,不懂,就不要去瞎炒可转债。这种衍生品条款复杂,担心大家亏钱。 前天吧,终于出了一个暴跌50%的“泰晶可转债”惨案(诶……为什么我要用“终于”这个词)。 我想说的是。 其实,从“爆炒可转债”到“中行原油宝”到早年的“杠杆基金B折价”,都在重复一个韭菜的故事。 ——瞎跟风,压根不清楚自己买了个啥! 当然,关注我们号的,还是好学生多。 今天收到一个喜报,忍不住跟大家分享。一个佛系营学员,说,他跟着我一起买入的创业板基金,已经盈利80%+了。 对方倒不是来炫耀的。 只是他3月份,盈利跌回50%的时候,差点就卖出了。后来说是听了我讲座,反而在回调时加了仓。 不过我给他的新建议是——及时止盈。 原因有两个:一、虽然他的止盈点是100%翻倍;但他跟我说,今年有买房的打算,手头资金又不一定够。而我一贯主张,佛系定投要用闲钱。 因此,我更建议提前落袋为安。 第二个原因,我前天月报里提过,由于海外疫情&全球衰退的威胁,中期来看,依旧存在很强不确定性。 具体,再回顾下,我画的丑丑的图。 总之。 短期乐观(两hui嘛),中期悲观,长期乐观。 包括我五一前刚写的新能源汽车的投资机会,最近也有人来报喜。说短短几天,就盈利7%+了。 还有。 18年底写的医药行业,19年中写的消费行业,这两个推荐大家长期投资的行业基金,这一两年也表现强劲。 说老实话,我写的时候也不知道疫情会发生。 所以,今年这半段,医药、消费能在大家扑街的时候,持续涨这么好,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受益于疫情,作为疫情免疫行业。 我也是出乎意料的…… 我自己早早止盈下车了,并没有完整吃到后面那半段。不过,年化30%的收益率,我觉得很满足了。 这里分享一个我的投资原则。 行业基金,跟宽基不一样,适合见好就收,我一般会看估值来判断买卖点,不大会长期一直傻傻拿着。 宽基我就折腾很少了,投资前想清楚哈。 —————— 做理财科普,是个挺吃力不讨好的事儿。 说个我的感受。 真的比带娃、怀孕都要难,咳咳。我现在二胎中,有发言权哈。半夜回答问题,我都不累的。 但少数小白读者,要不断泼他们冷水。 有时候担心对方亏钱,忍不住又想叨叨。有时候又很烦躁,因为有些问题真能让你噎住: 全凭一口仙气在支撑吧。 P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