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日都是读书日

 风吟楼 2020-05-24

423日那天,全媒体开足马力,手机、电脑、电视、报刊,满屏、满版都是世界读书日的五花八门的信息。有评选中国好书的,有名人谈读书的,有专门谈你最喜欢的一本书、影响你一生的一本书的,还有书商借此机会推销图书的,五花八门,花样翻新,看得你眼花缭乱。再加上芸芸众生的成万上亿次的转发,与图书有关的信息,爆屏了。我也不能免俗,转发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世界读书日”前夕发布出来的《中小学阅读指导目录(2020版)》。我头脑简单地认为,给尚未开学、还宅在家里的孩子们一个指导性的阅读书单是件好事,但如果早发三个月就更好了!

    曯日 · 读书(摄于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后来,世界读书日的信息爆屏,弄得我就有点烦躁了!心里想:读书本来就是人类每天的生活必须,为什么要等到423日才来重视读书呢?为什么一个指导性的阅读书单,孩子们宅在家里几个月时间不发布,愣是要等到世界读书日前夕才发布出来呢?

有了想法,就有了学习的动机。于是,上网搜查了世界读书日的来源和英文原文,结果大吃一惊,国人的一餐精神盛宴,原来是基于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这个节日的误解或者故意的曲解。我们昨天欢天喜地过的所谓世界读书日,英文原文叫做“World Book and Copyright Day”,直译过来应该是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即使断章取义不提版权Copyright Day)二字,也得翻译为世界图书日才对呀!

   晾凉·读书(摄于 Stanford University

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1115日,国际出版商协会在第二十五届全球大会上提出“世界图书日”的设想,并由西班牙政府将方案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来,俄罗斯认为“世界图书日”还应当增加版权的概念,就修订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每年的这一天,世界100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

读家己书众人惜(摄于汕头龙湖区外砂街道)

为什么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是在423日?那是因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设立节日建议的国家——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地区有个“圣乔治节”。关于“圣乔治节”,有一个很老套而美丽的传说:漂亮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勇士乔治只身战胜恶龙,解救了公主。公主报答乔治救命之恩的礼物是一本书,而这一天就在423日。从此,书就成为了胆识和力量的象征。于是,就有了“圣乔治节”。节日期间,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居民有赠送玫瑰和图书给亲友的习俗。但又有人认为,423日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作者)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也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雷·阿祖莱(Audrey Azoulay)在2018423日的活动讲话中就说:“1616423日,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两位世界文学巨匠同一天与世长辞。这两位先驱者的作品,使文学创作的方法和观念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选择这个日期作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正源于这样一个巧合。

茶三酒四踢跎二(摄于柬埔寨吴哥窟)

“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设立的主旨宣言是: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奥德雷·阿祖莱总干事说得很清楚:礼赞图书,就是礼赞人类得以自我升华、自我实现的写作、阅读、翻译、出版活动,归根结底也就是要礼赞使这一切成为可能的人类所享有的各种自由。图书处于人类各种基本自由的交汇点,其中位居前列的是表达自由和出版自由。

下笔如有神(摄于柬埔寨吴哥窟)

是的,文字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性的伟大创造,而图书则是人类文明总结、传承的更加伟大的发明创造。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说: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则说: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潮汕话谚语云:古人呾话,挈纸好包。就是说,古人说的话都是经验之谈,都可以落笔成书的。没有文字,没有图书,人类就只能永远停留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性学习和传承的阶段。因为有了书籍,人类文明的进步加速了。前苏联的伟大作家高尔基(Maxim Gorky)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正是由于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加速器”,我们才有必要阅读它、珍惜它,并爱屋及乌,要爱护、保护作者的写作和出版权利以及出版单位的知识产权。

潮汕姿娘爱读书(摄于寒舍阳台)

日日都是读书日(新).wma From 林伦伦方言茶话 03:46

至于读书的重要性,我们的祖先从几千年前就对我们谆谆教诲了,本来不必再提醒大家了。但科学技术的进步,又使坐在书桌前阅读纸质图书的惬意日子不好过了。几乎新出版的每一本书,都有了电子书,随时都可以在手机、Ipa或者电脑上阅读。但如果这样还好,注意阅读时间别太长、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就是了。问题是,当海量的碎片化、鸡汤化、商业化的推文以各色各样的生动的“吸睛”形式、丰富多彩地呈现在人们的手机终端上时候,当我们每天早晨睁开眼打个哈欠拿起手机就有成百上千个“早安”的美图映入你的眼帘的时候,你会不会每天就因为日理万机、忙于刷屏而没时间读纸质书了呢?而日日如是,积习难改,纸质阅读也就有意无意地被抛弃,成为了少数人才能坚持的奢侈少数民族生活方式了。

从这个角度看,我倒可以释然了,也不反对把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变成“世界读书日”而对阅读书籍这一本来就应该生活化的日常活动郑重其事地加以大力提倡。悠悠万事,文化教育为大,有利于读书学习的就是好事嘛,反对它干嘛!

闲读(摄于越南河内还剑湖畔)

因作潮汕话“四句”曰:

日日都是读书日,

做着节日正读书;

此生已是读书命,

一日无读然只猪。

普通话翻译:

日日都是读书日,

何需节日才读书;

此生已是读书命,

一日不读像头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