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国好厚葬》

 野之老 2020-05-24

厚葬,这应该说是春秋时期齐国一带的民俗,但由此民俗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韩非子在他的《内储说上七术》里做了详细地记录。

相关经文曰:“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衾,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很清楚,这段经文翻译过来意思是说,齐国人有厚葬的风俗,导致当时布帛都做了死人衣被,好木材也都被用来做了死人的棺材了。于是齐桓公很为此担忧,就问管仲说:“把布帛都用完了,今后活着的人穿什么?把木材都用完了,今后国家拿什么来构筑防御工事?厚葬之风屡禁不止,常此下去可如何是好?”管仲回答说:“大凡人的作为,不是图名,便就是图利。”遂建议桓公颁布法令:凡棺材超过标准的就刑戮尸体,处罚主丧之人!齐桓公的这条政令就很有针对性。很清楚:尸体遭到刑戮,惩罚的是你的“名”;而主丧之人又被处罚,损害的则是你的“利”。如此惩名罚利,国人日后谁还敢厚葬呢?

齐桓公、管仲的此项治国举措,应该就是通过法治的手段来移风易俗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