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疫情成了每个人谈论的中心,万事几乎停摆,大家都惶惶然。但是在疫情面前,每个人的表现非常不同,对于一件事的看法及应对往往是Ta综合认知和能力的表现。 重大群体事件,每个人似乎都是参与者,又是旁观者。这段时间,很多信息纷乱芜杂,每天都有很多明是是而非的信息,朋友圈转的,微信群转的,有的断章取义,有的干脆就是缺乏常识…..很容易让人心浮气躁。 这次疫情影响太大,再怎么关注也不过份,但其实绝大多数人对如此重大的事件是无能为力的,我们投入的关注太多,也于事无补。 在疫情下,每个人的表现也是对自己的检验。想要保持清醒,我们要分清事实与观点,保持独立思考,做现实的乐观主义者。 一,凡事应该系统看待。 现在信息流动渠道太多,反而容易没有重点。 消息真假难辨,事实不清,观点繁杂。 我们要能在系统中,抓住重点才能掌握事情的轻重缓急。 首先要判断消息的质量,是事实,是哪部分事实?是观点,是哪种个人观点? 生活中,绝大部分事实其实都是处于一个系统中。疫情这样的重大事件,人流、物流、现金流,信息流环环相扣,大部分人再怎么努力,掌握的信息都有限,尽量要全面看待。 负面消息更容易有新闻价值,所以传播广的消息负面的往往比较多,对待负面消息和新闻,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然后再思考解决方法。 要谨慎判断消息来源,先要问自己是不是事实,是不是全部事实? 先不必为那些看起来糟糕的事情焦虑沮丧,静观其变,再思考解决方法。 作为普通人,再大的事一天只要少量时间就能把基本事实型信息搞清楚,如果花了太多不必要的精力在讨论我们根本不了解真相的事其实意义不大。 越是看起来急的事情 ,越是重大的事件,我们越需要多一点时间看清楚事情的真相,再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很多传播很广的信息未必就是事实,而是他人的观点。每个人限于自身的认知,高质量的独立观点其实并不多。公共传播由于不同的目的,传达的观点会断章取义甚至扭曲事实,我们在接受他人观点时应该从传播者的背景和自身常识加以厘清判断。 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往往体现在筛选信息和选择观点上,谨慎选择和传播二手信息。 二,凡事应该积极的方向看待 事情都是在发展中的。尤其是不确定性的事,心态往往决定处理的方式。 所有事情都如硬币的正反两面。再坏的事情也会有积极的方面,再差的事也能让我们得到教训。 凡事从好的方面入手思考,再尽可能周全地考虑那些可能 出现的负面 情况,并找出应对措施。 比如此次疫情,确实是个非常坏的事,但在疫情下,我们也可以审视自己的应对危机之策,检查自己的能力欠缺。让自己反脆弱能力增强。 三,凡事应该相信自己能改变 天下的事只有三件: 老天的事,他人的事,自己的事。 无法搞清边界就会有无力感。接受老天的事,尊重他人的事,改变自己的事。旧文:我们可改变的事只有“自己的事”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相信自己还能做些事,比现在的状态更好。 疫情下,有些人每天花大量时间在讨论自己根本无能力的事,也有人在苦练自己能改变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