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北京四处赶场参加活动,在活动结束后还赶了个晚场电影,居然赶上《至暗时刻》的下档的最后阶段,让我没错过这部佳作。这是我一直想看的影片,看完后深夜正好倒时差,就写了些感想,今天好容易安稳下来,有点长,分两部了。 此外,昨天我们公司又领到了RECC(中国招聘联盟)的2017年度猎头行业最佳雇主品牌奖,感谢RECC,感谢猎头业的认可,感谢各界的支持啊,这个月到年底了,一波奖项集中发放,本周似乎还有一奖。赶场得更文不规律了,此文也是向丘吉尔致敬,他日理万机却笔耕不辍。做为伟大的政治家,也是伟大的文学家,一生写了45部著作,从小说到回忆录无所不包,还顺手拿了个诺贝尔文学奖...... 我一直对Winston Churchill很有好感,主要是源自初中时,我们演讲比赛纪念九一八(似乎现在已经很少提及了),我最后获胜就是引用了他的名篇《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我当时对这位经常在床上写作,有无数怪癖,才华横溢,复杂矛盾的领袖很是景仰,找到能找到全部书,二战的历史我大部分来自于他的回忆录。 对他的传纪和著作看得越多,越是叹服他的才华和个人魅力。后来在大学背他的《写作的乐趣》,是我唯一背的《新概念》第四册中的文章。 《至暗时刻》海外评价很高,主要是对国内票房并不算好,可能是因为二战历史毕竟有些远了,有很多人反映看不懂,其实这部电影和前些日子上映的《敦刻尔克》几乎是一体两位的,如果再看过几年前的那部《国王的演讲》,再看看描写现英女王的英剧《王冠》的,会从不同角度对二战前后的英国历史有一个很立体的认识。 如果没有优秀的演员,对二战历史不感兴趣的人可能会觉得这部戏乏善可陈,因为只是纪实型片,忠实记录了这段历史,因为加里·奥德曼,这部戏可称佳作。 下图为加里·奥德曼本人照片 加里·奥德曼(Gary Oldman)生动的诠释了什么叫“教科书式的演技”。对于影片本身的评价众人还或褒或贬或许各有见解,但对加里·奥德曼的精湛演技,那是一致公认的。从他在《哈利·波特》系列中饰演教父小天狼星,到《蝙蝠侠》系列中饰演戈登警长,现在又能让丘吉尔屏幕重生。想想我们最近闹剧般的《演员的诞生》,真让人叹气。 下图为加里·奥德曼演的丘吉尔 1940年二战前的时刻是英语乃至欧洲史上的至暗时刻,却开创了丘吉尔政治生涯巅峰时刻。他那大写的牛X人生从此广为人知。 1,时世造英雄?英雄待时世。 丘吉尔传奇性的一生,当然顶峰是在二战中带领英国做出的伟大抉择,力挽狂澜,几乎是扭转了人类历史,作为出身很高的贵族,1900年到1940年作为政治家的丘吉尔算是在政坛平庸无奇,他当选过许多次议员,也是拥有过许多不同头衔的内阁大臣,甚至在1915年亲赴法国前线参战。但是正如丘吉尔在被建议接任首相职务前国王的评价,他以往的政绩实在不太好看。65岁本该在政治生涯上退休才被各方力量推到台面上“再就业”。而当上首相之前,他的政绩算不上特别突出,名声也很糟糕。 这些细节都散落在《至暗时刻》里。 1940年5月,作为保守党领袖的张伯伦辞职,从帝国中心的政治舞台退场,而从黑暗中走到聚光灯下的,是临危受命的丘吉尔。张伯伦作为政治家,名字已永远钉在绥靖政策的耻辱柱上。1938年9月,他与希特勒签订的《慕尼黑协定》几乎是默许了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侵略。他认为自己“带来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但一年后德国入侵波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巴黎一度也纳入德军闪电战的成果清单中。电影中以日历翻页的方式,表现了这渡日如年的过程。 丘吉尔接手了一个烂摊子,电影中有段他拉下脸来打电话向美国借军舰借飞机的场景,美国当时是中立国,不能向他提供任何援助。要啥没啥,最后甚至提出让他们用马到加拿大来拉走军般,真被挤兑得墙角都站不住。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他也毫不妥协,发动人民,调动民船,从敦刻尔克撤出了30万英国。传纪中也写过,英国当时没有铁造武器,他把海德公园的栏杆拆了......可谓无所不用其及。 在我以前看过的回忆录中,丘吉尔写道当时的心情:“我觉得自己好像是跟随命运的脚步在前进,我过去的人生都是在为这一刻作准备。” 可以说,他的政治成就是当时时世造就的。 但如果他没有当上首相,他的才华也不会让人忘记,但是就像萧伯纳一样的文豪也会被人记住。而二战中,他的勇气和成就,让他成了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如果没有长期的历练和积累,再高的位置也不一定有这么高的成就,所以英雄和时世一定互相造就。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有如此大的事业,但是每个人一生都会有很多的挑战和机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至暗时刻。这也是我们的时事,如何选择,其实很大程度上在于你以前的积累,你的价值观,正如丘吉尔所说,“你过去的人生是不是为了这一刻”做好准备。 2,语言的力量 丘吉尔是一位杰出的语言使用者,他或许是西方近代百年政治历史中最懂得运用语言的政治家。 丘吉尔在英国战前烂摊子基础上组建战时内阁的权柄,这个掌握英语词汇多达12万的政治家兼演说家在下议院会议上奉献了一场无比精彩的讲话:“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献给大家。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艰难,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无法生存。”这份演讲的打磨过程,被导演用丘吉尔和打字员的镜头交叉剪辑呈现出来。在历史上,丘吉尔通过这次讲话,拿下下议院381票对0票的压倒性优势。 丘吉尔还杰出的演讲才能让我想起,希特勒也是一个煽动性很强的演讲家。二战期间的欧洲,可以说是这两位雄辩家的对决。希特勒对空痛斥丘吉尔是一个“疯子”,“瘫痪病人”和“世界纵火犯”。丘吉尔也反击称希特勒是“邪恶的人”,是“过去所有错误和耻辱的罪恶产物”…… 曾经有人评价过这两人的对决:希特勒和丘吉尔之间的对抗,是一个小资产阶级和一个贵族后裔的对抗;是一个禁欲主义者和一个享乐主义者的对抗;是一个谋杀犯和一个冒险家的对抗;是一个种族歧视者和一个帝国政治现实主义者的对抗。奇怪的是,没几个人喜欢他们俩,却都喜欢听他们演讲。丘吉尔最有力的武器是语言,希特勒也是。 不光是政治家,很多领袖,包括商业领袖,很多人都是优秀的演讲家。因为很多事的成败关键是信仰。而动人心魄的演讲可以统一人的信仰,语言的力量有时比武器更强大。 现在职场人越来越重视表达演讲,越来越重视演讲技巧,“能干会说”是职场生存发展之道。但实际上,只有伟大的内容,优美的语言才是演讲真正的灵魂。 丘吉尔传奇的一生内容太多,即使管中窥豹,可写的也太多,一篇实在写不完,明天继续吧。 感谢阅读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感谢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景红,专栏作家,亚洲知名猎头公司仲望咨询总经理, Linkedin领英2017最强档案奖得主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