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一、为啥要精心设计艺术结构? 因为报告文学是以人为主,或者写人物的一生;或者写人物一生中的某一阶段、某几个重要时期。总之要使读者获得对人物的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因此 ,对材料如何剪裁、取舍、调度、组合 ,在有限的篇幅内,把人物完整而生动地刻画出来 , 就必须特别重视精心设计文章的艺术结构。这是写好报告文学的关键之一。 二、报告文学结构的种类。 报告文学结构的种类也有两种: 纵面结构、横面结构。 [纵面结构] 纵面结构 ,以时间为序, 写人物的一生。 如1、《高山与平原》:从华罗庚的童年,一直写到他当上科学院副院长; 如2、《丑小鸭》:从报告文学作家黄宗英童年与丑小鸭一样理想追求写起,完整地反映了她的生活和创作道路。 纵面结构的好处是,便于全面反映一个人的生平,条理分明,脉络清楚; 但处理不好——会造成叙述过长,冗长松散,这要有大手笔,方能驾驭好。 [横面结构] 这是多数报告文学采用的结构。 横面结构,写人物的一瞬间、或某一段的经历,构成中心事件,把人物的有关生平事例,采用倒叙、插叙和中心事件相交融,这也同样能完整地反映人物的一生。 实际上, 纵面结构也不能把生平事例罗列太多,只能写一生中若干横断面,要写得有波澜,也要有倒叙、插叙的有机结合。 从断面的大小来看, 横面结构主要有下面两种形式: 切口式、跳跃式(下次讲) 报告文学如何精心设计艺术结构?(中) 从断面的大小来看, 横面结构主要有国两种形式:切口式、跳跃式 [切口式] 这是从人物的一个突发怍事件的产生,人物的某一动人心魄的特殊时刻,或者瞬间的一个不平常的心理活动写起;然后引出一个个的情节故事,一步步把文章推向高潮;到最后,回应开头,结束故事。这就叫“切口式”结构。 例如:徐开垒写的《雕塑家传奇》 作品写雕塑家邹教授与他妻子悲欢离合的故事。作品开始从一个初夏的早晨写起,老人醒来满意地注视着他的新作:一个美满的家庭——两头大象和一头小象;然后,用“他特别喜爱它,因为那里有他自已的影子……”一句引出十年前的往事。在叙说中间就穿插交待了在日本与新婚妻子痛别,漂流欧洲的遭遇;然后,再写他与爱妻团聚,离散十五年,终于相会了。结尾,再回到开头——初夏早晨愉快的气氛。 这里反映了人物的一生,但没有从纵面平铺直叙地往下写。作者这样精心结构,跌宕起伏,曲中有曲,扣人心弦。时间上跳跃大,材料运用的跨度大,但大而不乱,巧而不俗。 [跳跃式]下次讲! 精心设计艺术结构(下)横面结构:跳跃式 横面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 切口式(已讲过) 二是,跳跃式 1、什么是“跳跃式”结构? 跳跃式结构,就是人物的一生, 或事件的全过程中,截取几个最能传达生活信息和表达作者思想的几个断面或场面,将前后左右的有关情节适当剪辑、穿插,这就形成了大幅度的跳跃式结构。 这实际上,是一种纵面和横面相结合的结构形式,它既有纵的时序或长过程的记叙,又能有横的若干个断面的记叙。 它的好处是,在有限的篇幅内,能够脉络清楚、重点突出而又比较全面地写出人物的一生或事件的全过程。 2、跳跃式结构的实例: 如陈祖芬的获奖报告文学《祖国高于一切》 作品记叙内燃机专家王运丰前后三十年的坎坷遭遇。作者没有以时为序从头说起;也没有采取切口式,而用的是跳跃式结构。 从他三十年的经历中 , 截取了三个生活的重要阶段 :“柏林妻子”、“德国特务”、“中国母亲”,把早年出国流学,回归祖国等情节穿插在三个部分里。在时间上,构成了一个大跳跃的布局,清晰地展示了他的生活道路和高尚情操。这样大跨度的衔接与推进,就可以省了许多人物事件的过程交代,又能突出人物几个最重要的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