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畜禽粪污处理的四种模式

 hyqg8 2020-05-24

近年来,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有力推动了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在保供给、保安全、惠民生、促稳定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但畜禽养殖业规划布局不合理、养殖污染处理设施设备滞后、种养脱节、部分地区养殖总量超过环境容量等问题逐渐凸显。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如何解决畜禽养殖粪便处理利用问题,成为行业焦点。

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畜禽粪便处理与利用途径和形式,形成多种多样的技术模式,大致归纳为“种养结合”“清洁回用”“达标排放”和“集中处理”4 种模式。规模畜禽养殖场可因地制宜选择不同模式对畜禽粪便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

种养结合模式

简单地说,种养结合模式是养殖场(小区)采用干清粪或水泡粪等清粪方式,液体废弃物进行厌氧发酵或多级氧化塘处理后,就近应用于蔬菜、果树、茶园、林木、大田作物等生产。固体经过堆肥后就近或异地用于农田。鼓励各地借鉴国际上实施的“畜禽粪便综合养分管理计划”的成功经验,根据当地降雨、水系、地形、粪便养分含量、土壤性质、种植作物特点,集成粪便收集、贮存、无害化处理、粪肥与化肥混施、深施技术和设备, 全链条实施粪便养分综合利用计划。通过自有土地或土地流转等方式,促进粪便就地还田,充分利用肥水等资源,实现土地配套、种养平衡。

清洁回用模式

畜禽养殖粪便的特性及影响因素决定了粪便处理与综合利用的方式。清洁回用模式是以综合利用和提高资源化利用率为出发点,通过在养殖场(小区)高度集成节水的粪便收集方式(采用机械干清粪、高压冲洗等严格控制生产用水,减少用水量)、遮雨防渗的粪便输送贮存方式(场内实行雨污分流、粪水密闭防渗输送)、粪便固液分离、液态粪水深度处理后回用(用于场内粪沟或圈栏冲洗等)和固体干粪资源化利用(堆肥、牛床或发酵床垫料、栽培基质、蘑菇种植、蚯蚓和蝇蛆养殖、碳棒燃料等)等处理利用方式,且符合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原则的粪便资源化利用模式。

达标排放模式

针对部分大型规模养殖场或养殖小区缺少相应农业消纳地配套,而只能选择达标排放模式来处理畜禽粪便。达标排放模式是在耕地畜禽承载能力有限的区域,大型规模养殖场(小区)采用机械干清粪、干湿分离等节水控污措施,控制粪水产生量和污染物浓度;粪水通过厌氧、好氧生化处理、物化深度处理及氧化塘、人工湿地等自然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固体粪便通过堆肥发酵等方式生产有机肥或复合肥。

达标排放的概念很宽泛,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养殖粪水达标排放的理解有所不同,要求不一,如有的地区某些养殖企业的粪水经初步处理后纳入工业污水或城市污水统一集中处理,即为达标。目前,仍有许多省份,特别是水资源比较紧缺的地区,以达到农业灌溉标准作为达标排放。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逐步加强,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在缺少消纳土地的大型规模养殖场和密集养殖区,处理后粪水无法按农业灌溉要求暂贮并定期浇灌,导致粪水直接排入溪流、水道,进一步加剧区域水体富营养化,迫使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提高养殖污水排放标准,在新国标出台前有的地方已要求按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或二级标准执行。2014 年1 月1 日实施国家第一部专门针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法规性文件《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2015 年1 月1 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年4 月16 日国务院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畜禽养殖企业粪便处理的要求和标准逐步升级,达标排放模式的技术要求也随之提高。

集中处理模式

集中处理是相对畜禽养殖场自行分散处理畜禽粪便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目前已探索形成“企业主导”、“政府引导”、“公私合作(PPP)”等3种主要组织模式。从一定程度上说,畜禽粪便由分散处理向集中处理的转变,如同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推进,是由“副业”转为“主业”、由“业余”转为“专业”的过程。

集中处理模式,即在养殖密集区,依托规模化养殖场粪便处理设备设施或委托专门从事粪便处置的处理中心,对周边养殖场(小区、养殖户)的畜禽粪便和(或)粪水实行专业化收集和运输,并按资源化、无害化要求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利用的一种模式(如下图)。

我国畜禽粪污处理的四种模式

了解更多畜禽粪便处理与利用技术请阅读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出版的《畜禽养殖粪便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系列丛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