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想到,南京竟然有这么多“南京路”

 DOICT观察者 2020-05-24

明代南京城

南京身为六朝古都,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少古称,诸如金陵、建康、江宁等。那么南京有哪些道路,是以自己的这些古称来命名的呢?这些日常通行的道路,看似不起眼,却悄然记录了这座古都悠远的历史。

南京哪些道路是用

自己的古代地名来命名的?

文 | 黑猫队长

来源 | 小黑喵讲故事(ID:blackcatstory)


南京最众所周知的古称是金陵。战国时候,楚威王在石头山筑金陵邑,因此得名。现今东大四牌楼校区内有金陵路。

秦朝的时候,秦始皇将金陵邑改为秣陵县,南京地方至此上升到了县级规模。现今秣陵路位于靠近新街口的地方。

秣陵路

东汉末年,孙权还将丹阳郡的治所迁到秣陵,因此丹阳也是南京古称之一。如今的丹阳大道位于江宁区吉山软件园附近。

孙权建立吴国之前,改秣陵为建业,并且将建业作为三国时期吴国的首都,吴国也是六朝之首,孙权此举也让南京进入了六朝时代。西晋灭吴后,改建业为建邺。建邺路如今位于秦淮区内,东西走向,路过朝天宫地区。

建邺路

三国时期,孙权在建业城外的石头山上修建了一座城,因而得名石头城。这座城池是保卫建业城的第一要塞,肩负着长江防御的重要任务,城内储存有军粮和军械。自此“石头城”成为南京的代称之一。宋朝之后,石头城的记载逐渐从史料中消失。有说法认为石头城在宋代之后逐渐被废毁;有说法称石头城是在明代时修建应天府城时被完全拆毁;也有说法称石头城被筑入了南京明城墙中。石头城路如今位于南京艺术学院西侧。

石头城路

西晋灭亡东吴政权之后,从建业分出临江县,次年更名为江宁县,江宁之名由此而来。现今江宁路位于夫子庙景区东侧,连接了武定门和雨花门。

江宁路

西晋末年,为了避讳当时的皇帝司马邺,因此建邺改名为建康,并且在不久之后成为了东晋的首都,东晋也是六朝中的第二个朝代。此后宋、齐、梁、陈四朝相继在建康建都,与东吴、东晋合称六朝。六朝时的建康相当繁盛,处于秦汉与隋唐两个大一统时期之间,是中国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重要阶段。因此南京在“四大古都”中具有鲜明的特色。如今建康路西起水游城,东边抵达城东干道。

建康路

唐高祖李渊设置金陵县,筑城于白石山下的白下村(今南京金川门外)。几年后,金陵县更名为白下县。白下路在建邺路东侧,连接中山南路和城东干道。


白下路

唐朝贞观年间,白下县又改为江宁县,一百多年后的唐朝上元二年(761年),改江宁县为上元县。五代十国时,分上元县另置江宁县,两县同属于升州管辖,并以秦淮河为界,两县同城而治,河北为上元、河南为江宁。如今上元大街位于江宁区核心位置。

上元大街

唐朝末年,以上元、句容、溧水、溧阳四县设置了升州。北宋年间,宋真宗加封儿子赵祯(宋仁宗)为升王,就是清平乐里面那位皇帝。次日,升州即做为升王名义上的封地。如今升州路和建康路相邻,与中山南路相交。

元朝时,改为集庆,是当时东南纺织业的中心,下辖地区相当今江苏南京主城区、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地。如今的集庆路位于老城南,连接集庆门和中山南路。

集庆路

元朝末年,朱元璋攻占集庆,改名为应天府,定为明朝的首都,应天之名由此而得。如今的应天大街就位于南京的内环南线辅路。

这些日常通行的道路,看似不起眼,却悄然记录了这座古都的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