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名将关羽无论是在武力还是统兵方面都有过人之处,可就是这么一位刘备集团得力的战将在“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之后紧接着就被陆逊偷袭荆州,后来又由于傅士仁、糜芳投靠孙权,刘封、孟达拒绝救援导致局势瞬间变得无法逆转,关羽最终在麦城突围战中被生擒并遭到杀害。那么关羽究竟是因为什么在到达顶峰之后迅速跌落?本文将对此进行解析! 关羽被生擒 公元219年5月刘备在汉中会战获胜彻底占据了汉中,关羽在得知这条消息后也迅速组织兵力在7月发动了针对曹操的襄樊会战。8月份关羽“水淹七军”生擒庞德、于禁顺便接收了樊城的曹军,因而实力大增。可实力大增的背后也埋藏着一个重大隐患:士兵人数突然增多导致粮食供应出现了问题。而负责供粮的糜芳、傅士仁因为没能及时完成任务而遭到了关羽的责骂,甚至关羽还表示要在会战结束后对他们进行追责。糜芳、傅士仁在高压之下未经孙权同意便派兵夺取了东吴储存在湘关的粮米供襄阳战场,给孙权提供了一个出兵的借口。 孙刘联合赤壁之战后形势图 吴蜀夷陵之战后形势图 “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会羽覆败,先主恨之。”另一方面刚刚占据上庸的刘封、孟达因为怕局势不稳加上关羽一向轻视其他武将所以没有派兵增援襄阳战场。可见荆州虽然表面上属于关羽控制,可实际上由于关羽对待其他守将的态度导致荆州内部早已是四分五裂,只需要一定外部压力就可以让荆州顷刻间分崩离析。
“芳为南郡太守,与关羽共事,而私好携贰,叛迎孙权,羽因覆败。”当陆逊偷袭公安的时候傅士仁第一个开城投降,糜芳也拱手送出南郡。关羽在襄阳前线收到陆逊偷袭荆州的消息之后一度以为荆州城防坚固可以顶一段时间,等到徐晃援军到达襄阳时已经错失了最佳的回撤机会,于是只能选择退守麦城等待救援。可是刘封、孟达在最后关头依然没有派兵增援麦城导致关羽突围失败最终被杀,孟达又因为怕刘备怪罪而投靠了曹操。刘封面对孟达招降虽然将书信撕毁并杀了招降使者但已无法挽回败局,回到成都之后被刘备赐死。
襄樊之战后期孙权参战
《三国演义》中将关羽丢掉荆州的原因说成了大意,而实际上短短半年时间从神坛跌落到谷底与关羽性格上的傲慢是分不开的,“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自己。”关羽连刘备的小舅子糜芳都敢轻视,想必刘封、孟达在关羽面前也是受尽了打压。打仗时又忽视前线军队人数暴增的事实而责怪糜芳、傅士仁运粮不力,从而让大后方也有了被敌人趁虚而入的机会。刘封是刘备的义子、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能够把这两位逼到一个见死不救一个叛变投敌可见关羽在人情世故方面做得很不到位。
《三国志》中还记载“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这就是“虎女焉能嫁犬子”的由来。在襄樊之战前孙权曾派遣使者到荆州为自己的儿子提亲,按照常理来讲即便是看在孙刘联盟的面子上就算不同意这门亲事也可以委婉拒绝,出口辱骂使者就说明了关羽根本不想和孙权结盟,这种做法无疑是把孙权推向了对立面。
关羽败走麦城之后刘备集团开始衰亡
既不想与孙权结盟又想占据荆州继续扩张,曹操被击败后孙权也无法保全自己,这种情形之下曹孙两家形成短暂同盟是顺理成章的事。那么曹孙两家结盟关羽就一定会败吗?其实也未必。如果傅士仁、糜芳坚守城池,刘封、孟达派兵增援关羽又怎么会败走麦城?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关羽为他的狂傲付出了代价,也让刘备“先取荆州,再夺西川,最后问鼎中原”的战略遭到重大挫折。刘备集团从此由盛转衰,直到蜀汉灭亡都没能再重新拿回荆州。
所以关羽丢掉荆州并非是因为大意,而是因为过于傲慢搞得荆州守军内部出现分裂被敌人各个击破,甚至到了最后的麦城突围战中都没人来援救的地步。 参考文献:《三国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