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瓷鉴定其实很简单(2):如何鉴定修复过的瓷器

 濠梁知乐 2020-05-25

“瓷器带毛,不值分毫”。对于器物的瑕疵和伤残,古玩商们总是采用各种方法加以掩盖或修复,因而器物是否带有伤残、是否经过修复,也是古陶瓷鉴定的一项重要内容。

方法一:肉眼观察

器物上的较大伤残,一般较明显,很容易发现;器物上的细小伤残,一般不明显,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也有的明显的伤残经过掩盖或修复后,看起来会变得不明显。

古瓷鉴定其实很简单(2):如何鉴定修复过的瓷器

图1康熙青花花觚残器

古瓷鉴定其实很简单(2):如何鉴定修复过的瓷器

图2元青花玉壶春瓶标本

方法二:听声音

古瓷鉴定其实很简单(2):如何鉴定修复过的瓷器

图3、清中期青花修复前

古瓷鉴定其实很简单(2):如何鉴定修复过的瓷器

图4、修复后

除了仔细观察外,对于冲线、裂痕等伤残,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敲击器物听声音。关于陶瓷的声音,古代文献中有诸如“声如馨”、“声音清越”、“声音悠扬”、“声如击木”等描述,说明古人已经注意到声音在古陶瓷鉴定中的作用。器物的声音,与胎、釉、烧成火候等因素有关,不同窑口的器物由于胎、釉的成分、厚薄和烧成火候不同,在声音方面必然存在一定差别,但是由于声音是一种感觉,缺乏固定标准,因而对于鉴定器物的新老和窑口不具有操作意义。敲击听声音的作用,仅限于检测陶瓷器物是否带有冲线、裂痕或大块缺肉等伤残。一般而言,完整器的声音,听起来圆转清脆,余音较长;伤残器的声音,听起来有突然断裂、停顿感,缺乏流畅感和完整性,伤残较重的器物在敲击时还会发出破声。

古瓷鉴定其实很简单(2):如何鉴定修复过的瓷器

图5、明隆庆青花盘

方法三:看光泽、颜色、手摸

古陶瓷伤残器的修复,最常用的方法是将伤残处覆盖起来。一般是用石膏等材料填补器物的残缺部位,恢复器物的原有形状和纹饰,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加工,使修复后的器物在釉色、纹饰、质感和自然旧貌等方面,尽量达到完好无损的效果。由于采用了喷枪和透明的仿瓷漆,如果色彩调制较好,这种修复器,不经仔细观察,一般不容易发现破绽。鉴别这类修复器,需要仔细观察釉色是否一致,转换观察的角度察看釉面的反光是否相同,花纹是否有残缺;用手摸釉面,感觉是否有局部釉层厚薄不同的情况,由于修补过的地方和未修补的地方热的热传导度不一样,未修补的地方一般比较凉,而修补过地方凉的感觉不会太明显,因而在用手模时能感觉出来。

古瓷鉴定其实很简单(2):如何鉴定修复过的瓷器

图6、清晚期红釉瓶口沿修复处与正常釉色的对比

方法四:手电照射、紫外线电筒照射

鉴定修补器,还有一个方法是用强光透视。经过修复的部位,由于使用的材料与瓷器的胎、釉有本质区别,用聚光电筒近距离照射,通过观察透过光线的强弱、均匀度和反光情况,可以发现器物的修补情况。

古瓷鉴定其实很简单(2):如何鉴定修复过的瓷器

图7、紫光电筒

古瓷鉴定其实很简单(2):如何鉴定修复过的瓷器

图8、紫光电筒照瓷器

方法五:用指甲、刀具刮,测试软硬

此外,由于瓷器在修补时一般会采用仿瓷漆或其他涂料,这类材料的硬度与瓷器的釉存在差别,用硬物或指甲刮划时可以感觉出来;

古瓷鉴定其实很简单(2):如何鉴定修复过的瓷器

图9、清晚期青花釉里红盘修复前

古瓷鉴定其实很简单(2):如何鉴定修复过的瓷器

图10、修复后

方法六:沾水

同时修补处的沾水情况与瓷器表面也不一样,将修补器的表面打湿后,可以发现修补处一般不沾水。

结语:买卖需谨慎

如果是有冲线、缺肉等较大的伤残,可以通过敲声音将其鉴别出来。也有的高档修复器采用了补配复窑的技术,鉴定起来难度更大。有的采用高科技手段修复的东西,用紫光电筒,也很难发现修复痕迹。各个拍卖会、网络交易平台上,充斥着大量这类经过修复的东西。防不胜防。

古瓷鉴定其实很简单(2):如何鉴定修复过的瓷器

图2、民国瓶修复处与正常釉色对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