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中医忌口那些事

 鲶鱼上画壁 2020-05-25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

但凡稍微了解中医的人,都知道喝中药需要忌口,以至于许多人因为没有忌口的勇气而不去选择中医。关于中医忌口,许多人是存在误区的,因为没有了解中医忌口的真正含义。

为什要忌口?可以从忌口的食物对药物与身体两方面的作用来分析。

有时候,有些食物与药物是可以发生相互作用的,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民国初年,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了一个医案,一位妇人吃了鲢鱼,又吃了甘草,结果导致死亡。其实许多中医古籍都记载鲢鱼与甘草是相克的。甘草号称国老,有些中医开方子几乎每张方子都会用到它调和诸药,如果与鲢鱼一起吃就有危险。有些中医古籍还认为甘草与海带相克,所以如果服用含有甘草的中药再吃海带,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有风险。其实类似药物与食物冲突的例子很多,所以需要忌口这些食物。

另外,有些食物可以降低中药的疗效,比如有些人中医诊断为寒证,中医给与温补生火的中药来治疗,此时应该忌口寒凉食物。但如果不忌口,吃上凉性食物就相当于把火种给浇灭了,药物就发挥不了应有的药效了,给抵消了。

还有,根据临床经验,服用中药期间人体有时会对某类食物特别敏感,这些就需要忌口。比如有些人服药期间喝酒或者不忌口,反应会格外强烈,出现各种不舒服,有时还误以为是药物的副作用,其实不是。服用中药期间,人体处于敏感状态,如果有些食物不去忌口,不仅会造成治疗无效,还会引起不必要的身体伤害。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中医要求忌口的食物也是疾病本身的需要,这一点最为关键,许多人忽略,甚至荒唐到与医生讨价还价的地步。比如有些人因为食用辛辣导致上火,如果不忌口,而继续食用辛辣,这相当于火上浇油,会加重病情。有些患者习惯性饮水,不渴也大量喝茶饮水,结果导致一些列不舒服,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水滑,中医认为是脾虚水饮证,这个时候就需要戒掉大量喝茶饮水的习惯,治疗会事半功倍,否则就会难以起效。

高血压、水肿病人少吃盐,糖尿病病人不能大量食用高糖类食物,都是这个道理。所以有时候,许多忌口是疾病本身的需要,与药物无关,与医生无关。也见到过许多笑话,比如有些胃病患者,因为明天要开始吃中药了,所以当天晚上就先大吃一顿,结果把胃吃的更坏了。还有些人酒瘾上来馋的不行,为了给自己找个开怀畅饮的机会,就把中药停一顿。这些看似精明的举动,实际上很荒唐,因为没有真正理解中医忌口的意义。

需要强调的是,忌口是根据不同病人不同病情决定的,不能一概而论,千万不要绝对化。比如有些人认为喝中药不能吃萝卜,这就很片面,有些积食或者痰咳的患者,多吃萝卜不仅无害,还会增强疗效,因为萝卜本身就可以消食化痰,用对病人大有裨益。再比如,有些寒湿腹泻患者要忌口西瓜,但是有些胃火上炎长口疮患者,多吃西瓜还会加快溃疡愈合,泻火生津。

社会节奏加快,人心也逐渐浮躁,人们都喜欢格式化套路化的东西。但是,许多时候还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是中医,忌口的食物也是根据具体病人具体病情决定的,而不是盲目模仿其他病人,这一点很关键。至于上网搜,那就更不靠谱了,充斥着各种言论,鱼龙混杂,如果没有中医分辨能力,很容易被拐带。

最后,忌口是针对病人或疾病而言的,如果没有疾病也没治疗,也就没必要忌口。正常健康人,如果一日三餐光喝粥吃青菜,也似乎没这个必要,因为这不属于忌口范畴。每个人有自己的健康信仰,有人只相信吃素,无所谓对错,不强加任何人。但个人观点人属于杂食动物,需要平衡,而不是偏食,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但是,一旦生病,就必须按照疾病和药物的需要进行忌口,此时也不必担心缺乏营养的问题,这一点以前在多篇文章做过解释,不再赘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