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禹治水

 文化龙乡 2020-05-25
传说时代(约公元前21世纪初) 传说中的尧舜时代,黄河流域发生大洪水,为制止洪水泛滥,尧召集部落首领会议,举鲧负责平息洪水灾害。据《国语·鲁语下》记载:“鲧障洪水”,采用水来土挡的方法,治了九年,没有成功,受到制裁。舜继尧位后,又举鲧的儿子禹继承父业。禹改过去“障水”为“疏导”,联合伯益、后稷等部族,“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史记·夏本纪》),专心治水,终于把“浸山灭陵”的洪水,分疏九河,导流入于渤海,平治了水患。战国时期成书的《禹贡》记载:禹“导河积石(在今甘肃省),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三门峡),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在今河南巩县洛水入河处),至于大伾(一说在河南成皋,一说在河南浚县大伾),北过降水(今漳河),至于大陆(河北省大陆泽),又北播为九河(古九河为:徒骇、太史、马颊、覆鬴、胡苏、简、絜、钩盘、鬲津),同为逆河(以海水逆潮而得名),入于海”。这就是后人所称的“禹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