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RISPR领域最新进展盘点(六)

 PaperRSS 2020-05-25

作者:追风

CRISPR系统为代表的基因编辑工具发展迅猛,被广泛应用于动植物基因组编辑、文库筛选、核酸检测和基因治疗等等,相关成果层出不穷。此外,近年来基于CRISPR-Cas9系统开发的单碱基编辑系统(Base editors)更是如火如荼,新的先导编辑系统(Prime editor)也正在兴起。因此,笔者盘点最近一段时间CRISPR领域的最新进展,以飨读者。

一、 NC:亨廷顿基因第一外显子是关键致病形式

蛋白质中的多聚谷氨酰胺重复可导致选择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尽管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在亨廷顿舞蹈症(HD)中,蛋白水解产生有毒的N-末端亨廷顿蛋白(HTT)片段,优先杀死纹状体神经元。

2020年5月22日,暨南大学李晓江、李世华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使用CRISPR/Cas9截断HD140Q敲入(KI)小鼠的全长突变体HTT,发现外显子1 HTT稳定存在于大脑中,而与全长HTT的截断位点无关。这种N端HTT在不同KI小鼠的纹状体中产生相似的HD样表型和年龄依赖性的HTT蓄积。此外还发现,外显子1 HTT是不断产生的,但它在纹状体的选择性积累与纹状体富含HspBP1的年龄相关,HspBP1是一种伴侣抑制蛋白。研究结果表明,组织特异性伴侣功能参与了HD的选择性神经病理,并突出了阻断外显子1 HTT产生的治疗潜力。

原文链接:

https:///10.1038/s41467-020-16318-1

二、 GR:全基因组CRISPR筛选揭示了家蚕细胞活性和对非生物和生物胁迫的抗性所必需的基因

高通量基因筛查是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询问基因功能和识别与某些压力有关的基因的有力方法。

2020年5月21日,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夏庆友团队在Genome Research发文,首次在家蚕细胞中进行了基于CRISPR-Cas9的全基因组筛选。研究者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94,000个sgRNA的单一引导RNA(sgRNA)文库,该文库针对16,571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然后使用piggyBac转座子在BME细胞中生成了基因敲除集合,鉴定了1006个在正常生长条件下对细胞存活至关重要的基因。在鉴定的基因中,82.4%(829个基因)与7种动物的必需基因同源。还鉴定了838个基因,它们的丢失促进了细胞的生长。总之,本研究为家蚕基因组的功能注释和破译与各种条件有关的关键基因提供了一个新颖而通用的平台。这项研究还显示了全基因组CRISPR筛查在非模式生物中的有效性、实用性和方便性。

原文链接:

http://www./cgi/doi/10.1101/gr.249045.119

三、 Elife:平行的CRISPR-Cas9筛选阐明p53对筛选性能的影响

CRISPR-CAS9基因组工程使高通量功能基因组筛选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然而,最近的工作引起了人们对使用TP53野生型人类细胞的CRISPR-Cas9筛查性能的担忧,因为p53介导的DNA损伤反应(DDR)限制了生成可编辑细胞的效率。

2020年5月22日,英国剑桥大学Stephen P Jackson团队在Elife发文,首次利用平行的CRISPR-Cas9筛选阐明p53对筛选性能的影响。为了直接评估细胞p53状态对CRISPR-Cas9筛选性能的影响,研究团队使用针对852个DDR相关基因的聚焦双gRNA文库,在野生型和TP53基因敲除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进行了平行的CRISPR-Cas9筛选。结果表明,尽管p53功能状态对显著耗尽基因的识别有负面影响,但优化的筛选设计仍然可以实现稳健的筛选性能。通过对本研究和已经发表的筛选数据的分析,强调了在野生型和p53缺陷细胞中成功筛查的关键因素。

原文链接:

https:///articles/5532

版权作品,未经PaperRSS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PaperRSS,关注生命科学,高校院所科研进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