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鹦鹉螺杯 : 喝得起人头马白兰地,也用不起这样的酒杯

 HOWNEW 2020-05-25

人头马白兰地是现代宴席上成功人士的标配,再配上顶级的水晶杯那就是人生巅峰了。

可大家知道吗?我们的老祖宗们1700多年前喝洋酒时用的鹦鹉螺杯,可是连人头马白兰地都配不上的。这到底是什么神仙酒杯呢?

让我们通过珍藏在南京博物院的一件镇馆之宝——鹦鹉螺杯,来穿越回无酒不欢的魏晋风流时代。

鹦鹉螺杯 : 喝得起人头马白兰地,也用不起这样的酒杯

取之不尽的神秘鹦鹉螺杯

唐宋诗词中常提到鹦鹉杯,唐骆宾王《荡子从军赋》:“凤凰楼上罢吹箫,鹦鹉杯中休劝酒。” 卢照邻《长安古意》诗:“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陆放翁诗:“葡萄锦覆桐孙古,鹦鹉螺斟玉薤香。”

还有酒仙李白在他的 «襄阳歌 » 里描述道“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看来,鹦鹉杯在唐宋时期还颇得文人雅士的喜爱。

鹦鹉螺杯 : 喝得起人头马白兰地,也用不起这样的酒杯

同时,李白诗中的”鹦鹉杯“也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好奇,这种每天可以倒出三百多杯酒的神奇酒杯究竟长什么样子呢?

直到1965年在南京象山东晋尚书王兴之夫妇的墓中出土了第一只鹦鹉螺杯,它在中国的传奇形象才呈现在公众面前。

这只鹦鹉螺杯长13.3厘米,高10.2厘米,主体是用南海极其珍贵的鹦鹉螺壳制成,在螺口脆弱易碎部位镶了金铜边。同时,因为底部不能磨平,为了维持杯子的平衡,杯尾的尖口弯向器口,就像是一只鹦鹉将头插到翅膀里面酣睡的样子。

经过专家们的研究,这就是传说中神奇的鹦鹉螺杯。

前不久大火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被盛赞高度还原道具细节,剧里的鹦鹉杯,就是仿照南京东晋墓出土的鹦鹉螺杯来制作的。

鹦鹉螺杯 : 喝得起人头马白兰地,也用不起这样的酒杯

东晋尚书王兴之是豪门望族,他是宰相王导的后裔,与大书法家王羲之是叔伯兄弟,“旧时王谢堂前燕“里的王,指的就是王兴之的家族。他能带着陪葬的物品,肯定是生前特别喜欢的,这也足以印证了这只鹦鹉杯的珍贵。

为什么鹦鹉螺杯这么的贵重?

鹦鹉螺,是海螺的一种,因为旋纹尖处是朱红色,就像鹦鹉的嘴巴而得名。它的壳青斑绿纹非常漂亮,壳内和云母一样莹洁发出柔和的光芒。这种鹦鹉螺的生存历史可以追溯到5亿年前,有活化石之称。

它主要生活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菲律宾域的100米以下深海处,在我国海域内非常的少见,所以在1700多年前的东晋时代非常不易于捕捞。

鹦鹉螺杯 : 喝得起人头马白兰地,也用不起这样的酒杯

现在属于《华盛顿公约》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而且,在专家们对鹦鹉螺进行X光扫描之后发现,这种鹦鹉螺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贝壳里面居然自然的长了几十个互相隔开的空腔,而这些空腔与空腔之间,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孔洞相互连通。

由于螺壳内隔层的特殊结构,倒酒时酒可以从小孔流入到每个隔层里,饮酒的时候不可能一饮而尽,你喝了一小口之后,会渗出另外一些来,所以让人有一种永远喝不完的错觉。其藏酒之妙,足以为饮酒人助兴添趣,所以非常受当时文雅的世家子弟们喜爱。

也因此,古人常用它来制作酒杯。明代曹昭《格古要论》记载:“鹦鹉杯即海螺盏,出广海,土人琢磨,或用银或用金镶足。”这种鹦鹉螺可以不加雕琢,除去它柔软的肉体之后,在杯口易碎的地方镶金以后,就可以直接用于饮酒了。

这只鹦鹉螺杯是迄今为止,国内六朝考古中唯一的一件,也是考古发掘中首次见到实物。现收藏在南京博物院 。

鹦鹉螺杯 : 喝得起人头马白兰地,也用不起这样的酒杯

欧洲宫廷里的奢靡装饰

其实,鹦鹉螺杯并不是在中国特有的。在欧洲,从15世纪到18世纪的油画和工艺品中不难发现,当时的欧洲皇室和贵族也爱将鹦鹉螺制作成酒器。可与我们不同的是,中国的鹦鹉螺杯是真用来喝酒的,而欧洲的鹦鹉螺杯主要是作为装饰品,出现在画家的景物画中。

鹦鹉杯出现得最多的国家是荷兰,因为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荷兰的航海业最为发达,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荷兰利用东印度公司在印尼进口了大量原料稀少的鹦鹉螺壳高脚杯,售卖给欧洲贵族。而鹦鹉螺杯也因为其珍稀程度而逐渐成为贵族商贾们追逐的财富象征。在我们看到的很多十七世纪的画作中,雕刻精致的鹦鹉螺杯充满了洛可可时代富丽堂皇的气息,被当成了一种装饰品。

鹦鹉螺杯 : 喝得起人头马白兰地,也用不起这样的酒杯

我们逛博物馆的时候会发现,几千年前老祖宗们的生活充满了情调。不论是来自深海的鹦鹉螺,还是千年不腐的漆羽斛,文人骚客们用这些酒器在觥筹交错之中,笑谈古今。酒器有的时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盛酒器皿,它也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不论做什么事情,就算小到喝酒,都可以拥有充满温柔的仪式感,这是我从中国古代酒客们的生活中所感受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