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木偶戏简述

 昵称70087610 2020-05-25

陕西木偶戏又叫小戏,或名“傀儡”戏,流行于关中西部,是一 种独特古老、深受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形式。木偶戏演出时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木偶戏历史悠久,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

提线木偶戏

木偶过去头用木雕,大小若拳头,脸谱程式化,戴上胡子是须生,卸下胡子是小生。近年经过改进,头用石膏翻模,纸壳脱胎,大 如拱学,轻巧结实。木偶头根据人物性格精心设计,并用拉线、拔棍 等把眼、眉、口、舌、耳装成活动的,加上搭脚、带腿,把呆板无情的 木偶,变成了感情丰富的剧中人。

木偶造型

木偶的操纵手法大致可分为提线木偶、布袋木偶和杖头木偶。 木偶戏的唱腔以秦腔为主,操纵人根据唱腔和道白,充分发挥木偶 轻便灵活的特点,在有限的空间里,演出丰富多来的剧目。木偶由 一人或数人操纵省组者不登台,在幕后操纵和说唱。

木偶戏的“演员”是双重的,真正当众演出的是“木偶”,木偶造型既是由人雕绘成的戏剧角色,又是为人操纵的戏具。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些木偶戏的品种已经淘汰或失传。如今,在陕西流传下来的有提线木偶和杖头木偶两种。

提线木偶,主要流行在合阳县一带,是以手提线来操纵木偶的动作,进行表演的。当地人称其为“线胡戏”。

杖头木偶在西安最为流行,当地人称其为“跑台子”。它的显著特点是:木偶的头部多用木头雕刻而成,可以根据剧中人物的身份、年龄、性别、性格特征,运用夸张的手法,合理变形:使脸型应胖则胖,该瘦则瘦,使眼睛应圆则圆,该长则长;使嘴巴应大则大,该小则小,使角色的特征更加突出、鲜明。木偶戏表演时,既可以由操杖头的人自己边舞边唱,也可以由他人配唱。而且,木偶戏可以表现出许多大戏舞台上真人无法表演的高难度动作,如“孙悟空”的“腾云驾雾”等。

西安的杖头木偶用秦腔演唱。角色上也分为生、旦、净、丑。配乐有文武场面。所用乐器的曲牌、板路与秦腔大戏相同。著名的配唱演员有袁克勤、安娃等。

1960年对木偶艺术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和实验。移植、整理、改编了一批优秀的传统木偶,如《哪咤闹海》《斩李广》《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等。同时还创作上演了《鹏程万里》等现代剧和《狮子舞》等歌舞节目,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近几年来,西安的户县、长安等地的一些木偶制作艺人,大胆采用了纸盔法塑造木偶头像,使新头型比传统的木偶头型增大了一倍多,重量反而减轻了许多。同时,也相应地把木偶的身型扩大到二尺多高。并且,采用了拉线、拨棍方法,使木偶的眼珠会转动,嘴巴能张合,甚至会“吸烟”“喝酒”“饮茶”,两个木偶在舞台上能接递灯笼等道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