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节 赶堆子(9)

 宜昌石头书屋 2020-05-25

  

据湖北省公安交管部门发布的交通报告显示,清明节期间我省扫墓热度在全国排名第五,说明湖北人重祭祀这话不假。但各地有各地不同的习俗:比如武汉先要将长在祖先坟墓上的野草整理清除,再用小石或砖块将五色墓纸压在坟上,表示这个坟是有后嗣的。天门则是大姓家族聚族人于祠堂,用族田稞租买纸钱、鞭炮、幡标,抬香案、抬整猪到同族祖墓一同祭扫。

荆州的习俗是人人头戴柳枝,家家门插柳,还有“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的说法。恩施的大户人家会举办“清明会”,请僧道做法事,祭奠祖先,并宴请族人亲朋。1943年,恩施市土桥坝赖氏家族举办“清明会”,因赖氏为西迁恩施的民国湖北省政府机关腾借房屋有功,民政厅长朱怀冰等官员还曾到场参加。

宜昌话把清明祭祖扫墓称为“插青”,就是提前在家中用各色的彩纸或剪成条纹,裹在竹棍上,叫“清明棍”;或用各色彩纸组合成灯笼、铜钱、花瓶、幡标,再将其连成一串,挂于长竹棍一端,叫“清明吊”。宜昌习俗对清明的规矩是:清明节的时候,越是新坟越是要将“插青”、“扫墓”的时间提前,说是免得亡人在那边“望”。还要提前在家里准备很多的吃食,从馒头、烧饼、凉面这类的主食,到各种各样的荤素卤菜,有些人家准备的菜肴甚至比春节“团年饭”更丰盛。

在祭祖扫墓活动中,除了插青(注:将清明棍、吊插在坟头)、扫墓(注:用扫把将坟墓周围打扫干净)、培坟(注:给坟墓加土)、上供(注:准备的供品)、烧钱、焚香、放鞭、跪拜外,自家三亲六戚和“赶堆子”的朋友街坊同事还得在离坟边不远处找一开阔处席地围坐,有说有笑的喝酒吃东西。据说祖先在天之灵可以看见,也会为这样热烈和谐的场面而感到欣慰,更会护佑所有与会者。

韩步青在《大梁子与“赶堆子”》一文中绘声绘色的介绍了宜昌旧时“赶堆子”的盛况:每年清明节前后,给祖先扫墓(原注:俗称上坟)的男女老少,成群结队,离城赴郊,越岭登山,来到大梁子山上。人们肩挑手提,携带各种荤素食物、酒以及糕点糖果、水果等,还有用颜色纸做成的、各种各样的纸幡(原注:俗称清明吊),远远望去,那场面倒是十分热闹的。

到达目的地以后,先把清明吊插在坟头上,叫“插青”,然后焚烧“纸钱”,将酒菜摆在坟头前进行祭奠。这时,有放鞭炮的、有哭泣的、有歌唱的,鞭炮声、歌声、哭声,此起彼落地混杂在大梁子山上。最后,大家痛痛快快地吃喝一顿,就连跟着去玩的人,甚至是不认识的,也都可以参加吃喝,俗称“赶堆子”。有的一直玩到天晚才回去。

有人考证出宜昌清明上坟“赶堆子”的习俗有古风之韵,可有人趋之若鹜,有人就避之不及。据史书记载,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那个与摄政21年、被称为“大奸臣”的明代内阁大学士严嵩均出自江西分宜的东湖知县林有席曾下令予以禁止,想革除宜昌这个风俗,虽禁止了一段时间,却并未根本革除,人去茶凉,“赶堆子”的习俗自然又死灰复燃。

清朝的严思濬在《东湖竹枝词》中写道:“姜诗溪畔踏青行,爱听黄鹂三两声。一自使君新示禁,家家闭户过清明。”也是深表不满。而清同治年间的《宜昌府志》则记载有当时三月清明日,宜昌祀祖扫墓时的那种盛况:“男女挈榼郊行,歌哭迭应,楮钱满陌,更以五色彩幡标陇头”,“奠酒陈食,并延亲朋席地而饮” 。

这算不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