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唐』李显给予儿子懿德太子李重润“号墓为陵”有什么政治原因?[中宗]

 白衣钱子 2020-05-25

2018年12月,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阙楼仪仗图》,惊艳出镜央视《国家宝藏》栏目。它就像一面穿越历史的铜镜,折射出盛世长安的壮丽宫阙和大唐皇家仪仗的威严气势。

1971年,考古部门对乾陵的重要陪葬墓,懿德太子墓进行了考古挖掘。《阙楼仪仗图》便出土于墓道两侧的墙壁上,左右各一幅,内容完全相同,画幅长10米左右、高3米左右。内容为懿德太子李重润出城时的送行图,阙楼高大宏伟,仪仗阵容威严,侍臣姿态恭谦,场面十分宏大。真实的再现了懿德太子生前显赫的社会地位和奢华的生活场景。

然而,《阙楼仪仗图》盛世荣光的背后,是墓主人李重润生前不幸的人生遭遇,在《国家宝藏》中,国宝守护人郭涛,也为我们倾情演绎了国宝背后令人悲伤的故事。

本文是旭哥乾陵系列的第四篇文章,以懿德太子墓出土的国宝《阙楼仪仗图》为引语,来解读李重润悲惨的人生境遇和“号墓为陵”的至盛哀荣。

阙楼仪仗图(来自国宝档案)


皇长孙李重润因何而死?

李重润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父亲李显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嫡子。出生时,父亲李显为当朝太子,李重润又是李显的嫡长子。因此,唐高宗对这个孙子的降生十分高兴,在李重润满月之时,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永淳,并在同年二月,封李重润为皇太孙。

也就是说,如果将来一切顺利,李重润将成为大唐的皇帝

可惜的是,年幼的李重润并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他的命运是和父亲李显的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的。

公元683年,唐高宗逝世,李显继位为帝。但朝中大权完全掌握在母亲武则天手中,李显急于组建自己的政治势力,大肆提拔重用韦后一脉。这惹恼了武则天,仅仅当了五十五天皇帝,就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

父亲被废,李重润自然无法独善其身,皇太孙之位被废除,贬为庶人,并被囚禁起来。

公元698年,李显又被武则天复立为太子,李重润的命运也跟着迎来了曙光,被封为邵王,但这也成为了李重润生命中最后的高光时刻。

武则天晚年,对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十分宠信,近乎言听计从,朝政大权落入二人之手,这也导致李唐宗室和二人之间矛盾重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李重润和其妹永泰君主李仙蕙、妹夫魏王武延基私下议论 张易之兄弟擅权干政,恣意出入内宫,武则天震怒,将嫡孙李重润、嫡孙女李仙蕙、侄孙武延基处死。

这一年为公元701年,李重润死时年仅19岁。

懿德太子墓封土堆

对于李重润的具体死因,史书上却有不同的记载:

太后春秋高,政事多委张易之兄弟;邵王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主婿魏王武延基窃议其事。易之诉于太后,九月,壬申,太后皆逼令自杀。--《资治通鉴》

大足中,张易之兄弟得幸武后,或谮重润与其女弟永泰郡主及主婿窃议,后怒,杖杀之,年十九。--《新唐书》

究竟是“棒杀而死”,还是“被逼自杀”,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只能感叹,无情最是帝王家。

回顾李重润的一生,既有皇太孙的高光时刻,也有失去自由的囚禁生涯,最终因为自己政治上的不成熟,成为了李唐皇室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哪怕父亲贵为当朝太子,是未来大唐江山的继承人,面对儿子的遭遇也无能为力;哪怕李重润是自己的嫡孙,只要染指了自己的权力,武则天下起手来也毫不留情。

可见,亲情在帝王的权力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懿德太子墓外景


号墓为陵

号墓为陵,是仅存在于唐中宗时代的一种极为特殊的丧葬制度,它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号墓为陵有两层含义,一是称陵不称墓,所以懿德太子墓正确的叫法应该是懿德太子陵,二是指墓葬和随葬品以皇帝等级安排。

根据史书记载,唐中宗李显复位后,哀思其子,于神龙二年追赠李重润为懿德太子,特恩号墓为陵。

重润秀容仪,以孝爱称,诛不缘罪,人皆流涕。神龙初,追赠皇太子及谥,陪葬乾陵,号墓为陵。--《新唐书》

1971年,考古挖掘懿德太子墓时,随葬品已经被盗一空,但仍然可以从墓葬的壁画、结构、以及葬具中,找到懿德太子墓“号墓为陵”的至盛哀荣。

懿德太子墓中壁画多达四十多幅,但最珍贵的毫无疑问是《阙楼仪仗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副壁画中的阙楼为“三出阙”,是懿德太子墓号墓为陵的铁证。

阙是古代在宫殿、祠庙、以及陵墓前对称建造的高台建筑物,在礼制等级上分为单阙、双阙、以及三出阙。三出阙是建筑形态的最高等级,只有天子才可以使用,秦始皇陵的三出阙遗址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三出阙。

在礼制上,太子只能使用二出阙,《阙楼仪仗图》中的三出阙,与乾陵东西乳峰、朱雀门外两侧阙楼同为三出阙,无疑是懿德太子墓号墓为陵的结果。

三出阙复原图

在墓葬结构上,懿德太子墓有六个过洞、七个天井、八个小龛,这种规格明显超过了同为太子身份的章怀太子墓。

此外,根据《唐六典》记载,太庙、太社、以及宫殿门施二十四戟,太子居住的东宫,各宫门施十八戟,也就是说,二十四戟在礼制上是天子使用的,而懿德太子墓第一、第二天井位置的列戟数均为二十四,这显然也是懿德太子墓“号墓为陵”的又一标志。

凡太庙、太社及诸宫殿门,各二十四戟;东宫诸门,施十八戟。--《唐六典》

懿德太子的葬具置于后室,石槨槨顶由五块石板组成,东西顺放,高浮雕刻出南北走向的正脊及四条斜坡形斜脊,同时将屋顶自然划分为四坡式流水,屋面上又浮雕出形象真实的筒瓦。在屋檐上线刻出滴水与勾头。

这种建筑形态是典型庑殿式建筑,是房屋建筑中等级最高的一种建筑形式,只有帝王居住的宫殿才可以使用,显然,懿德太子使用了只有皇帝才可以使用的最高等级葬具。

懿德太子墓石椁


陪葬乾陵的原因

公元706年,唐中宗复位后的第二年,在武则天下葬的同时,唐中宗将嫡长子李重润灵柩从洛阳迁往长安,陪葬乾陵,追赠懿德太子,特恩号墓为陵。

也就是说,陪葬乾陵和号墓为陵是一连串的行为,是一套政治组合拳,背后的原因完全一致。

说起懿德太子高规格陪葬乾陵的原因,可能和“武周代李唐”这一历史事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武周代李唐”对李唐皇室和忠于李唐的朝臣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逐步被一一清理,武氏一族的势力急剧壮大,从而改变了庙堂之上权力格局和朝臣与李唐皇室的关系。唐中宗复辟后,对于朝堂武氏的势力十分忌惮,也对于朝臣对李唐的忠诚度有所怀疑,从而使得朝臣与皇权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微妙。这时候,帝陵的陪葬墓制度成为了申张李唐威势的一种政治手段。

因此,将懿德太子李重润和永泰公主李仙蕙,陪葬乾陵,并号墓为陵,有两个最重要的原因:

  • 扬李抑武,将李重润和李仙蕙的灵柩从洛阳迁到长安,陪葬到武则天的乾陵,并拔高死后的哀荣,号墓为陵。是唐中宗用事实为子女平反昭雪,对武氏势力也是一种示威,带有浓浓李唐复辟的味道。作为对比,安乐公主也向唐中宗要求按“号墓为陵”的制度安葬她的亡夫武崇训,被唐中宗果断拒绝。

  • 震慑朝臣,从汉代开始确立的帝陵陪葬墓制度,是帝王给与功勋大臣的一种特殊的荣耀,朝臣也以死后陪葬帝陵为荣。唐中宗高规格将李唐宗室人员陪葬乾陵,显然是对朝臣的一种警示。

当然,将懿德太子李重润陪葬乾陵,号墓为陵,也是作为父亲,对于儿子人生遭遇不测时,自己却无能为力,表达内疚和思念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