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陵文化】乾州蕞娃:懿德太子墓

 W行走在人世间 2022-11-06 发布于陕西

【前言】本文以1972年陕西省博物馆和乾县文教局唐墓发掘组联合发布的《唐懿德太子墓发掘简报》为基础,结合作者手头的其他乾陵文化研究资料,编辑整理而成,目的是让读者对于前陵陪葬墓之一的懿德太子墓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唐懿德太子墓

乾州蕞娃

懿德太子墓是唐中宗李显长子李重润(682—701)之墓,位于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的东南隅,乾县县城西北约3公里的城关街道邀驾宫村韩家堡北面,是乾陵陪葬墓之一。

一、人物生平
李重润(682 - 701),唐中宗李显的嫡长子(母亲为韦皇后),本名重照,避武后讳改为重润。开耀二年(682年)正月,李重润在东宫殿内出生,其父李显当时还是太子。唐高宗李治在李重润满月之日,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永淳。永淳元年(682年)二月,唐高宗立李重润为皇太孙,为李重润开设府署。永淳元年(682年)秋天,唐高宗准备封禅嵩山,让唐中宗赶赴东都洛阳,让皇太孙李重润留守西都长安。永淳二年(683年)十一月,唐高宗去世,唐中宗继位,由武则天临朝摄政。光宅元年(684年)二月初六日,武则天废唐中宗为庐陵王,幽禁起来。改立幼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仍由其临朝摄政。二月初八日,武则天下令废除李重润的府署,并将其贬为庶民,另在别处囚禁。四月二十二日,唐武则天将唐中宗、韦氏等人迁移到房州。载初元年(690年),武则天废黜唐睿宗,自行称帝。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复立唐中宗为皇太子,封李重润为邵王。

关于他的死因,大多数人认为是武后信谮而怒杖杀。大足元年(701年)八月,当时张易之兄弟得幸于武则天,李重润遭人诬陷构罪,说李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李仙蕙、妹夫魏王武延基等私下议论张易之兄弟何得恣意出入内宫。武则天得知后大怒,于九月初三日,将三人杖击而死(一说逼迫自杀) ,李重润死时年仅十九岁。

李重润风神俊朗,早以孝友知名,既死于非罪,大为当时人们所悼惜。唐中宗即位后,追赠皇太子,谥号懿德,陪葬乾陵,并聘国子监丞裴粹亡女为冥婚,与李重润合葬。

二、考古挖掘经过及墓室结构

懿德太子墓的发掘工作于1971年7月2日开始,至1972年2月2日结束。懿德太子墓“号墓为陵”,因此,从墓葬的形制、规模和随葬品来看,是陕西境内发掘唐墓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属于帝王级别的墓葬。

懿德太子墓可分为地面和地下两个部分。地面上的封土堆南北长56.7米、东西宽55米、高17.92米。整个陵园南北长256.5米,东西宽214米。陵园四角有夯土堆各一,南面有土阙一对。阙南有石狮一对,石人二对(一对只残留底座),石华表一对(已残,倒塌后埋入地下)。在土阙以北地段内当地社员曾发现过大量的唐代长方砖、瓦片和壁画残片,推断此处当年建有房屋,应该是献殿遗址。

 太子墓全长100.80米,由墓道、六个过洞、七个天井、八个小龛、前甬道、后甬道、前墓室、后墓室等八个部分组成。按其构筑材料可分为土筑和砖砌两种。

墓道:南北水平长26.3米,呈斜坡形,由南到北成28度斜坡,宽3.9米,全部用红色土夯筑而成

过洞: 6个,为券顶土洞,高3.15米、 3.72米、宽2.44米。下部用土夯筑,上部用长方砖砌成,一层平卧,一层立砖,其中有一一层土坯。

天井:7个。各个天井深浅,长宽不等。第五天井深达15米、长2.85米、宽3.75米,第一天井深8.5米。天井构筑后全部用土夯实。

:8个。土洞,四角攒尖顶,长宽各1.8米。在小龛内,分别排列仪仗俑和各类生活用具等明器。

: 分为前、后甬道。前甬道长20.30米、宽1.60米、高2.39米;后甬道长8.45米、宽1.68米、高2.29米。全部用砖砌成,砌筑的方法为一平一立。然后由东西两边起券。前甬道上部有天井两个。在前面道西边发现盗洞一个,长0.60米,宽0.40米。

墓室:分为前、后室两部分,采用明拱的方法。全部用砖砌成。前墓室长4.45米、宽4.54米、 6.3米;后墓室长5米、宽5.3米、高7.1米。墓室东、西壁略呈弧形,顶部为穹窿顶,且悬有挂油灯的铁钩一个。在后墓室西部放置大型石椁一具,整个石椁由34块石板构成,长3.75米、宽3米、高1.87米,顶为庑殿式,刻出脊瓦、滴水、勾头。

石椁的东壁外正中一块石板上刻有头戴凤冠的宫女二人,头插下垂玉珠的步摇,身穿宽袖短衫,下着长裙,袖上刻鸾凤一对。线刻画是以石代纸,以刀代笔,集雕刻与绘画于一体,质朴精美,厚重细腻,体现了唐代高超的艺术成就。

石椁内尚残存二副人骨架,从遗存的骨架位置判断,头北、脚南。骨架零乱,其中男左肱骨、左右股骨、盆骨及女左右肱骨,左右桡骨比较完整。经鉴定:在男骨盆上有一条明显的骨骺线,断定其年令不超过20岁,与文献记载懿德太子卒年仅19岁基本相符。

三、出土文物

该墓规模宏大,随葬品丰富, 壁画比较完整。出土的各类文物1000余件。其出土的主要文物包括:

(一)哀册。11片(残)。大理石质。系欧体字,阴刻。填金。残存的哀册文是:“太子重”“高居”“方春”“来裔今”“存”“朱互阝”“终”“居”“月甲戍朔廿等。其中有一片字迹模糊不清。

(二)壁画。比较完整的有40幅,分别绘在墓道、过洞、天井,前后甬道和前后墓室内。重点介绍以下四幅图:

阙楼仪仗图》墓道入口处为着盔甲、穿战袍的仪仗队行列。在仪仗队后面墓道东、西壁分别画青龙、白虎,和以山为背景的城墙、阙楼。在唐代,无论官职大小,他们上朝觐见皇帝时走到皇宫前的一处楼台前,都要驻足而思,想一想自己给皇帝的奏章中是否有缺(同“阙”)失,这处楼台就是“阙楼”。“阙”同“缺”,阙楼是一道没有门扇的大门。阙楼分为三出阙、双出阙和单出阙。三出阙属于帝王级别,双出阙是皇室王侯(但目前没有发现遗迹),而单出阙是太子、公主级别。懿德太子墓出土壁画的是三出阙,前边一个母阙,后边两个子阙,因此也叫“子母阙”,属帝王规格,是非常精彩的古代建筑艺术的写实作品。

仪仗队可分为四部分:(1)骑马旗队,共五队,每队六人,头戴幞头,分别穿着红、绿、黄袍。带头者举号旗,其余五人举红色旗帜。(2)侍卫武士队,共六队,各由六人、八人和九人组成。头戴幞头,脚穿长靴,按其等级不同分别看紫、红、绿,黄袍,腰间佩带弓囊,箭囊,左手握剑,带头者举号旗,作行进状。(3)侍从文官队共十六人,头戴小冠,身穿宽袖红袍,其中四人举扇,扇上贴金,其余的拱手作行进状。(4)轺车队,轺车三辆。车队旁边有马夫三人,头戴幞头,身穿红袍或绿袍,牵马待发。

2017年12月3日晚,大型国宝探秘类节目《国家宝藏》在央视三套正式开播,陕西历史博物馆选送的三件国宝,其中就包括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仪仗图》。

《驯豹图》:第一过洞两侧,画面描绘了8位驯养师。右手持一驯豹工具,左手各牵一行走的猎豹。经考证它属于印度猎豹,至今在我国国内已经失传。画面中的这些猎豹是被人牵着行走,反映了唐代驯养虎豹这一事实。唐代把驯兽,顶碗作为当时杂技的主要项目,这些杂技大多数在宫廷演出,是供皇帝和达官贵人观看的节目。

《列戟图》:在天井部分,绘有《列戟图》。“戟”在我国古代是一种礼仪的象征。列戟制度,是通过施戟杆数的多少来表示其身份等级的一种规定,按照戟的数量分为24、18、16、14、12、10六个等级,安放时一般分两侧对称的排列。唐朝政府规定,帝王所在的陵庙宫殿以及三品以上高级官员的公府门前都要列戟。如果按太子身份的话,应该是一边列9杆,两边一共18杆,但懿德太子壁画中的《列戟图》,却是一边12杆,合起来共24杆 ,显然享受的是皇帝级别,而且前后排列有两套,似乎是为了强调他的特殊身份,充分印证了这座墓是按帝王级别修建的。

《宫女图》:前墓室四周墙壁绘有《宫女图》,再现了太子生前的生活场景。壁画中人物的穿着打扮向我们渗透出唐代人大胆、开放、热烈的思想。她们的发髻,有高髻、螺髻和双髻。高髻,是长者的形象;螺髻,是结婚后不久少夫人的形象;双髻,是青春少女的形象。

后室东壁壁画较完整,为宫廷的伎乐、供奉等。东壁南边西一组宫女。带头的一人手捧果盘,其余八人分两队四排,每排各二人,第二排有一人手执箜篌,第三排有一人手持琴,第四排有一人怀抱琵琶。

后室顶部象征银河系,东面画金乌、西面画蟾蜍,顶部画满天星斗。

(三) 俑类包括陶俑(贴金铠甲男骑俑、奏乐男骑俑、小冠男骑俑、虎头风帽男立俑)和三彩俑(三彩釉陶马、三彩釉陶男骑马武士俑和三彩釉陶男骑马俑)。东一龛计59件,西一龛119件东二龛112件,西二195件,东三227件,西三193件

()生活用具。东边第四龛和西边第四龛放置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具,被盗墓人抛在前甬道内,大部分器物已残破。包括三彩釉陶器和陶器。

(五)金、铜,铁器。金器8件,铜鎏金马饰19件。铁马镫5件。

四、历史意义

懿德太子墓是我省首次发掘的“号墓为陵”的太子墓。大量的殉葬品和精美的壁画为研究唐代有关文物以及皇室埋葬制度等。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懿德太子墓的这批壁画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四十幅大型壁画,琳琅满目,犹如一座唐代地下绘画展览室。这是陕西唐墓壁画的一次重要发现,它比起西安郊区和咸阳底张湾的唐墓壁画都要精美。壁画篇幅大,布局严谨,内容上出现了新的题材。如驯豹等。在著色方面,比较热练地运用石膏、石绿、石黄、银朱、大红、深红,金箔,紫等颜色,着色比西安、咸阳等地的唐墓壁画更多样化,这四十幅壁画中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墓道东西两壁所画阙楼和城墙。阙楼比较突出的特点是:(1)四个阙楼并列。(2)墩台华丽,楼身平面布局面阔三间,一间帯回廊。(3)平座带柱子,栏杆的接点贴金。(4)翼角翘起,出檐远,斗拱比例大。这幅阙楼和城墙壁画为研究唐代的建筑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石椁内外的石刻线画很细致。具有唐代线刻画刚劲、明快的符点,尤其是唐代宫女的线刻画是不可名好多得的精品。

各类殉葬物亦有堪注意者。如懿德太子玉质哀册。古化陵墓均用竹策。至隋似仍旧。过去在论述唐代始用玉策时,据《旧五代史·礼治》中“唐初悉用祝版,唯陵庙用玉册”一语来推断。神龙二年的懿德太子哀册的发现则肯定了这种推论的正确,并补充了“两唐书”对哀、赠册制度记载的阙佚。

再如贴金彩绘甲马俑的发现,亦值得重视。从实物角度考察,昭通东晋霍承嗣墓壁画中已见甲马,北朝的甲马出土较多,南朝的邓县画像砖亦有甲马,在壁画中也曾发现西魏等代的甲马图样,传世的宋画中的甲马马亦多见,惟唐代的甲马未见实物。因此,懿德太子墓的贴金彩绘甲马俑弥补了这一缺憾。更重要的是,这甲马俑乃皇帝的大驾卤簿中组成部分之一。《新庸书·仪卫志》在皇帝乘舆出行的仪卫中,有“左右骁卫郎将各一人,各领翊卫二十八人,甲骑具装,执副仗稍,居散手卫外”的记载,懿德太子墓的甲马俑则可能象征左右骁卫郎将率领下的翊卫甲骑。以此推知,懿德墓内各类俑大约均与皇帝仪卫有关。

关于懿德太子墓的建造,文献没有记载,但是从同一时期的几个大墓的修筑经过,可以看出唐代封建统治阶级如何残酷地压迫和剥削农民。《旧唐书·李义府传》载:“义府寻请改葬其祖父,营墓永康陵侧,三原令李孝节私课丁夫车牛为其载土筑墓,昼夜不息,于是高陵、栎阳、富平、云阳、华原、同官,泾阳等七县以孝节之故,惧不得已,悉课丁车赴役。高陵张敬业恭勤怯懦,不堪其劳,死于作所。王公已下,争致赠遗,其羽仪导从摆输輶輶器服,并穷极奢侈;又会葬车马,祖莫供帐,自灞桥属于三原,七十里间相继不绝。武德已来王公葬送之盛,未始有也。”懿德太子地位比李义府高, 其坟墓应比李义府祖父坟墓要大,修筑这样的陵墓究竞要挥霍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便可想而知了。

注解:

步摇:中国汉民族传统首饰,取其行步则动摇,故名。其制作多以黄金屈曲成龙凤等形,其上缀以珠玉。六朝而下,花式愈繁,或伏成鸟兽花枝等,晶莹辉耀,与钗钿相混杂,簪于发上,材料主要有金、银、玉、玛瑙等。除了装点头部外,也是对佩戴者姿态的一种规范与约束。

轺车[yáo chē] 一马驾之轻便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