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牢记马腾驰先生的寄语“惜时如金”

 郝景望 2020-05-25

2017年底,在网上读了影响很大的散文《背馍》之后,对马腾驰先生的文笔,就十分地佩服。终于有机会到先生的驰风轩工作室登门拜访,认识了先生。从此,小编遇到一位可亲可敬的良师益友。

在写作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现实生活中的马腾驰先生,却平和朴实得没有一点架子。

多次去拜访先生,他不多的言语里,有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独特理解,有真知灼见,有看似平常却藏有玄机的写作体会。和先生面对面交谈,小编学到了不少的写作技巧。靠个人独自摸索,多少年也不一定能揣摩到的写作真谛,从先生这里得到了。真是听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

20多年前,马腾驰先生就创作出许多优美的散文、诗歌、小说和杂文作品,出版了杂文集《跋涉者的足迹》和散文集《山的呼唤》。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阎纲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先生在铜川、咸阳工作时,又先后得到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与白描等文坛大家的指点与扶持。先生新近出版的散文集《背馍记》,贾平凹先生不仅为该书题写书名,并欣然为之作序。著名作家白描先生说,马腾驰是近年来陕西很引人注目的一位作家,他的乡土题材书写,让一个时代的中国记忆复活,这样的作品是会传世的。

《背馍记》出版之时,正好赶上庚子年春节,又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但该书网购火热,全国各地读者对《背馍记》热情有加,他们请求先生亲笔签名,着实让先生忙得不可开交。收藏一本先生亲笔签名的原著,是文友们的一份骄傲。先生加班加点,签名签得胳膊酸困,也要尽量满足读者们的需求。

小编工作的单位,领导也是文学爱好者,在得到先生亲笔签名的《背馍记》后,小编贸然提出,给领导求先生一幅书法作品。小编给先生介绍单位领导对员工如何关心,如何爱护的感动人的事迹,那位领导不仅是一位好领导,也是员工们非常敬重的一位长者。

话说完,我却有点后悔了,我知道先生非常忙,各种各样的事太多,提出这个要求显得有些唐突了。

昨天回咸阳,又一次去拜访先生。刚一见先生,没想到他就取出一幅洒金宣的六尺条屏书法作品给我,是“上善若水”的榜书。这一名句,非常贴合小编领导的为人处事原则。

——马腾驰先生书法“上善若水”

接过先生书法的一瞬间,小编真的好感动,真的不知该说什么好!

上善若水,中华道家文化的精髓,马腾驰先生与小编领导所共有的品德,受人尊敬。

在先生的驰风轩工作室,小编多次碰到提着好酒好烟等礼品求字的文人雅士,先生以实在太忙而婉拒者不在少数。

在接过先生书法作品愣神的当儿,先生却说起了小编的散文《悼崔新》和《他用自己的智慧赋予青铜鲜活的生命》,他说,两篇文章写得好,真情,生动鲜活,还有等等夸奖的话语。那一瞬间,我又一次感受到了先生对同为写作者的真情关爱。

先生曾在铜川煤矿工作多年,了解小编所在企业的工作性质。每次见先生,他都要叮咛上好班,上班一定注意安全,业余时间多读书,多写作。他赠予小编“惜时如金”的书法,是对小编的鼓励与鞭策。

2018年至2019年,先生在两年的时间内,井喷式地创作出二百多篇散文作品,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36万字的佳作《背馍记》,另一本40多万字的《花本无心自在开》也即将出版。马腾驰先生做到了“惜时如金”,小编也会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感谢先生的厚爱。

先生轻易不予人书法,而对小编却说:“秀才人情纸半张。”小编不过一草根写手,先生的这份嘱托,真的不敢辜负呀!

惜时如金,勤于读书,多多练笔,向自己尊敬的先生学习,向名家,向大家学习,写出实实在在的好作品来,这才是我应该做到的啊!

——马腾驰先生手书“惜时如金”

展开先生的书法,这是浓浓的一份情谊,它超越物质与金钱的界限,在浮躁、人情寡淡的社会环境里,先生的厚爱更显得珍贵!回到打工的地方,记录下这种情谊,让马先生高尚的人格永存网络,叫更多的文友们记住著名作家马腾驰先生的品德,也给文友们提供一次欣赏先生书法的机会。

快递‖《背馍记》作者马腾驰签名本开始快递寄书

马腾驰散文集《背馍记》已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为该书题写书名并作序。全书36万字,由“心有沉香,何惧浮世”、“釆一缕阳光,温暖红尘过往”与“给心留一片宁静的地方”等六辑组成。

散文集《背馍记》,精选了包括作者具有广泛深远影响力的名篇《背馍》在内的86篇散文。

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说:“腾驰的散文,我是喜欢的,醇厚自然而又情深意浓,他的文字里,纯净温馨的气息时时在涌动。他的散文语言朴素大方,不做作,不故作高深,以真切贴心的笔触写他的过往之事,写他的痛切感受与深长情怀。他很多的乡土散文,不仅仅是昔日生活的一个记忆,更是挥之不去常常萦绕于胸间的悠长乡愁,读他的文章,不由人要生发出许多的感慨来。”

著名作家、鲁迅文学院原常务院长白描先生说:“腾驰的每一篇散文都用真情写就,饱含着深切的生命体验,读来格外动人。

“腾驰是近年来陕西很引人注目的一位作家,他书写的乡土题材作品,让一个时代的中国记忆复活,这样的作品是会传世的;而在我心中,他又是分量很重的一位朋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