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一个多么令人羡慕的字眼!无论什么时候,它出现在人们的眼前,都会引起内心的阵阵骚动。仿佛初夏的阳光一般,它永远那么夺目,那么闪耀,那么热烈。希望、生机、活力、热情、奋进、担当、理想、责任……其实,青年并不仅仅只是一个词语,而是无数个鲜活的人生。第一伟人的这首《忆秦娥》,激励人心,意境之壮美,足可超越李白 然而,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青年”呢?所谓的“青年”难道仅仅是年龄上的年轻嘛?当然不是!真正的“青年”并不仅仅要拥有年青人的身体,还要拥有年青人的状态。有些人,虽然正值大好年华,却没有理想、没有斗志、没有担当、没有道德……这样的青春年华,活着也等于死去。 那么,一个真正的青年,究竟应该是怎样的状态呢?我想,第一伟人最霸气自信的一首词《沁园春 长沙》会给出答案。这首词作,激情飞扬,是五四青年节最该读的词,感染了无数人。让我们走近它: 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925年的晚秋,因为革命斗争的需要,32岁的毛主席即将离开故乡,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工作。在途经长沙时,他重游了橘子洲。此时天高云淡,秋日的湘江辽阔无际,波光粼粼,两岸落英缤纷,层林尽染,一片美丽动人的景色。词人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心潮澎湃,便写下了这首词。#这届青年人的新偶像# 词作上阕先写景。开篇“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从全景着眼,点出词作写作的时间和季节。而一个“独立”则将一个忧怀天下的革命青年形象引了出来。接着,“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两句,是写湘江两岸枫林如火的景色,以及江面上无数船只破浪前行的场景,寄寓了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