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序言》 熵道元理——掌握万物本质#D0001

 盛江河 2020-05-26

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 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

                                                    ——马里奥·普佐 《教父》

一个时代赋予的天赋和责任

上世纪80年代全国严打

在上个世纪的80年中期,我出生在中国内陆的一个小城市。那个时候,中国刚有第一个合法的个体户还不到3年,文革结束不到10年,中国刚刚进入改革开放的第五个年头。当时,苏联还没有解体,跟美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乔布斯

那一年,太平洋彼岸的美国,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正因为犀利的个性受到整个公司董事会的排挤,在加州召开的阿斯彭国际设计大会上做了54分钟的脑洞大开的演讲,随后离开了自己一手创办的苹果。

35年前乔布斯短暂而疯狂的演讲里,他以先知般的想法阐述了以下话题:

1、科技和人文的结合;

2、需要一个专业的软件商店;

3、人类需要一个书本一样大小的电脑;

4、个人的电脑需要连接起来;

5、语音识别和电子地图;

6、一个卓越的人胜过五个不错的人。

今日苹果的产品体系在35年前已经被预言

在乔帮主神一般的预言之下,10多年到20多年后,苹果公司重新请回了离家出走的乔帮主,我们也自然看到了互联网、Appstore、Ipad、Siri、街景地图和不再以人员数量为衡量标准的代表高科技驱动力的硅谷系。

而在当时的中国,整个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正在经历着从价值观、思想、经济和法律的巨大颠覆式改革中。那时候,流氓罪还没有取消,挖社会主义的墙角在中国大部分的区域仍然被禁止,集体主义教育的思想政治作为一项价值观必修课充满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课堂上。

苏联解体 中国打开大门

同时,伴随着苏联的解体,中国也打开了面向世界的大门,市场经济开始逐步兴起,粮票、饭票逐步成为历史,拜金主义和集体主义成为了并存的价值观,被文革打压清理的科学、宗教、国学也开始枯木逢春。

整个国家在摸着石头过河,而整个80后群体,成为了成长在大改革背景下的一代。

我们原来以为是错的,最后却被证明是对的;他们告诉我们的对的,后来又告诉我们是错的。

2000年,中国首富牟其中被判处无期徒刑

一批胆大但在当时犯法的弄潮儿,成为第一代企业家的榜样。而这些第一代企业家榜样们,后来又一个个因为“原罪”问题被关进牢里吃白菜。

全国气功热,严新、王林等骗子崛起

全民气功热、特异功能热。在某段时间里,几乎每个亲戚家都有一个到了晚上,就盘膝而坐吸收日月精华的气功爱好者。但是在不久的后来,几个举国有名的大师又被证明是一个个的骗子。

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一度丧失了坐标和参照物,寻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但是恰恰如此,在混沌中,时代赋予了我们独有的天赋:独立思考,追寻本质。

对世界和生命的疑惑,从来没有哪代人比我们更迷茫;对真理和本质的渴求,从来没有哪代人比我们更强烈。

一件小事改变一生

在我大约6岁时的一个夏天,父母都在国企上班,家里没有人照顾我,同时作为一个从小调皮捣蛋、整个小区所有邻居谈起色变的“小恶魔”,父母为了不给家属院的邻居们带来恐慌,于是选择了一个简单而有效果的办法:锁屋里。

大约两个月的时间,我一个人在不足30平方米的屋里度过。

那时候家里电视还是靠天线接收节目,且不说频道翻来翻去就是有限的两三个,而且时不时因为信号不好满屏幕的雪花也让我迅速失去了看电视的兴趣。

屋子里能玩儿的东西都玩儿了个遍,为了研究照片里为什么有人,我剪开了至少10多张对父母来说极其宝贵的照片(那时候拍照只能去照相馆)。

为了研究钟表的原理,家里的闹钟被我拆了又装,装了又拆。万幸的是,它还能准确报时,尽管在组装完成后零件还多出了几个。

就这么玩儿了几天之后,兴趣索然的我开始拿起了刚学会不久的查字典技能,开始读父亲放在屋子里的书。

鹦鹉螺号《海底两万里》

尽管不认识几个字,但是通过字典的帮助,我居然一本本的把屋内的存书读完了。一开始,一天也读不完一页,其中大部分时间在读字典。

然后,读书的速度在变快,时隔这么多年,我依然记得第一次读书的书目:《大学哲学》、《逻辑学》、文言文的《西游记》、《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等。

从此,读书和独处思考成为人生的一个习惯深深地烙印入我的人生。

一个噩梦开启了求真之路

大约在11岁的时候,在改革开放发展的红利之下,我家搬入了一个三室一厅的房子。于是我有了此生第一个独立的房间。

读书已经成为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个习惯,在此时,我已经将小学图书馆的书遍。那时候每月大约有几十元的零花钱,郑渊洁的《童话大王》、成都的《科幻世界》在每个书报亭都是畅销书。在三线城市,为了买一本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资料,委托远在北京的爷爷(父亲的叔叔)到西单图书大厦去买,然后通过中国邮政历时大约半个月寄到了家乡。

那时候读书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作为一种爱好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历史文学,无论是科幻科普还是艺术审美,夹杂着中医点穴、武侠推理等,作为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已经通读《新婚夫妇指南》,知道小孩子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而生的书虫,对各种书籍来者不拒。

得益于杂书看得太多,读书速度太快,每个学期的教科书发到手中不到两天就能读完,而数学书一般一周内就可以自学完成,由此节省的一个学期的时间又可以大量地读各种能够借到的书了。

如果这么正常下去,也许我只是会成为一个成绩优异、按部就班的好学生。在过去的教育体制下,也许我会懂得很多知识,但是并不会学习独立思考。知识和思想是两码事,也许前者是基础,但是没有动机和驱动力,独立思考不会自然的发生。

在一个夏天的夜晚,这个机会来临了。

由于炎热,空调也没有普及,在读了很久的书之后,我昏昏沉沉地进入了睡眠。也许睡得姿势不对,我做了一个终生难忘的噩梦。

我梦到我醒了,而窗外的天变成了灰沉抑郁的颜色,而我也不是孩童时候的模样,已然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我习惯性地去寻找妈妈,却突然意识到,我的父母早已经离开我很多年了。

突然,无尽的孤独和恐惧笼罩了我。

原来父母是会老的!

原来生命里的每一个人最终都是会离开的!

我在梦里,深深地陷入到一种无助、对生死无常的无限恐惧!

醒来时,我的枕头已经湿了,眼角仍然挂着眼泪。在说不出的难过里,我打开了灯,在昏暗的灯光下,我一夜未睡,深深思考。

这世界到底是什么?

我又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出生?

而我们又为什么死去?

死了后,我们还存在吗?

我死了,世界还存在吗?

亲人死了,我还能再见到吗?

当时的我还不知道,这些关于生死的问题其实已经进入到了哲学思考的本质。

无常即是苦 佛教在于解脱八苦

过了很久我才知道,在2500年前,在尼泊尔,有一个叫做释迦摩尼的年轻人因为某一天对死亡和无常的无尽恐惧,而在自己心中创造了一个净土世界。对应生命的无常,他以当时时代的最高智慧创造出了佛教教义——摆脱六道轮回无常,取得永恒的智慧。

老子发现了道,但不能为之名

同时期,中国的周朝,有一个叫做老子的图书馆管理员,面对着人类在自然中的渺小和无助,以自己的领悟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从此留下5000字《道德经》,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化作自然中的永恒尘埃。

徐福受命出海求长生

300年后,一位叫嬴政的始皇帝,在一统六国、富有天下之时,面对着死亡的恐惧,派出徐福求仙问药,东渡日本,又大造地下宫殿,以求长生。但最终也是“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从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到了睡觉的时候,我都要开着灯。

对于世界本源和人生意义的求索,成为了我读书的源动力。

不求颜如玉,不求黄金屋,但求朝闻道,一语解无常。

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接触最早的肯定是马哲。它将哲学划分为唯物哲学和唯心哲学,后来又接触了西方理性主义哲学和经验主义哲学的划分。但是这些划分,真的合理吗?

若生命是世界的一部分,那么生命也必然符合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若社会是世界的一部分,那么社会也必然符合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若人是世界的一部分,那么人也必然符合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既然如此,那么是谁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割裂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又是谁将人(意识)和世界(物质)割裂为唯心和唯物?

 —— 熵宙  熵道创始人

无论怎么分,这批哲学家毕竟是最少诞生于200年前的人了,他们所处的时代很多重要的科学领域都没有突破,各个领域的本质原理他们也并不懂得。

所以他们并不能回答我心中的问题:

1、世界从何而来,要往何处而去?

2、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是怎么形成的?生命的目的是什么?

3、世界只有一个,那么真理有几个?

4、这世界上数百个学科是天然形成的还是人为划分的?它们究竟是分别独立存在还只是真理在各个领域的不同映像而已?

5、我们如何成为一个能够看透万物本质、拥有掌控命运力量的强者?

6、为什么所有真正的强者一定是有着哲学思维、能够看到事物本质的人?

7、为什么强者无论换到任何领域、任何行业都能很快地做出成就?

8、为什么科学已经如此发达,而人类仍充满了无知和愚昧?

9、为什么人类无法改变和掌控自己的命运?

于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各类书籍中汲取知识,在实践中一一验证和总结。长达20余年的求真之路开始了。

召唤神龙的人

哲学(英语:Philosophy,源于希腊语:Φιλοσοφία)一词是的本意为philosophia——热爱智慧、追求真理。

追求事物的本质,其根本就是要热爱智慧、追求真理。作为万学之祖、凝结了所有科学结晶的哲学,就势必成为每一个要成为真正强者的人无法绕过的大门。

接触了哲学之后,关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终极三问成为了我毕生要解决的3个答案:

唯物主义终极三问:

1、世界是什么?将往何处去?

2、人类是什么?将往何处去?

3、人生是什么?将往何处去?

唯心主义终极三问:

1、我(意识)是谁?

2、我(意识)从哪里来?

3、(意识)要到那里去?

哲学很简单,解答了这6个问题,也就学会了哲学。但是这6个问题,是何其复杂和艰难,自从有了人类以来,每个时期最顶尖的智者穷尽毕生心血,无不是为了解答这几个问题。

集齐科学的龙珠 召唤真理的神龙

有幸的是,我们生于这个时代,所有历史上东西方的先贤们的努力其实早已为我们制作出开启真理大门的钥匙。一个个璀璨的智慧成果,犹如分散于世界各地的龙珠,当我们集齐龙珠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召集代表真理的神龙。

作为中国的追求智慧与真理的人,每一个新的哲学的产生好像都与龙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继王阳明龙场悟道创立“心学”,阐述了心与物、知与行之间的关系后,在2012年中国的龙年初一的跨年时刻,所有分散于脑海中的各位哲学、物理学、数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大师门的智慧结晶突然如同被一种神秘的力量激活,电光火石之中被一种新的哲学观统一在一个体系之中,由此,各学科不再孤立,而我瞬间感觉到了王阳明龙场悟道的那种惊喜与开阔:

“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然后叹圣人之道坦如大路。”

哲学追求的世界元理(本质),用中国话讲叫做道。

此道由于源自物理学,又因薛定谔(诺贝尔奖物理学获奖者,量子力学奠基人、分子生物学创始人)引入到近现代生物学,又被香农(信息论和数字通信创始人)开创出信息论,最终突破于普里戈金(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混沌论创始人洛伦茨(混沌理论之父,蝴蝶效应发现者)与门格尔(奥地利经济学派创始人),经过100年后汇流于自组织系统(指明了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小结于杰里米·里夫金,最终在中国正式成为哲学体系。

我为其名曰“熵道”。

近一百年,各领域无数杰出大师的智慧之光引领着人类社会飞速前进、科技大爆炸产生的生产力总和远超过去数千年总和。自笛卡尔时代被分解开来的真理碎片构建出上百个不同的学科,而在各个学科深入进展到原理层面后又百川汇流、飞流激荡在一起,为我们勾画出真理这条神龙的轮廓!

何其幸运,出生于这个时代,让我们可以成为集齐龙珠、召唤神龙“熵道”的幸运者!

2012年的跨年夜,中华民族龙年的新年,也是我陪伴身患绝症的父亲的最后一个新年,也许是与亲人将要永别,也许是体会到佛祖菩提树下悲叹“无常八苦”的共鸣,也许是与老子跨越时空的同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叹人何其渺小、在浩渺星海中的无助;叹人生无常、生老病死的无力;叹求学求真、远离父母膝下不能尽孝的无奈;叹大小生命生不由己、死不由己的无情;叹真理之路大如须弥、微弱芥子的无垠。

陪在父亲和奶奶的身边,感受着人类血脉传承的伟大,守护着中华传统除夕的喧哗和热闹,震惊于新哲学观“熵道”的冲击,我在父亲送给我的来自硅谷和深圳合作生产的苹果手机上,为我的求学和求知经历写下了这么一首诗:

龙赋

魂魄本自天地生 藏于尘下匿水中
本于蚓鳅同池弋 风餐露宿捕秋虫
也畏雷电破长空 也惧虎狼爪齿锋
曾躲鲸鲨泥塘下 曾避鹰隼枯木藤
偶恋泉畔温如夏 小憩沉眠百花丛
甘于寂寞隐江海 一遇风云化成龙
终南山下磨利爪 敢向狮虎争豪雄
昆仑湖畔炼尖牙 饿撕豺狼入腹中
欲凌金雕腾云起 九霄天上伏雷霆
老狐斗智林深处 和光同尘罢刀兵
世事洞明练慧眼 百苦历尽得金睛
虽暴不欺弱者身 有所不为列神灵
眸似鹿柔温情敛 不坠虬道犄角成
宏图天下播云雨 甘霖济苦泽苍生
远去江河游四海 为求大道离友朋
追本逐源寻真知 终识乾坤自心中
天地生我自由身 人欲天理本一宗
道德礼教身外物 惑我本心乱我情
我心在处即真理 飞龙不亢逍遥行
此身死去龙魂在 化入人间名英雄
出身无论贵与贱 志在高处即为英
历尽沧桑心不老 百折不挠方是雄
莫说此时无英雄 蛰伏凡夫走卒中
龙族龙年龙魂展 或跃于渊慰平生
                                 熵宙于12年龙年初一

附:谨在此致敬在各个学科创造出真理龙珠的诸位大师,他们用毕生的心血为人类开启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熵道”哲学。(以下名单仅列出近一百余年来部分核心贡献者,更多请见未来文章)

熵道诸神

1854年克劳修斯的熵定义问世。

1871年,电磁学创始人麦克斯韦提出了麦克斯韦妖的概念(逆熵,耗散结构的雏形)。

1923年中国物理学奠基人胡刚复教授亲自创字“火商为熵”,也即是能量的耗散为熵。

爱因斯坦认为熵定律是科学定律之最,是所有科学中的第一定律。

1944年量子物理学巨人薛定谔以熵道理论为核心,玩儿票生物学。一部《生命是什么》、《意识和物质》,成为近代生物学的开山鼻祖。

1948年香农将熵从物质和能量扩张到信息领域,创造出信息论,从此能量物质信息(能量与时空)皆处于熵道定律的笼罩之下。

同年,维纳发表控制论。

1953年在薛定谔的激励下,DNA双分子螺旋结构被发现(由此产生了三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1968年,贝塔朗菲集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为基础,正式确立了一般系统论的学术地位,与信息论、控制论并称为老三论。

同年代,普里戈金的耗散结构理论(诺贝尔化学奖)的出现,麦克斯韦妖的逆熵以及薛定谔的生命定义首次被明确。与哈肯的协同论、法国数学家托姆的突变论并称为新三论。

同时做出贡献的有蝴蝶效应的提出者、混沌理论的创始人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诺顿·洛伦茨。

由此,自组织理论趋于大成,与经济学中的奥地利自由经济学派的经济学理论从原理层面奏起共鸣。完整的阐述了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看不见的手到底是什么。从物理学角度阐述了自由市场经济学的DT>0的核心原理。

由此,来自于物理学的熵与耗散结构,指出了宇宙的未来和人类的现在。熵,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开始从物理领域进入自然科学领域、哲学领域,然后进入各类社会科学领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将原本自笛卡尔时代以来割裂的各学科认知进行着强有力的统一和颠覆。

1987年,杰里米·里夫金著作的《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代表着距离目前最近、集聚了物理学、生物学、社会学的一种世界观的诞生。

1998年,中国学者吴辉撰写《资本人格化》,将熵道原理用于解释经济及金融现象,为重塑古典经济学首次做出物理学启蒙。

2012年,“熵道”系统化哲学诞生,开始逐步完善“熵道”哲学元理、各领域应用原理、各行业方法与技巧、应用工具及各领域的终极目标。

2017年,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沈华嵩前辈,出版《经济学分析原理》,以熵道理论为基础尝试颠覆凯恩斯主义和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致敬。

作者:熵宙  

本号所有内容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转载、节选、改编。


以下内容为“熵道”简介,非正文内容:

“熵道”,萌芽于物理学的完整哲学观,致力于掌握规律之后的万物本质。为科学传道,为强者赋能,为生命永生,为中西先贤继承智慧,为人类命运指引道路。重燃理想之火,重塑认知体系,以社群赋能,掌规律伟力,小以改变人生,大以改变世界。

“熵道”目标——弥合知识的分裂,追求科学的统一

“知识的各种分支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扩展使我们陷入了一种奇异的两难境地。我们清楚地感到,一方面我们现在还只是刚刚在开始获得某些可靠的资料,试图把所有已知的知识综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可是,另一方面,一个人想要驾御比一个狭小的专门领域再多一点的知识,也已经是几乎不可能的了。除非我们中间有些人敢于着手总结那些事实和理论,即使其中有的是属于第二手的和不完备的知识,而且还敢于冒把自己看成蠢人的风险,除此之外,我看不到再有摆脱这种两难境地的危险的其他办法了。否则,我们的真正目的永远不可能达到。”

——薛定谔 量子物理学奠基人 分子生物学创始人

薛定谔谙熟东西方哲学,终身致力于。《生命是什么》就是力图使物理学和生物学统一起来的认真尝试,于是开创了分子生物学。“熵道”学习者要甘愿冒着被人指斥为蠢人的风险。

“熵道”的诞生,意味着以科学为基础,所有学科和领域大一统的时代即将到来。

若生命是世界的一部分,那么生命也必然符合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若社会是世界的一部分,那么社会也必然符合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若人是世界的一部分,那么人也必然符合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既然如此,那么是谁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割裂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又是谁将人(意识)和世界(物质)割裂为唯心和唯物?”

—— 熵宙   

碎片化的知识没有力量 完整的哲学观才是坦途

无论是来自书本还是实践,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当所有的知识在你的认知下汇集成一门的时候,你也就掌握了洞察世界本质的能力和力量。

—— 熵宙   

作者:熵宙

内容:熵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