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巧 | 读书会带领人需要做的9件事

 得人渔夫门徒 2020-05-26

编者按

小型互动式的读书会常常需要有一位成员“来承担维持并促进整场讨论活动有序进行的任务,我们把这个角色称为读书会带领人,或者是读书会主持人。”这一期的文章谈到了读书会带领人的9项任务,重点是“需要经常评估读书会的现场情况,认真预备,积极采用不同方式,以刺激思考,引发表达,促进讨论,服事众人。”


读书会带领人需要做的9件事 

者:aquila005

在现场读书会活动中,常常需要有这样一个角色,来承担维持并促进整场讨论活动有序进行的任务,我们把这个角色称为读书会带领人,或者是读书会主持人。

读书会带领人要想在现场读书活动中激发思考,催化交流,就需要做更多预备功夫:深入了解和消化讨论材料,并设计恰当的讨论问题,安排整场活动的“流程”。

和讲课或讲座不同,读书会中的学习是来自成员间的互动和交流。所以读书会带领人在讨论中,一定要提醒自己当“适可而止”,不要为了将自己辛苦预备的成果与大家分享,就一直说个不停,而是鼓励更多的参与者表达、激荡,共同讨论。

下面我们会介绍读书会带领人需要注意的9项任务,重点是要了解,带领人的角色是服事众人的,任务就是让讨论更为敞开,更有焦点,更有深度,以使读书会参与者有更多收获、得着更多益处。

1.仔细阅读讨论材料

在预备阶段,读书会主持人最基本的任务就是仔细阅读所要讨论的材料。这是必要的付出,原因也很简单,你若不熟悉内容,就很难激发大家讨论。按照讨论材料的不同,需要投入的阅读时间自然会有不同,但这都需要你调动自己所掌握的全部阅读技巧,以求理解作者的意思,并找出文本与当下群体的关联。

我们这里建议读书会带领人至少阅读三遍讨论材料。第一遍略读,了解整体脉络和主要观点;第二遍精读,通过做标记和批注等方式,记下重点、精彩点和疑难点,梳理详细纲要;第三遍重读,关注那些搅动心灵的文字,找出与个人生活以及读书会群体的关联点。三遍阅读之后,如果还有时间,可以查看相关书评或读后感,作为参考。(参 读书会的阅读预备

■ 2.做好读书笔记

将自己的读书心得做成笔记,能使读书会带领人更为从容,一方面笔记会使人对所读的内容印象更深、记得更牢,另一方面,笔记内容也可以很容易转化成现场讨论中的提示及讨论问题。

每个人做笔记的方式不同。有人喜欢使用康奈尔笔记法,先把所有的想法都收集起来,然后整理纲要;有人喜欢在阅读之后安静回顾的中记下心得;有人喜欢用思维导图,或是自由书写;还有人喜欢讲述的方式,用录音随时记录自己的感想,然后整理,等等。

不论如何,在上述三遍阅读过程中如果随时做好记录,可以让你更轻松地整理自己的想法。(有时候根据需要,读书会带领人的笔记任务中还可能会包含相关资料的收集,作者简介、作品背景、重要引文的出处,相关经文的整理等。)

■ 3.为读书会祷告

无论你做了多少准备,都需要祷告寻求上帝的引领和成全。你需要为自己祷告,在读书会现场有智慧来带领并激发讨论;在面对众人的时候,有谦卑的心,乐于聆听他人的述说,不固执己见;在交流中,有敏锐的感觉,察觉各人的状况和需要,调整讨论的方向;在每一个环节,有倚靠的心,等候上帝的工作,等等。

你也需要为参与读书会的每一个成员祷告,恳求上帝使各人能有效消化所读的内容,专注于现场的交流,有诚恳的态度、敞开的心灵彼此分享,并恳求上帝使用阅读的文字、彼此的分享,所读到、所想到、所听到的,给每个人带来祝福和各样益处。

■ 4.导读

不同类型读书会的现场讨论,会采用不同的环节模块(流程设计),以下几点带领人的任务是根据 积木式读书会 的方式提出的,不过稍加变通,在大多数读书会中都适用。

现场活动中带领人的第一项重要任务是导读。导读并不是“小讲座”,即使在有些情况下(比如共读的书比较难,或者参与的成员没有提前阅读等)导读的时间加长,你也不是像讲课一样教导大家。

导读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文本的概览,尽力消除一些思考的障碍,让大家的心思聚焦在文本的重点与关联点上。多数情况下,导读会也为后续的问题讨论和分享设置边界,建立框架。导读还可以为整场活动“预热”,帮助参与者回顾讨论材料的内容。

一般在导读中需要提到作品的写作背景,内容纲要,以及在哪些方面可以与当下的实际生活状况关联等。当然,导读中需要的各种信息往往不能直接从文本获取,这就有赖于你之前的笔记整理了。

■ 5.提问

合适的提问是促发有效讨论的催化剂,就像点燃一根引线能够激起漫天烟花的绚丽绽放,好的问题也能够使整个讨论更生动精彩。读书会主持人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提出好问题。

设计讨论问题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素:

1,简明易懂,让人一听就清楚要问什么,要谈什么;

2,具体明确,问题过于抽象、广泛就会让人抓不住重点,以致不能回答;

3,一次只问一个问题,以免混淆焦点,即使为了让大家更清楚问题的实质而变换问题的形式,也仍要聚焦在一个核心问题上;

4,连贯又有层次,问题的难易衔接需要注意,以引导大家不断深入思考,另外不同问题之间又需要有连贯性,不致于造成思维的断层。

我们建议每一个独立的讨论单元,可以按照“观察”、“解释”、“关联”和“应用”四个层次来设计问题。

不过有效的提问绝非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实践和尝试。主持人事先的准备非常重要,若自己没有将问题想清楚,就很难问的明白。(参 如何预备读书会的讨论问题

■ 6.激发与引导

当然,现场讨论时带领人不能只是根据事先设计的问题照本宣科,而是要适时应变,根据大家的讨论的进展“顺流而下”。讨论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情况,如果带领人事先有“预案”,就能处理得更从容。比如可以先想一想发生以下的情况,现场当如何反应:

·当问一个问题遇到全场安静时,你应该做什么?

·当参与者离开焦点问题,提出自己的其他问题时,你会怎么做?

·当出现两个(或更多的)不同意见时,你要如何带领讨论?

讨论中需要按照现场状况适当增减问题,有时候需要现场提出更多的问题来澄清思路,深化理解,或是为了更有效的应用;当现场出现冷场或是发言离题,主持人也需要作出调整,舍弃无效问题,或是插入鼓励发言的“自由分享环节”。

■ 7.灵活调整

读书会整个讨论分享的过程中,带领人都需要根据现场状况随时作出一些调整。比如,问题讨论中带领人需要找到平衡点:一方面鼓励讨论分享,同时又要与主题相关。当讨论偏离时,你需要温柔地将讨论带回到材料的主题上。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再次提出上一个重要的问题,或是相关的阅读材料重点重述一遍,或是简单回顾一下讨论的进程。

有时候,如果某个问题现场讨论非常热烈,有可能会导致预定的内容讨论不完,带领人就需要作出决断,是及时停止当前话题的讨论,继续后面的内容,还是继续深入当前话题,略过后面的内容。

带领人还应当在讨论中注意观察,对少说话者鼓励他发言,对发言太多者给予适当的控制,尽量使每一个人都有均等的发言机会,并鼓励大家有焦点地表达。可以设计一些鼓励“自由分享”的引导方式,帮助参与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参“积木式读书会”中的“自发讨论”环节。)

■ 8.小结与回顾

读书会带领人还有一项任务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注意每一个人讨论发言的中心,在每个段落中(或每个问题)作小结,扼要地把重点重述一遍,以加深大家的印象和记忆。每个讨论段落的小结也有助于整体讨论过程的衔接和呼应。

对于重点问题,在讨论之后总结每个人的建议、观点、立场,形成一个综合的回答,可以使大家有机会更为冷静地重新审视问题。在全部问题讨论完之后,带领人需要再次简要回顾各个小结,以使大家对讨论过程有整体的把握。

我们建议带领人在现场讨论时,随时简单记录大家分享的要点,和激发出的新问题等,以更准确地总结和回顾。我们也鼓励带领人和参与读书会讨论的成员合作,将整个现场讨论的要点整理成文字记录,一方面可以使大家回忆、反思和进深思考,另一方面可以成为经验分享,为其他读书会讨论提供示例。

■ 9.评估

读书会带领人的评估任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邀请所有参与者评估读书会的整体状况,一类是自我评估。

邀请所有参与者的评估并不需要每次活动都有(读书会刚开始的阶段可以更频繁点),可以隔段时间评估一次。可以特别安排一个评估环节现场分享,也可以使用评估表的方式收集意见。主要的评估内容包括:选书以及每次讨论的页数是否合适?现场活动的流程安排是否需要调整?设计的问题能否激发讨论?整个讨论的氛围如何?参与者有多少自由表达的空间?读书会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有什么更多的改进建议?等等。

而带领人的自我评估最好是每次活动结束都进行一次,或繁或简。自我评估最好有一些简单的文字记录,可以包括这些内容:发言是否过多?时间安排是否合理?讨论问题的回应如何?有没有尽可能鼓励所有参与者分享?讨论中发生的状况是如何处理的、效果如何?获得哪些经验或教训?想到有什么改进的地方?等等。

总体来说,带领人需要经常评估读书会的现场情况,认真预备,积极采用不同方式,以刺激思考,引发表达,促进讨论,服事众人。



三句话分享

读完以上的文章你有什么心得想法呢,小编鼓励你通过留言用三句话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阅读收获。

第1句话:请在文章中摘录一句你认为最精彩、最重要或最有启发的文字;

第2句话:请用一句话总结文章带给你的收获、感想、触动、挑战或思考;

第3句话:请将文章提醒你可以马上付诸实践的行动,用一句话记录下来。



来源:本文作者aquila005,“生命之光读书汇”首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