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中,三句话太伤人的话,千万别随意说出口

 昵称52776266 2020-05-26
文 | 田喵喵,原创首发,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图片
英国剧作家本·琼森说: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只要你说话,我就能了解你。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有时候你“脱口而出”的一句话,看似随意,却可能给他人造成很大的伤害。
与人交往时,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注意说话的分寸,以下三句话最伤人,永远不要说。
气在当头时,别对家人说狠话
很多年前看过一个故事。
一位老太太中午去儿子房间找报纸,碰巧儿子刚谈砸了一桩业务,回到家心情不太好。
看到母亲在自己房间,便生硬的对母亲说:你没事就待在自己房间,别到处乱跑。
母亲解释说,我只是来找个报纸。
儿子一脸不悦,扔下一句“吃饱没事干”就出门了。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晚上12点,这位母亲从七楼跳下,自杀身亡。
图片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这样的悲剧,并不鲜见。
我们总是习惯把最狠的话,留给最爱我们的人听。
殊不知,越是亲近的人,越在乎你所说的每一句话。
富兰克林曾说:“愤怒”一旦与“愚蠢”携手并进,“后悔”就会接踵而来。
语言是能杀人的,尤其是那些“狠话”从至亲的口中说出来时,它的锋利程度与刀子无异。
越是对亲近的家人,越是要收敛自己的脾气,越要好好说话,别拿最狠的话去伤害。
正如周国平所说:“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说狠话,是一种教养。”
生气的时候,千万别对家人说狠话。
有不满就好好沟通,千万别仗着家人对你的包容和爱,就口无遮拦、句句带刺。
图片
对人讽刺挖苦的话,不说
一位职场新人,去请教一位老同事业务上的问题。
结果没等新同事说完,老同事就大声打断:“听说你是985毕业的?怎么这点事都做不好。”
新同事解释说,这个业务比较复杂,而且自己刚接手不太熟悉。
老同事轻笑了一声,继续挖苦道:“那你这个智商,恐怕我也教不了你啊。”
一年多后,老同事被通知去办理离职手续,这个时候他才知道,新领导正是那位职场新人。
古语说:“刀疮易去,恶语难消。”
身体上的伤痛,过去了就很快忘了,但是那些语言的伤害,却会持续一辈子。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些讽刺挖苦、尖酸刻薄的话,倘若是别人对你说出来,你又当作何感想?
德国哲学家席勒曾说:“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每个人都有自尊,对一个人讽刺挖苦,就是在践踏他的尊严。
当你讥讽和伤害别人的同时,其实也在给自己招来怨恨,而这些怨恨,终有一天会回到你自己身上。
讽刺挖苦的话不论正确与否,体现的都是自己的狭隘,说得越多,树敌越多,损人不利己。
不说讽刺挖苦的话,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自身修养体现。
图片
无论何时,别在背后说人闲话
电影《乘风破浪》中有个细节,阿正对徐太浪说:“六一这个人就是太傻,成不了大器…”
正在这时,六一突然从柜子里蹦了出来,惊呆了所有人。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你正在和别人聊着**的是是非非,言语相当放肆,毫无顾忌,可万万没有想到,当事人突然就从背后钻了出来……
至于谈话内容有没有被听到,自己心里也打鼓。
无论何时,背后说人闲话,都是很愚蠢的行为。
尼采说:“不乱评价别人,不轻易对别人下判断,不在人后说闲话。少去想别人如何,就是好人的做法。”
闲言碎语,最能杀人。不随意评价别人,才是一个人最大的善良。
背后说人长短、八卦别人是非,不仅无意中诋毁伤害了别人,最后可能自己也跟着栽跟头。
老话常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人生在世,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先管好自己的嘴,该沉默的时候就沉默,别在背后论人长短、说人坏话。
有话当面说,背后指指点点,不是君子所为,这样的人,也没有人敢轻易信任。
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
凡事三思而后言,少八卦别人,才能避免惹得自己一身骚,也才能活得轻松自在。
图片
写在最后
哲学家米南德说:“对人来说,语言是治愈烦恼的医生。”
言语的力量,从来不可小觑。
做人,说话是本能,会说话才是本事。
谨慎地对待每一句说出口的话,千万不要让自己说过的话,成为伤害别人的利器。
好好说话,本分做人,才能安稳度余生。
-END-
原创作品,您的点赞、评论、转发、收藏,就是喵喵创作的最大动力哦!
本文配图: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