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环境监测第九讲:容量法基础知识

 时间变成水 2020-05-26

一. 容 量 法

1.1 容量法的定义与分类
容量分析法,是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加的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定量反应为止,然后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用量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按照反应性质,容量分析法可分为:
酸碱滴定法:酸度、碱度
氧化还原滴定法: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重铬酸盐法)
络合滴定法:游离氯和总氯(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
沉淀滴定法:氯化物(硝酸银滴定法)

1.2 容量法中涉及的概念
(1) 滴定剂(标准溶液):标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
(2) 滴定:将标准溶液通过滴定管滴加到被测物质溶液中的操作。
(3) 化学计量点:在滴定过程中,滴定剂与被测组分按照滴定反应方程式所示计量关系定量地完全反应时称为化学计量点。
(4) 指示剂:指示化学计量点到达而能改变颜色的一种辅助试剂。
(5)  滴定终点:因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改变而停止滴定的点。
(6) 终点误差: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完全吻合而引起的误差。也称滴定误差。

1.3 滴定分析法的要求和分类
1.3.1 作为滴定分析基础的化学反应必须满足以下几点:
①反应要有确切的定量关系,即按一定的反应方程式进行,并且反应进行得完全;
②反应迅速完成(快),对速度慢的反应,有加快的措施;
③主反应不受共存物质的干扰,或有消除的措施;
④有确定化学计量点的方法,有适当可靠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1.3.2 滴定分析,必须具备以下3 个条件
①要有准确称量物质质量的分析天平和测量溶液体积的器皿;
②要有能进行滴定的标准溶液;
③要有准确确定化学计量点的指示剂。

1.4 标准溶液的配制
直接配制法: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基准物质】,溶解后配成一定体积的溶液,然后根据物质质量和溶液体积算出该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
标定法:
先将一定量物质配制成接近于所需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基准物质】或另一种物质的标准溶液来标定它的准确浓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