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0720 极端教育真的能做到望子成龙吗?【老丁解惑】

 陶然0755 2020-05-26

来自群友的问题:我想通过圣人的注典让孩子成为有智慧、有思想的人。目前,两个孩子都在学堂寄宿,儿子一年四次假期,女儿一个月只有两天,但我又不知道这样的求学生活会不会给孩子带来创伤?

师兄老丁解答:

老丁师兄本着对传统文化和这位群友的问题负责的态度,通过群主与这位母亲的详细沟通,了解到问题的具体情况, 这位母亲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是非常信任的,也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成长为一个有智慧、有思想的人。但实际上这位母亲看到的并不是孩子变得大气、懂事,因此对孩子的现状感到不满和担心。从以下几个方面,老丁师兄建议这位母亲认真考虑一下这个选择是不是正确的:

第一,我们每一个人现在所收获的果都是以前种的因。世界上没有什么错误的选择可言,即使以分别心看现在所谓的不好的结果其本质也是在帮助我们提升。亲子教育乃至很多其他事情上,当我们发现结果和我们的预想相悖时,最核心的检验标准是我们应该检醒自己当初的方向和方法是不是出现了错误。

现在传统文化的地位已经明显提高,国家也给予了传统文化很大的支持。祖国以后的强大是依托于文化和经济的双重覆盖来实现的。儒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与道、法、墨等共同构成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国家倡导学习传统文化,很多国学学堂也顺势而生,但很多学堂的最终目的已经不同于先贤圣人们的初心了。

老丁师兄不对现在的各类国学班做评判,只是想告诉大家,站在办学者的角度来看,他认为这种教育是好的,但是这些知识都是两千多年以前适用的,即使孔老夫子来到当今的社会,他所教导的也会是符合当今的各类学术,是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的而不是脱节的。这位母亲的孩子在学堂仅仅学习过贤胜的诸多道理和一些习惯,并未涉猎过其他基础学科,尤其是数学,当今世界的一切几乎都与数学有关。这会导致孩子对世界缺乏了解,在今后的人生发展上会受到许多制约,甚至由于他人的嘲笑产生自卑心理。

学习传统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老丁师兄的建议是,可以在体制教育之余让孩子参与传统文化的学习。如果没有基础教育,只是让孩子学习古代的文化知识,是不利于孩子今后的成长的。

第二,老师和学校的选择也很重要,如果整体的学习氛围很好,那么孩子会在学习几年之后有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内而外的,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再从小孩子的角度出发,他会是一个很通事理的人。但是通过和这位母亲的沟通,老丁师兄了解到,男孩的内心是想要自由的,但是学堂的教育导致他内心变得压抑。这个情况下学堂灌输的唯一正确的“只有”,就转变为给孩子洗脑了。

【老丁解惑】这个平台想要分享给大家的道理是没有什么“只有”,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路,那是适合你的。所有的学术和法门都是引导大家活得更好,没有哪一个圣贤会把自己凌驾于其他人之上,
“只有”是一个限制,是后世弟子为了证明只有自己正确而臆造出来的,在这个限制下,融入社会和取得成就都是不容易的。

圣贤们的发心是:一个人可以通过任何途径来为社会,为人类乃至整个世界做贡献,绝不是“只有”才是唯一的通路。这位母亲可以自己体会一下孩子们现在的状态,是不是陷入在“只有”中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我们成年后会因为通过实证而确定它的道理,但是小孩子的世界是不需要这么高深的道理的。虽然传统文化的很多哲理对他的人生是有所助益的,但是老丁师兄还是建议以传统文化为辅,让孩子活出自己。

所谓的“活出自己”就是不压抑孩子的个性。我们可以正确地启发引导他了解其他领域,让他自己确定自己的喜好,给他创造在喜欢的领域学习的机会。而不是将我们自己认为正确的强加给孩子。这位母亲自身也认为只有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才可能成为圣人,这就是一个限制。父母不应该把孩子当做自己实现愿望的工具,孩子应该有他自己的人生。

从意识论和灵性的角度来解读,这位母亲已经产生了质疑,而这种质疑会放大,最终导致你陷入自责与后悔中。老丁师兄的建议是,这位母亲需要想清楚,在你质疑的时候遇见了【老丁解惑】,听到了老丁对这件事的看法,其实这些都是你心中的存在的,提醒你下一步要自己选择。你可以继续让孩子在学堂学习,也可以让孩子回归体制教育,同时辅助学习传统文化。在你选择之后,要坚信自己的选择就是好的。在此之前,你要征求一下孩子的意愿,不要自己做主。生活中有很多成年人其实思想、心智并不成熟,会做出不冷静不理智的事情。所以不要以为我们比小孩子成熟,一定要尊重他们的选择和意见。

即使他们以后不喜欢了,选择也是可以改变的。心理学上有个悖论,就是你坚持你以前的选择,只是为了证明你没错。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很多次的验证:为了证明我没错,我一直坚持当初的选择,实际上心里早已后悔。后悔可以改变,只要对自己做的决定负责就好。

最后,老丁师兄建议这位母亲:让你的孩子融入到社会中去,不要与社会脱节,要与时俱进;孩子有他自己的生活和使命,父母理解的不一定适合孩子;你做出决定之后不要后悔,不要陷入到恶性循环中,因为那是曾经想要孩子更好的选择,而新的选择,只要你相信,它的结果也一定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