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一水库,水位一夜退去数百米,专家赶到挖出六条“金龙”

 唯我英才 2020-05-26

我国有着悠久的厚葬文化,历朝历代留下了众多墓葬,由于缺乏相对准确和完善的历史记载,很多古墓被逐渐尘封。后来,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很多古墓才被人们发现,因此,在考古工作中,很多珍贵古墓的发现都有一定的偶然性。

1977年的河南省西南部,遭遇了百年一遇的严重干旱,旱情持续发展,很多大河出现了断流的情况,为了缓解旱情,丹江口水库曾多次开闸放水,即使如此,淅川县依旧出现了严重的河流断流,水位一夜退去数百米,大面积河床裸露。

下午放学后,一个小孩来到河床上玩耍,并在淤泥中意外发现了一个绿色的器物,由于这个神秘物体埋得太深,小孩没有成功挖出,于是便回家将此事告诉了大人。当地村民一起来到了河床上查看情况,有村民发现,这极有可能是古代的青铜器。

经过商议后,村民立刻将这一情况告诉了当地的文物保护部门,专家们赶到现场后,对当地的环境进行了详细探查,发现了三座古墓,三座古墓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和被盗情况,于是,专家们立刻对三座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工作。

通过对墓室结构和墓中随葬品的详细鉴定,专家们确认,三座古墓都是春秋时期的楚墓。有个成语叫“问鼎中原”,指的是在春秋争霸时期,鼎就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而在二号古墓中,专家们竟然出土了七座鼎,说明墓主人的身份极为尊贵。

专家们对七座鼎的铭文进行了修复,结合墓中的墓志铭等其它资料,专家们确认,这座墓的墓主人正是楚庄王的儿子,楚共王的弟弟,楚国的令尹王子午。七座鼎中最大的一座被称为“王子午鼎”,鼎口有6条“金龙”浮雕,采用失蜡法铸造而成,十分罕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