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穴位学习,天星十二穴笔记(七),头痛...

 峨眉佛光 2020-05-26
中医穴位学习,天星十二穴笔记(七),头痛、耳鸣、月经不调、阴痒、疝气、腿痛等可取太冲穴,按补泻施术。
一、穴位名称:太冲穴
足阙阴肝经之原穴。本穴属肝脉经气所注,气血旺盛,故名太冲。简易取穴法,足背,由第趾间缝纹头向足背上推,至其两骨联合前缘凹陷中(约缝纹头上二横指)处,即是本穴。
二、类属:足阙阴肝经之原穴;五腧穴之输穴,五行属土。
三、功效:
1、平补平泻:疏肝解郁
2、补法:养肝明目
3、泻法:清泻肝胆,潜降风阳
四、中医主治机理:
1、头痛,眩晕,肝脉上达颠顶,而肝胆相表里,足少阳经上抵头角,若肝胆火肝,或肝阳上亢,风阳火热上扰清空,可致头痛、眩晕,针泻本穴,清泻肝胆,潜降风阳,故可治疗上述头痛、眩晕。
2、耳鸣,耳聋,肝胆相表里,足少阳经脉上抵头角,下耳后入耳中,上病下取,针泻太冲,可以清肝胆,治疗肝胆火旺之耳鸣,耳聋夜盲,青盲,暴盲,目痒,目痛,流泪症。
4、瘿瘤,肝脉沿喉咙后上鼻腔,若因郁生痰,痰气郁结颈部,可致瘿瘤,针泻本穴,可以疏肝散结,故可治本病。
5、痉病,破伤风,惊风,面肌痉挛,面瘫,肢体震颤。针本穴可收息风解痉、疏筋缓急之功效,故可治疗上述病症。
6、胃痛,呃逆,呕吐,便秘;泄泻。肝脉挟胃,若郁怒伤肝,横逆犯胃,可使气机郁滞,和降失常,而致胃痛、呃逆、呕吐、
便秘;若脾胃素虚,肝木乘之,运化失常,可致泄泻。故可治疗上述肝胃不和、脾胃不调之病症。
7、胁痛,积聚;少腹痛,疝气。本穴为足阙阴肝经之原穴,主治本经、本脏病症,若因湿热蕴结,或气血。沙石阻滞肝胆,可致胁肋疼痛,甚则积聚内停,取本穴可以疏肝利胆,调气行血,故可治疗上述病症;而本经绕阴部,抵少腹,“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本穴可以疏通经脉,调肠气机,故可以治疗少腹痛、疝气。
8、月经不调,崩漏。
肝藏血,冲任为肝所主,若肝气郁滞,冲任不调,或肝火旺盛,冲任被扰,则可致月经不调,甚至崩中漏下,针刺本穴可以调肝而理冲任,清肝火而宁血海,故对肝脏疏泄失常,或肝火旺盛之月经病治之有效。
9、乳痈,乳癖。
肝脉布胸胁,乳房为肝所主,针本穴可以疏肝理气,和血通络,故可治疗乳痈、乳癖等病症。
10、尿血,遗精,阴痒。
按:肝脉入阴毛中,绕阴部,若肝经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血络受灼,则尿血;精室被扰,则遗精;湿热流注外阴则阴痒。泻本穴可清肝胆湿热,因此可以治疗尿血遗精、阴痒等病症。
11、痫、狂、厥症。其病因虽多,但总属风阳升动,气逆挟痰,壅闭经络,阻塞清窍,心神被蒙之症,本穴可以平肝息风,降逆豁痰,因此可以治疗上述诸病。
12、下肢关节酸痛。“经脉所过,主治所在”,本经起于足大趾,沿足跗上内踝,行膝内侧,本穴可以疏通下肢气血,因此可治疗经脉循行部位的下肢疼痛。
#哆咖医生超能团# #423头条知识节# #知识改变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