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8额头痛、整个脑袋如戴了紧箍咒一般发胀、发紧,一生气就发病→阳明胃经痰湿浊气所困、又兼有肝郁气滞所扰,这两条经发生淤堵→化湿浊、疏经脉(梳理好胃经和肝胆经)→温胆汤+逍遥散的合方

 有缘者可网诊 2021-11-20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世上本无病,只是堵和瘀——这话,怎么听,都像是广告语,似乎是唬人的噱头。

但是,你仔细琢磨,却发现,事情就是这么一回事儿。

我们人,如果能用各种方法,把经脉上所有的淤堵都化解掉,那就真的百病不侵了。

虽然,做到这一点,基本不可能。

来吧,我给你举个例子。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当时是42岁,姓赵。

这个人在六年前,因为情志不舒,满心不愉快,结果就导致头痛了。

头痛,多么平常的症状啊。但是这个人的头痛,不一般。主要的痛点,在额头。但与此同时,整个脑袋发胀、发紧,就好像戴了紧箍咒一般

头痛厉害的时候,这个人会伴随牙疼、胁肋部位疼痛、眩晕眼花缭乱的症状。平时,则烦躁易怒,口咽干燥,却喝不下太多水。

就因为这个病,患者几乎不敢上班。因为到外头去,免不了就要生气。一生气,脑袋就疼。

六年来,这个毛病有增无减,几经治疗无效。而且从一年前开始,此人的记忆力开始下降了。

怎么办?看中医、喝汤药。这是她能想到的最后一招了。

看的是谁呢?看的是任应秋。

这个人,生于1914年,卒于1984年,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中医理论家和教育家。你要是感兴趣,可以上网查阅此人的生平事迹。

当时,任老仔细诊察,发现患者脉象沉滑,舌苔厚腻而浊秽。面色萎白,而且似乎还有些浮肿

怎么办呢?当时,任师仔细揣摩,写了一张方子,但见——

清半夏9克,陈皮9克,茯苓15克,炒枳壳9克,竹茹9克,柴胡12克,白术9克,赤芍18克,当归9克,生姜6克,薄荷3克,川芎3克。 

结果,三剂药用下去,患者诸证大为改善,前额头痛、头胀、牙痛全都消失了,神清气爽,但是依然感觉到咽喉干燥,胁肋疼痛,烦躁易怒。看脉象,略数。

这时候,任师改了方子,但见——

醋柴胡18克,白术9克,当归6克,炒白术12克,茯苓12克,丹皮9克,炒山栀6克,郁金9克,炙远志9克,一共是三剂。

药用之后,诸证悉平。整个人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清爽。

这就是医案的大致经过。后来,任师还顺带着为患者调了一下月经的事儿。这个,我就不提了。

好了,现在,我带你看看这背后的学问。

你看,这个患者的问题,主要就是头痛。痛处在前额,脑袋一圈都发紧、发胀。

好了,你记住啊,我们的前额疼痛,一般考虑病在阳明胃经。同时,足厥阴肝经,入巅顶。足少阳胆经,入头侧部。所以说,患者头痛以前额为甚,转圈这一周紧张发胀,这就考虑病在胃经和肝胆经。

这个考虑,是否站得住脚呢?

结合患者的其他症候和全身表现,可以感知到,这个思路是站得住脚的。

你看,此人脉象沉滑,舌苔浊腻。这是不是在说明,患者脾胃有痰湿之邪啊?痰湿之邪阻滞胃阳明经,令经气不利、清阳之气不升,所以患者前额疼痛、牙痛(胃阳明经入齿,故而齿痛)。

脾胃湿浊内蕴,令津液不得输布,所以患者口干口渴。但是,由于湿气阻滞脾胃,故而喝水是喝不下去的。

脾胃清阳之气不能濡养头面,所以患者眼花、眩晕、面色萎黄、面容似乎有些浮肿。

与此同时,患者烦躁易怒、胁痛,每次发病都在情绪波动之际。这个又在提示我们,此人有肝郁的问题在。对不对?

由此,我们就知道了,这个人的阳明胃经和肝胆经,都有问题。前者为痰湿浊气所困,后者为肝郁气滞所扰,这两条经发生淤堵,导致头痛、头胀、头紧,那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吗?

所以,要想个解决这个问题,就得梳理好胃经和肝胆经。这两条经清爽了,患者的毛病就都没了。

好,接下来,请看看任师当时开的方子吧——

清半夏9克,陈皮9克,茯苓15克,炒枳壳9克,竹茹9克,柴胡12克,白术9克,赤芍18克,当归9克,生姜6克,薄荷3克,川芎3克。 

这个方子,是温胆汤和逍遥散的合方其中,前五味药基本是温胆汤,陈皮、半夏、茯苓用于除湿利水、健脾理气。枳壳行气宽中,竹茹清痰热而降气逆。这解决的是胃阳明经的问题。

接下来,方子的后半部分,基本就是逍遥散了。柴胡、当归、薄荷、川芎用于疏肝行气解郁,白术和生姜用于健脾除湿,赤芍活血清热。这就是在解决肝胆经的问题。

至于说后来,患者诸证大为改善,但是依旧咽干、胁痛、烦躁易怒,这就是有肝郁化火的倾向了。怎么办?用的是丹栀逍遥散,在逍遥散的基础上,加入丹皮和栀子,用来进一步疏肝清热。

这就是大体的治疗思路。

我把这个写出来,供读者朋友借鉴参考。我希望你能从我的描述中,感知到中医在治疗过程中,所秉持的思路。

说到底,还是那句话,世上本无病,只是堵和瘀。湿浊也好、肝郁也罢,最后带来的结果,都是经脉的淤堵。人间病有千万种,到最后,病根儿都在经脉的淤堵上。所以,中医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就特别重视梳理和化解病人体内的淤堵。怎么堵的,就怎么打开。堵在那里,就治哪里。

中医治病,看似复杂,其实就这么简单,对不对?

好了,这个事儿,我基本就说到这里吧。文中所述的,严格讲,是任应秋老前辈利用化湿浊、疏经脉之法治疗头痛的医案。有类似症候的患者,我劝你不要盲目照搬套用方药,而是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准确辨证,是应用方药的前提。辨证不准,用药就是一件危险的事儿。

全文完。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