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篇改变计量经济格局的深度文,这是我见过的最有情怀的文字和分析

 计量经济圈 2020-05-26

慢慢往下看

   《正文》  

计量哥,一直希望能够带着圈友们,去对微信上的“计量经济”相关公众号,做一帆比较有意义的调查。

整体而言,计量经济相关的公众号依然相当少,而且运营公众号的主体,也只能够在文章更新频率与原创性两方面做出取舍。

此次针对微信上的“计量经济”相关公众号的调查,是采取了科学的数据挖掘方法,通过系列的繁琐步骤,从而才获得了以下这些比较数据。


   下面做一些具体指标的比较  

以下这张图获得了6个微信公众号数据,最早发布文章的是“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而最年轻的的公众号是4个月大的“计量经济”。

一般的情况下,是发文越早并且坚持下来的公众号,所能够获得计量爱好者的关注度会越高。

当然例外情况,就是公众号的文章质量高且运营者在圈子里知名度较高,比如陈强教授的公众号。[点开图,更好看些。]


以下这张图较好地展示了“计量经济”相关微信公众号发文频率,发文频率最高的就是计量经济学服务中心,而最低的公众号是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

当然发文频率并不能说明一个公众号的内容质量,毕竟还需要看它发文主题是些什么,以及是不是具有原创能力。

这就好比一个编辑不一定是一个好的作者,毕竟编辑更多需要考虑文字排版、校正等方面事宜。


以下这张图展示的是,“计量经济”相关微信公众号原创率。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原创率最高的公众号是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其次就是计量经济圈,这两个公众号原创率都大于50%。

而剩余的其他四个公众号原创比率都低于10%,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运营者以转载文章为主,毕竟还要考虑到前面说过的发文频率的。

值得注意的是,公众号计量经济因为新开不久,所以之前很长时间都没有获得原创功能,但我们在这里认为那些文章非“原创”。

一个公众号要想保持活跃度,那一般是会损失原创度的,何况每天创作原创文章,并不能保证阅读者为其知识付费,所以往往失去了创作动力。

我们之前说过,微信公众号的发文频率与原创率之间呈现负相关,因为大多数“计量经济”相关公众号都只有一个兼职的运营人员。

而且考虑到计量经济学的博大精深,知识体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一个经常更新文章的公众号是难以保证文章的原创性。

在微信公众号里,很多专业做电影、音乐、情感、鸡汤类的运营者知道,那些主题的普适性更强,毕竟“大多数”受众都是些研究生以下群体。

这里有一个现象需要注意,计量经济圈发文频率和原创率呈现出双高状态,而计量经济学和计量经济的发文频率和原创率却呈现出了双低状态。

如果既不能保证原创力度,也不能保证发文的活跃度,那多少还是需要引起运营者考虑并改善的。

   各公众号主题分析  

接下来,我们来解析一下计量经济圈的278篇推文,这里需要提醒一点,计量经济圈第一篇发文为2016年08月21日,而在2017年05月15日后开始转型为计量经济类主题。

之前的计量经济圈为“经济日记本”,说的是要做一个记录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的本子,所以5月之前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历史等思考类文章原创。

如果我们从第一篇文章开始采集主题,我们的词云图显示,计量经济圈主要关键词是“原创”、“中国”、“经济”、“计量”、“逻辑”、“数据”等。

从这些词汇中,我们看到的是计量经济圈以原创内容为主,而且关注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

上面已经说过,计量经济圈从2017年05月15日开始推送计量经济领域的文章,逐渐转型为今日的以“计量”、“模型”、“数据”等为主的应用型公众号。

值得一提的是,计量经济圈一直在强调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并且多次发送相关文章和工具应用说明。

由于圈子里的研究者比较多,所以计量经济圈还时不时地推送文献阅读、文献搜集等方面的文章,让圈子里的伙伴们受益颇多,不过问题也需要引起注意。

以下是公众号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的主题关键词,原创度是该公众号的突出特点,运营者主要以Stata软件的运用来讲解计量经济学。

陈强教授喜欢做课程培训,还通过腾讯课堂来录制视频让计量经济需求者订购,可见凡是应用型工具类的老师都能够让知识直接变现。

传播有用的知识,当然需要知识受用者为此付费,这样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不然不符合“激励相容”的理论规范。

这个微信公众号的更新频率相对而言要低很多,现在陈老师通过开设微博来短距离接触学生,毕竟微博的传播率更快且互动更加容易一些。

计量经济学,这本来就是一个好“域名”,总共原创文章30篇,于2014年07月发第一篇文章。

由于该运营者是兼职身份,所以文章更新相对比较随意,没有固定的时刻,也没有固定的星期几。

这个公众号的主要以普及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用法为主,涉及到的领域主要以计量为主,但有时候也会创作一些运营者自己想法的文章。

计量经济学公众号的文章基本以转载为主,因为小编的精力也却是有限,现在主要集中于转载计量经济学服务中心的文章,毕竟他们都在陕西西安邻里。

运营三年来,计量经济学还是坚持着在发文章,这一点是值得称赞的,不过高级的计量知识,如空间计量、贝叶斯、非参数等等领域相对是空白,这可能跟该公众号的基础定位相关。

这个公众号“计量经济学服务中心”是发文篇数最多的(1404),基本现在是每天推送4-5篇经济相关的文章。

该号的原创度相对也是比较低的,可能是因为这个号是由一个团体运营有关,人员反正是在四处搜集各类相关文章推送。

最频繁出现的词汇是“经济学”,所以这个公众号是围绕着经济学相关议题进行推送文章的,毕竟纯粹的计量经济学不仅来源比较少,而且能够关注的人数也会少很多。

这也就是所谓的“多元化”战略,至于成不成功,现在看来还是相对而言,比较成功的。

这个公众号举办过一次Stata培训,不过在我看来,费用还是相对高昂了一些,而且在平常推文的过程中,该号并没有给出一些类似的比如“数据可视化”的原创文章。

在计量经济培训圈子里,其实很多那些编程能力比较强的计算机学生比较有优势,不过他们缺少的是经济学思维方式,所以培训学员往往看重,培训师资是不是有在国际期刊发文章的这种能力。

做计量经济学公众号,与商业化运营并不是冲突的,我一直认为知识本身就应该得到定价,这样才能够让死水流起来,希望该公众号的原创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方好。

这是最新的“计量经济”相关公众号,仅仅只有4个月大,共发文才20篇。

尽管取了一个不错的名字,但是在初期不能够得到followers的关注,该号的运营者更新的频率就要慢得多。

推送文章应该主要是原创,但是能够看到的原创文章只有1篇,而且文章多以截取PPT来推送相关主题为多。

而且推文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主题,也不是从一个初级到高级的过程展开,可能这与小编也在学习他所推送主题的内容有关。

其实这个公众号是不具备放在这里作比较的可行性,不过因为该运营者执意取名“计量经济”,还是放在这里置评几句让他能够提高运营质量。

能够有自己对计量经济学某一领域的看法,同时能够深入浅出低介绍那些高级的计量知识和实证技巧。


最后这个公众号名字很长,为”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于2014年7月开始首发文章,原创文章篇数只有22篇,相对于他1404篇的发文数量,是显得有些偏低的。

运营单位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因为是海闻教授创建的这个科研网,所以这里的推文也主要是以网站的文章为主。

然而,因为运营单位的缘故,这个公众号仍然是有针对性地在推送文章,比如着重宣传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和汇丰商学院,因为这两个单位都是海闻教授的工作单位。

该公众号里推送的文章主要是一些经济大家的思考类,又或者是经济学圈子里的热点事件,当然计量也有涉及到。

只是在针对性方面,这个号肯定不如前面的几个公众号,在计量经济领域的推送频率和质量,这是他需要提高并改善的地方。

这篇文章会改变计量经济的格局吗?请到留言区表达你的意见。

《END》

写在文后

如果对之前的制图(点前面)数据代码还有需要的,请(戳这里)或文末赞赏“50”元,留下邮箱,每天晚上21:00发送#

如果对希望加入计量经济圈的核心圈(点前面)有需要的,请(戳这里)或文末赞赏“50”元,然后留下地址、联系方式和邮箱

计量经济圈处于前所未有的困难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