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茶的三重境界

 嘟嘟7284 2020-05-27

独处一家茶馆,点一壶茶细细品味,足不出馆,便能感受众生百态。

来来往往的茶客或匆忙粗鄙、或举止斯文、或精明市侩,一杯小小的茶总能带给人生更多的思考。

观察茶客行为已久,不自觉将喝茶人的境界划为三类,如此三重境界道出凡喝茶人的心声。

喝茶的三重境界

1

第一重境界:喝茶总为稻粱谋

为了某一个具体、有形、现实的目标,为了给自己的物质生活带来正价值而喝茶。

老舍在《茶馆》中,有这样的场景描绘,“那年月儿时常有打群架的,但是总会有朋友出头给双方来调解,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说西,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

百年前往来的茶客不乏需要调事的,那些约架之辈无非是各权贵门下的家丁,想来也不懂品茶门道,可以说和事是头等大事,喝茶不过是心平气和后顺便的事。

喝茶的三重境界

今日之茶馆,也有许多平日滴茶不沾的主,为了求人办事、为了生意往来、为了附庸风雅,也择一幽静清雅之地,趁着宾朋赴约之际,要壶茶共谋心中大计。

不论是商谋事计的显性利益,还是为求清心的隐性利益,总归是为了达到某种价值而喝茶,这类喝茶被动性较强,主动性较弱,趣味性较差。

很多时候关注的是心头利益,而不是喝茶本身这件事,只要水带味,甭管多难喝的茶,都能下咽。这类喝茶人往往口鼻粗糙,喝茶如饮水,不记其味,与品茶相去甚远。

喝茶的三重境界

2

第二重境界:适心“之”所

苏轼曾言:“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这种“无益身心”的“适吾意”往往是一个人不依指令、不求利益、不跟风从众,全凭兴趣发挥的表现。慕茶客常常陶醉于一泡茶中,无需多言,便可感受到万般滋味。

只要心之所至,这种慕茶人走哪都不忘那一口,有甚者出门吃饭、住酒店也要自己布一方席、泡一壶茶以慰风尘,达到这般喝茶境界的人往往久经茶场,在阅茶无数后建立起自己独特的审美。

有人偏爱普洱古树茶的霸气、有人热衷岩茶岩骨花香的风骨、有人独宠鲜爽甜嫩的首采绿茶芽儿,可以说每一款茶都有其独特的风味,慕茶客定要细细啜饮后才能酣畅淋漓。

喝茶的三重境界

慕茶客们往往以不同茶叶贴标签站队,自己兴趣所致的茶渐渐融成一个圈,久而久之便将非此茶之人排在圈外。

茶无好坏,饮茶人心中有高低贵贱,慕茶客一旦有了心驰神往的茶,不由自主便会在心中竖起一道高阁,只是不自知罢了。常听一些爱茶之人说:“真正懂茶的都喝普洱。”他们是真的心之所好吗?然也,非也。

慕茶客味蕾几经打磨后有了高端体验追求,确实是爱茶之心溢于言表,却也在沉醉于心之所适的茶叶时无形中形成排他的意识壁垒,常常对别人的喝茶审美不屑一顾,他们对饮茶的环境、冲泡的器皿、泡茶的技艺有个性化追求,一句千金难买我乐意彰显自己懂茶识体的标签。

喝茶的三重境界

3

第三重境界:从无味处品茶

读书人有一种非常高的境界:“从无字句处读书”,仔细想来喝茶未尝不是如此。

见过一位喝茶大家,在路边小伙计招呼下座,在用报纸铺就的石头上,喝一杯白水,那神态未曾流露出一丝不安与不适,临走时先生称赞了一句好茶,跑堂小伙子反而一脸困惑。

喝过许多茶,经历过许多事,“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才会知道正味的茶不是泡在杯中的,才会对禅茶一味有所理解。

喝茶的三重境界

同样一杯茶,有人尝罢称赞好茶,有人观悟后说浮茶如人生茶甚好。

达到这个境界就会懂得石上清泉是一捧好茶;路边粗陶大碗里装的是一碗好茶;随手闷一壶的是好茶....

不再拘泥于任何以艺论茶的形式,不会再纠结茶叶本身的品质,不再质疑泡茶所用之器,不再诘难泡茶之人是否技艺精湛。从无味处品茶,只要心茶相依,无味便是正味。

喝茶的三重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