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针法 (己)2  ,针绝骨穴出血,其痛可以立止

 大海思楠阁 2020-05-27

【按语】今邪气深伏于髓,故膝下小腿酸痛而按之不可,痛在骨也。《难经·四十五难》载:“髓会绝骨。”故取髓之会穴绝骨,深刺之,并令其出血以泻其邪,而病可愈。
【原文】身体小痛,刺至阴 ① 。诸阴之井,无出血,间日一刺。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刺至阴:《甲乙经》卷七无“至阴”二字,“刺”字连下句读。《太素》卷二十五“至阴”作“之”。《素问识》丹波元简认为:“刺至阴,三字衍,当依甲乙删之。”
【语释】如身体感觉轻微疼痛,可取足太阳经之井穴至阴。若刺诸阴经的井穴,不要出血,可间日刺一次。
【按语】疟疾患者身觉轻度疼痛的,高世栻说:“不若[骨行]酸痛甚也,痛不在骨,在太阳之通体,故可刺足太阳经之井至阴穴”。张介宾说:“凡取诸阴之井,皆不可使之出血,但间日一刺之,则邪气自泄矣。然则可出血者,惟三阳之井,而真阴不可伤也。”今邪在太阳之经,则刺至阴出血之可知。盖井穴乃经气之交,故邪在阳之气分者宜泻出其血。若病在阴之经,而宜取阴之井者,则不宜出血,可间日一刺,以免泄真阴之气。此实乃治疟之取井穴之根本大法,不可不知。
【原文】温疟 ① 汗不出,为五十九刺 ② 。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温疟:《素问·疟论》:“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为温疟。”《太素》卷二十五杨上善注:“阴虚阳乘,内里为热,故先热也,热极复衰,反入于内,外阳多虚,阳虚阴乘为寒,所以后寒,故曰温疟也。”
②五十九刺:指针刺具有泻热功效的五十九穴。泻诸阳之热二十五穴:计督脉上星、囟会、前顶、百会、后顶。足太阳经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左右各一穴)。足少阳经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左右各一穴)。泻胸中热八穴:大杼、膺俞(中府)、缺盆、背俞(风门,左右各一穴)。泻胃热八穴:气街、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左右各一穴)。泻四肢热八穴:云门、肩髃、委中、髓空(左右各一穴)。泻五脏热十穴:魄户、神堂、魂门、意舍、志室(左右各一穴)。以上共五十九穴。
【语释】温疟汗不出的,选取治热病五十九穴中的有关穴位进行针刺。
【按语】温疟为先热后寒,或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汗不畅泄,或无汗。张锐在《鸡峰普济方》中说:“先热后寒,名为温疟。但热无寒,名为瘅疟。”瘅疟是温疟之甚者,温疟或瘅疟均为阳邪之盛。由于阳热盛,腠理闭塞,故无汗。所以治疗温疟或瘅疟,古人主张以发散为主。张介宾说:“凡古人治疟之法,若其久而汗多,腠理开泄,阳不能固者,必补敛之,无汗则腠理致密,邪不能解,必发散之。故曰有汗者要无汗,扶正为主,无汗者要有汗,散邪为主。此大法也。”指出卫阳不固者应补肺气以敛汗,阳热邪盛腠理闭塞者,应发汗以表散热邪。使热从汗解。所以针刺治疗,可根据临床症候,选取五十九穴中的相应穴位,施以泻法,以发其汗而解热邪。
例如:温疟表现热多寒少,无汗,骨节酸痛,头痛,少气烦冤,口渴引饮,便结溲黄,舌红苔黄,脉弦细而数者,为里热炽盛兼有表证,应表里双解,可取五十九穴中的百会、上星、魄户,委中等穴,发其汗以解表邪;足三里清其里以泻内热;刺百会、上星以越诸阳之热逆。表解热退则病势减。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四十)
【原文】风疟,疟 ① 发则汗出恶风,刺三阳经 ② 背俞之血者。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疟:《甲乙经》卷七无此“疟”字。《太素》卷二十五作“之”与上句连读。
②三阳经:太阳经。王冰说:“三阳,太阳也。”杨上善说:“风疟候手足三阳经之背俞,有疟于穴处取之。”
【语释】风疟,发作时汗出怕风,刺太阳经之在背部的有关俞穴,使之出血。
【按语】疟疾患者表现汗出恶风等症候,为风邪侵袭所致,病属初起。因风为阳邪,伤人卫气而致表阳虚,所以有出汗恶风的症状。张志聪说:“疟发则汗出恶风者,表阳之气虚也。”盖太阳之气主表,邪伤太阳,则表气虚而恶风,故宜泻太阳之邪。故针刺治疗应取太阳经之在背部的俞穴,如风门、胃俞,胆俞、膀胱俞等穴出血,以祛风解表泻热而疟可止。
针灸治疗疟疾,其疗效已为目前医家所肯定。但是,应掌握针灸施治的时机。一般认为在发病前1~2小时施术最佳。这与所谓“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是一致的。盖因病尚未发,邪正相离,正气未乱,此时刺之,可扶正气而抗病邪,正气充足可使邪退。《素问·疟论》载:“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
疟疾病人如果脉不见的,或皮肤有出血点的,说明邪气盛而致脉伏而不见,气分有伤而渗澹之血瘀于肌表,所以脉伏而不见的应随所病之经取其指端的井穴出血泄其邪气,邪去而脉可复,而皮下出现血点亦可取之以泻其邪。
疟疾虽以恶寒、高热、汗出而解,《内经》是以寒热症状的时间多少而分为寒疟、温疟和瘅疟等不同病名,即寒多热少的为“寒疟”,热多寒少的为“温疟”,但热不寒的为“瘅疟”。下面所谈到的足太阳、足少阳、足阳明、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六经以及心、肝、脾、肺、肾、胃疟等,则是以十二种不同兼症而论。因此根据临床各自具体的症状表现而确定病在何经何脏,以便于在针灸治疗时“随症取穴”,也就是说,病虽同而症不同,则用穴不同。这是中医治病的特点,也是治疟的关键。因此,对十二疟症状表现应予一一详辨,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于疟疾发作的时间,《素问·疟论》载:”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薄,内外相薄是以日作。”其间日而作者,“其气之舍深,内薄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著,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而作也。”现代医学认为疟疾是人感受疟原虫所引起的传染病。由按蚊传播。疟疾的临床症状完全由疟原虫的无性体而引起。患者血中疟原虫必须达到相当浓度后才能引起发作。其临床所表现的寒战、高烧、出汗等是疟原虫的代谢产物所引起的异性蛋白反应。由于各种疟原虫的生活史不同,因此,临床上有一日一发,间日一发,三日一发或发作不定时等不同类型。
关于针灸治疗疟疾的机理,目前一般认为是由于针灸刺激作用于神经系统,而影响到疟原虫的生活规律而产生疗效。但究竞疟原虫有无形态改变和各种型体在末梢血液消失速度以及人体的新陈代谢,血细胞、体液等变化如何,凡此种种,仍待进一步研究。
【原文】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 ① ,热止汗出 ② ,难已,刺郄中 ③ 出血。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熇熇(he音赫》暍暍(ye音夜)然:《甲乙经》卷七、《太素》卷二十五均无此五字。“熇熇暍暍然”,形容火热炽盛的样子。王冰说:“熇熇,甚热,暍暍,亦热盛也。”
②热止汗出:《甲乙经》卷五、《太素》卷二十五均作“渴、渴止汗出。”新校正云:“全元起本,并《甲乙经》、《太素》,巢元方并作先寒后热,渴,渴止汗出。与此文异”。
③刺郄中:即膝腘部的委中穴。《甲乙经》卷七作“腘中”。王冰注:“《黄帝中诰针灸图经》云:委中主之。则古法以委中为郄中也。”故当以委中为是。《太素》卷二十五杨上善注:“《明堂》足太阳合委中,疗经疟,状与此同也。”
【语释】足太阳经的疟疾,使人腰痛头感沉重,寒冷从脊背发起,先寒冷后发热,热势炽盛,状如中暍,若热止汗出,难以痊愈,治疗应刺委中穴出血。
【按语】疟疾发作而出现足太阳膀胱经症,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而后发热的,称为“足太阳之疟”。因足太阳膀胱经脉循行于头项背腰部,其邪在太阳,太阳主表,所以表现头和背腰部症状。张志聪说:“太阳是动病者,腰似折,冲头痛。太阳标阳而本寒,故先寒后热,背为阳,故寒从背起也。”寒邪郁而化热,则热势炽盛,卫阳被邪所伤,故虽热停止而汗仍出不止,此为表虚卫阳不固所致,其病难已。在针灸治疗方面,应取足太阳膀胱经委中穴出血,即张志聪所言“以泻在经之邪焉。”
【原文】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亻亦] ① ,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 ② ,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 ③ 。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解[亻亦](yi音亦):困倦懈怠。高世栻说:“犹懈惰,枢转不力也。”张介宾说:“身体解[亻亦],谓不耐烦劳,形迹困倦也。”
②惕惕然:恐惧不安的样子。王冰注:“胆与肝合,肝虚则恐,邪薄其气,故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也。”
③刺足少阳:王冰注:“侠溪主之。”杨上善谓,“可取足少阳风池、丘墟等穴也。”
【语释】足少阳经的疟疾,使人身体困倦懈惰无力,寒冷和发热都不太厉害,怕见人,看见人则非常恐惧,发热时间长,汗出的厉害,治疗应刺足少阳的有关穴位。
【按语】疟疾而出现身体困倦懈怠,微恶寒、发热,不欲见人,见人则恐惧,发热时间较长而出汗多的称为“足少阳之疟。”少阳居半表半里,为阳之初生,其气未盛,故外邪入侵,则阳气不升,所以出现身体懈惰无力,不耐烦劳。《素问·灵兰秘典论》载:“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经脉别论》载:“人之惊恐患劳动静,皆为变也……当此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著而为病也。”怕见人,见人则恐惧者君为邪在胆,因胆虚而决断失司,故不愿见人,见人则恐惧。少阳为三阳之枢,木火之经,相火主气,所以病则寒热并见而热多于寒,故汗出较多。“荣主身热”,故针刺治疗取足少阳胆经荥穴侠溪,泻之,以清泻少阳邪热。
本条所论虽为足少阳之疟,实为疟疾之主症,即身体解[亻亦],寒热往来,热多而汗出,症居半表半里。即所谓“疟疾不离少阳”正是此意。喻嘉言说:“半表半里,少阳也,所以寒热往来亦少阳所主,谓少阳而兼他证则有之,谓他经而不涉及少阳,则不成其为疟矣。”这说明疟疾主要病位在少阳经,但是可以兼见他经、他脏之症候,因此,《内经》才有“十二疟”之称。故临证不可不细详辨之。
【原文】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上 ① 。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跗上,即足背上,正当冲阳穴。王冰说:“冲阳穴也。在足跗上同身寸之五骨间动脉,上(当作下)去陷谷同身寸之三寸,阳明之原……。”
【语释】足阳明经的疟疾,使人首先感到洒淅恶寒,寒冷逐渐厉害,很久才发热,热退汗出。病人喜欢亮光,喜欢火,见到亮光、火气,身上就感到爽快。治疗应刺足阳明经足背上的冲阳穴。
【按语】疟疾,其症状表现先寒冷,而且寒冷甚,然后才发热,热退汗出,汗出后患者喜见光亮与火的称为“足阳明之疟。”阳明多气多血,阳气盛而阴寒之邪侵袭,所以先觉寒冷且重。寒从热化后才觉发热,热去则邪解而汗出。《灵枢·经脉篇》载:阳明“病至则恶人与火。”当阳明经有邪热时,则恶热,所以不欲见火光。但当热退汗出后,阳明经虚,阳不盛阴所以则喜见光亮及火气。张介宾说:“盖阳明受阳邪,胃之实也,故恶热,阳明受阴邪,胃之虚也,故喜煖耳。”针刺治疗足阳明之疟,当取该经的原穴冲阳,以泻其邪,而补其虚。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四一)
【原文】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大息 ① ,不嗜食,多寒 ② 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即取之 ③ 。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大息,即叹气的意思。
②多寒:《甲乙经》卷七“多寒”后有“少”字。
③即取之:《甲乙经》卷七“之”后有“足太阴”三宇。按,以上文例《甲乙经》为是。王冰说:“取之井俞及公孙也。”
【语释】足太阴经的疟疾,使人抑郁不乐,时时喜欢叹气,不想吃东西,多发寒热,出汗多,病发作时很容易呕吐,呕吐后病就轻些,治疗应刺足太阴经。
【按语】疟疾,其症状表现抑郁不乐,喜欢叹气,不欲食,发寒热,出汗多,发作时易呕吐,吐后觉快的为“足太阴之疟。”脾脉注心中,脾脉病影响心气不舒,所以出现神志抑郁不乐,脾主运化,脾病则运化失司,因而上焦痞塞满闷。脾病则心母救之,火气下入于脾,而不上行于肺,故令人喜欢叹气而且不欲进食。太阴主里,外邪侵入而不易解,正邪交争,所以多寒热,而出汗多。足太阴脾经脉络胃上膈挟咽,故病将极喜呕,呕已乃衰时,即宜取之足太阴脾经的井穴隐白,俞穴太白及络穴公孙,以健运脾气,脾胃功能恢复而外邪才能驱除。
【原文】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便 ① ,意 ② 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 ⑤ ,刺足厥阴。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数便:《太素》卷二十五作“数小便。”
②意:《甲乙经》卷七注云:‘一作噫。”
③悒(yi音邑)悒:不畅貌,即悒悒不畅快的意思。
【语释】足厥阴的疟疾,使人腰痛,少腹胀满,小便不利,象癃病一样,并不是癃病,而是小便次数多,病人感到恐惧,气不足,腹中不畅快。治疗刺足厥阴经。
【按语】疟疾,其症状表现腰痛,少腹胀满,小便数,恐惧,气不足,腹中不快的称为“足厥阴之疟。”因足厥阴肝经脉绕阴器,抵少腹,布胁肋,所以发生病变则腰痛、少腹胀满。肝主疏泄,肝病则疏泄失常,造成肾气不化,所以出现小便不利如癃状的次数增多。肝虚则感到恐惧,生发之气不足则腹闷而不快。正如张志聪说:“肝气虚则恐,盖肝藏之神魂不足,故意恐惧也。木主春生之气,厥阴受邪,故生气不足,木郁不达,故腹中悒悒也。”
针刺治疗,应取足厥阴肝经之穴。张志聪说:“宜刺足厥阴之太冲。”以舒肝气而补肝之不足。
【原文】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 ① ,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寒甚热:《甲乙经》卷七无“寒”字。《太素》卷二十五无“热”字。按《外台·疗疟方》云:“寒甚发热热间”来看其义可明。
【语释】肺疟,使人觉得心里发冷,冷极则发热,热时很容易发惊,好象看到了什么东西。治疗,针刺手太阴、手阳明二经。
【按语】疟疾发作表现心里寒冷,冷极则发热,而且在发热时容易出现幻视、害怕等精神症候的称为“肺疟”。因肺为心之盖,肺有邪而伤及心,所以出现心里害冷等症。张介宾说:“肺者心之盖也,以寒邪而乘所不胜,故肺疟者令人心寒。”又心主神明,藏神,寒甚复热而心气受伤,故易出现善惊和幻视等等神志异常的症状,此为寒邪逆传于心,故针刺治疗当取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二经之穴。张介宾认为:“当刺其表里二经,以泻阳明之实,补太阴之虚也。”王冰认为当取手太阴之络列缺,阳明之原合谷。盖肺与大肠相表里,补手太阴肺经的列缺,以温补肺气而散肺寒。肺寒祛而心不受累。泻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以清热,寒去热退则诸症尽除。
【原文】心疟者,令人烦心甚 ① ,欲得清水,反 ② 寒多,不甚热 ③ ,刺手少阴。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甚:《太素》卷二十五“甚”字连下句读。
②反:《甲乙经》卷七无此字。《太素》卷二十五“反”作“及”,连上句读。
③不甚热。《太素》卷二十五作“寒不甚,热甚。”
【语释】心疟,使人心烦得厉害,很想喝清凉水,却寒多,不太热。治疗刺手少阴经:
【按语】疟疾患者出现心烦甚,愿欲饮冷水,但是却寒重热轻的,称为“心疟”。因心属火,为阳藏,所以疟邪在心而出现心烦甚,故欲冷饮。虽寒多而热少,并非寒疟,此实为热极而生寒即真热假寒之象。正如张志聪说:“心为火脏,心气热,故烦甚而欲得清水以自救,热极生寒。故反寒多。”因此,在临床上不可被假象所迷惑,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针刺治疗应取手少阴心经的穴位。张志聪说:“宜刺手少阴之神门,在掌后锐骨端陷者中。”“盖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其外经病而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以清泻手少阴心经的实热,邪热去则诸症自消。
【原文】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 ① ,其状若死者,刺足厥阴见血 ② 。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太息:《甲乙经》卷七无“太息”二字。按,从下文之“其状若死者”来看,似是剩文。
②刺足厥阴见血:杨上善说:“可取肝之经络见血得愈也。”王冰谓:“中封主之。”
【语释】肝疟,使人面现苍青之色,叹息,有的好象死了一样,治疗刺足厥阴经出血。
【按语】疟疾患者症状表现面青色,叹息,甚至出现如死状的称为“肝疟”。因青色为肝的本色,肝郁则气逆,所以面现青苍之色而好叹息。肝主筋,病甚则多现强直如死。张介宾说:“肝属木,故色苍苍然,肝郁则气逆,故太息。木病则坚强,故其状若死。”因此,针刺治疗应取足厥阴肝经穴位出血。以疏肝调木。张志聪说:“刺足厥阴中封见血,在内踩前一寸半陷者中,仰足取之,伸足得之。”刺中封出血以泻肝热。热邪清而诸症除。
【原文】脾疟者,令人寒 ① ,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刺足太阴 ③ 。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令人寒:《甲乙经》卷七作“令人病寒”。《太素》卷二十五作“令人疾寒”。
②刺足太阴:王冰谓:“商丘主之。”杨上善说:“可取脾之经脉大都、公孙、商丘等穴也。”
【语释】脾疟,使人发冷时则腹中疼痛,发热时则肠中鸣响,响后汗出热退。治疗应刺足太阴脾。
【按语】疟疾表现寒冷则腹中疼痛,热则肠中鸣响,响后汗出的即称为“脾疟”。因脾为阴中之至阴,腹为脾经之所过,所以脾寒则出现寒冷,腹中疼痛。如脾有湿热,阻于中州,运化失司,故湿热下行则出现肠鸣,湿热上蒸则为汗出。张志聪说:“脾为阴中之至阴,故令人寒,腹乃脾土之郛郭,故腹中痛。湿热下行则肠鸣,上蒸则汗出也。鸣已汗出者,下行极而上也。”针刺治疗,当取足太阴脾经的荥穴大都以温脾散寒止痛,取经穴商丘以利湿,配络穴公孙以清热调中,其症当愈。
【原文】肾疟者,令人洒洒然 ① ,腰脊痛宛转 ② 大便难,目眴眴然 ③ ,手足寒,刺足太阳、少阴。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洒洒然:《甲乙经》卷七作“悽悽然”。“洒洒然”,即恶寒怕冷的样子。《太素》卷二十五杨上善注:“洒,音洗,谓恶寒也。”
②宛转:《甲乙经》卷七连下句读。吴昆说:“宛,似也;转,传送也。言似乎传送,大便难出也。”《素问识》丹波元简谓:“宛,屈也;转,运也,此状大便难也。”
③眴(xuan音眩)眴:眼花惑乱,视物不清。张介宾说:眴眴然,眩动貌,目视不明,水之亏也。”《太素》卷二十五作“询询然”,杨上善说:“询,请也,谓有询请举目求之,询询举目专视也。”
【语释】肾疟,使人洒洒恶寒,腰脊疼痛,大便困难,眼花惑乱,视物不清,手足寒冷,治疗应刺足太阳、少阴经。
【按语】疟疾而出现洒洒恶寒,腰脊疼痛,苦于传导不利,大便困难,目视物不清,手足寒冷的为“肾疟”。因肾为水藏,肾有阴寒之邪,所以表现洒洒恶寒。肾经贯脊属肾,开窍于二阴,故出现腰脊疼痛而大便不利。瞳子属肾,肾精亏虚而不能上注于目,故眼花惑乱,视物不明。肾为生气之源,内藏元阳,手足为诸阳之本,肾阳虚而四肢厥逆,所以四肢冷凉不温。针刺治疗,当取足少阴肾经及表里经足太阳膀胱经穴。张志聪指出:“宜取足太阳之委中。足少阴之大钟、太溪。委中在腘约横纹中央有动脉,大钟在内踝后街中,刺入三分,留七呼,太溪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者中,刺入三分,留七呼。”施以补法,以振奋肾阳,益火之源,则阴霾之气自消。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四二)
【原文】胃疟者,令人且病也 ① ,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 ② 腹大,刺足阳明、太阴横脉 ③ 出血。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且病也:《甲乙经》卷七作“且病寒”,《太素》卷二十五作“疽病也”。
②支满:支撑胀满。
③横脉:王冰谓:“横脉谓足内踝前斜过之大脉。”张介宾说:“谓足内踝前斜过大脉,则足太阴之经。盖即商丘也。”
【语释】胃疟,在发病的时候,使人感到非常饥饿但不能食,食后就支撑胀满腹大。治疗应刺足阳明经穴和足太阴经斜过足内踩前的大脉,使其出血。
【按语】疟疾患者而出现易饥饿却不能进食,食后腹胀满的称为“胃疟”。因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中热则容易消谷善饥。胃病及脾,故现虽饥而不欲进食,食则腹胀满的症候。张志聪说:“胃主受纳水谷,故胃疟者,令人病饥而不能食。中焦受邪,不能主化。故支满腹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