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针法 (己)

 针之道 2014-12-03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三七)
【原文】热病气穴 :三椎 下间主胸中热,四椎下间主鬲中热 ,五椎下间主肝热,六椎下间主脾热,七椎下间主肾热。
《素问·刺热篇》

【校注】①气穴:即孔穴。
②椎:脊椎骨。王冰说:“脊节之谓椎。”
③鬲中热:《甲乙经》卷七作“胃中热”。
【语释】治疗热病的孔穴,第三脊椎下面,主治胸中热病;第四脊椎下面,主治膈中热病;第五脊椎下面,主治肝脏热病;第六脊椎下面,主治脾脏热病;第七脊椎下面,主治肾脏热病。
【按语】此段解说不一。王冰说:“寻此文,椎间所主神藏之热,又不正当其脏俞,而云主疗,在理未详。”张介宾也说:“按本节诸椎,皆不合脏俞,而方主疗,义本难明。故王氏(即王冰一注者)但曰未详。或以中行督脉之穴为言,尤无所据。考之水热穴论云:‘五脏俞傍五,此十者,以泻五脏之热也。’盖指魄户、神堂等五穴为言。虽与本节椎穴,未皆尽合,然泻脏热之法,必不外此,故引以为注……惟明者再正之。”
我们认为张氏不同意“以督脉之穴为言”,斥之为“无所据’。考之经文云:“三椎下间……四椎下间……五椎下间……”即均云“下间”,并无“傍,字,而张氏以“傍”为训,亦难令人信服,故不可从。我们认为关于本条所说的“热病气穴”,三椎下间乃是督脉的身柱穴。《甲乙经》载:“身热狂走、谵语见思、瘈疭,身柱主之。”《扁鹤神应针灸玉龙经》载:“忽然咳嗽腰膂痛,身柱由来穴更真。”据此在临床上用本穴治疗因肺热而致的咳嗽气喘,如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以及小儿发热等症,均有一定效果。四椎下间古无穴名,今有谓之“巨阙俞”。按膈之上下为心胃所在,四椎下间傍一寸五分,是“厥阴俞”。在临床上此处即可除心胃之热,又可除胸肺之疾,如心肌炎,心绞痛,心动过速等心脏疾患,此处常有明显压痛,取之亦常可奏效。五椎下间乃督脉的神道下,《甲乙经》载:“身热头痛,进退往来,神道主之。”又主“痎疟”。在临床上此穴既可用于治疗肝胆脏器的实质病变,如肝炎、胆囊炎等,亦用于厥阴、少阳之经病,这就在于医者对输穴的选用和酌情配伍了。六椎下间为督脉的灵合穴,此穴《甲乙经》不载,而见于《素问·气府论》王冰的注文,今云主治脾热病。但诸经如《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资生经》等均不载主病,不知为何?明高武氏说:“窃意诸书、岂因灵道、灵墟名治相混而泯没欤。先儒谓心曰灵台、经谓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岂主病同手少阴神门,而针刺浅深,艾壮多寡同至阳、神道欤。”高氏之论甚当,但不足者更应参之前条所谓理脾热病者……”据此则在临床上用于胃溃疡、胃炎、肝炎等,此处每有压痛,并刺之出血,常有改善症状的明显效果。七椎下间为督脉的至阳穴,主治肾热病,此穴诸书均不载治肾病,在临床上大凡泌尿系疾患,如肾炎、肾孟炎、肾结石、肾结核、膀胱炎等,此处多有明显压痛,刺之每有效果。张氏为此条“皆不合脏俞,而方主疗,义本难明”,恐非从实践着眼故尔,目前临床上归纳总结各热病气穴的作用,基本上是反应各相应部位的脏腑炎性病变,治疗时,除可用针刺、拔罐等方法外,并可采用3~5%当归注射液,或3~5%川芎注射液,或维生素B1、维生素B12注射液等,进行穴位注射,以治疗相应病变。

【原文】云门 、髃骨 、委中 、髓空 ,此八者,以泻四支 之热也。
(《素问·水热穴论》)

【校注】①云门:《甲乙经》载:“云门在巨骨下,气户两傍各二寸陷者中,动脉应手,太阴脉气所发,举臂取之,刺入七分,灸七壮。刺太深令人逆息。”
②髃(yu音隅)骨:王冰注:“验今中诰孔穴图经无髃骨穴,有肩髃穴,穴在肩端两骨间,手阳明、蹻脉之会,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③委中: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
④髓空:一说为“腰俞”,王冰说:“按今中诰孔穴图经云,腰俞穴一名髓空,在脊中第二十一椎节下,主汗不出,足清不仁、督脉气所发也”。按腰俞只一穴,与经文“此八者”之穴数不符。张志聪说:“髓空即横骨穴,所谓股际骨空,属足少阴肾经。”《甲乙经》载:“横骨一名下极,在大赫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刺入一寸,灸五壮”。今暂从张说。
⑤四支:“支”,同“肢”,“四支”即四肢。
【语释】云门、髃骨、委中、髓空,左右共八穴,可以泻除四肢之热邪。
【按语】云门穴,为手太阴肺经穴位。手太阴经脉循行上肢内侧前缘,抵拇指之端。如该经脉在上肢循行所过之处有热邪,即可取云门穴进行治疗。正如《类经图翼》载:“主治……四肢热已,此穴主泻四肢之热。”
肩髃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穴,手阳明大肠经脉起于食指内侧端,上行循上肢外侧前缘,上肩,出髃骨之前缘。如该经脉在上肢循行所过之处有邪热,即可取肩髃穴进行治疗。《甲乙经》载:“肩中热、指臂痛,肩髃主之。”王执中在《针灸资生经》中说:“刺即泄肩臂热气”。说明本穴有清泄上肢经络热邪之功效。在临床上大凡上肢之疾患,均可酌情选用本穴进行施治。
委中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穴,该经脉循行于下肢后侧抵小趾外侧端。如其经脉热邪所袭,可刺委中穴或用三棱针刺出血,以祛经络邪热。正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载:“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趾外廉及胫踝后皆热,若脉陷,取委中。”《素问·骨空论》也载:“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腘。”《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足热厥逆,满膝不得屈伸,取其经血立愈。”《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也载:“膝头难伸屈,针入即安康。”可见本穴有清泻四肢热邪的功能。
髓空,即横骨穴。属足少阴肾经穴。张志聪说:“髓空即横骨穴。所谓股际骨空。在阴上曲骨旁。属足少阴肾经。盖手太阴与阳明为表里。足少阴与太阳为表里。手之太阴,从胸走手;手之阳明,从手走头;足之少阴,从足走腹;足之太阳,从头走足,并主气血,故此八者,以泻手足之热也。”
综上所述,云门、肩髃、委中、横骨四对八穴,有清四肢经络之邪热,通经活络,泻血热,除痹痛之效。所以直至目前仍为治疗热痹的要穴。


【原文】诸治热病,以饮之寒水 ,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处 ,身寒而止 也。
(《素问·刺热篇》)

【校注】①以饮之寒水:《甲乙经》卷七作“先饮以寒水”。《太素》卷二十五作“已饮之寒水。”杨上善说:“诸病热病以寒疗之,凡有四别。一饮寒水,使其内寒;二刺于穴,令其脉寒;三以寒衣,使其外寒;四以寒居,令其体寒,以四寒之令身内外皆寒,故热病止也。”
②居止寒处:《太素》卷二十五作“居寒多。”
③身寒而止:王冰说:“热退则凉生,故身寒而止针。”
【语释】一般治疗热病,先给予清凉的水喝,然后才针刺。一定使病人少穿衣服,住的地方要凉爽,使他感到身上凉快,当表里热退身寒后,病就痊愈了。
【按语】本条所述针刺治疗热盛疾病,首先给予清凉的水喝,目的在于使阴气自内达表而驱热邪于外,并使患者少穿衣而置于风凉处,以期速退表里之热。然后再给予针刺治疗。张介宾说:“先饮寒水而后刺,欲其阴气自内达表,而热泻于外也,故必寒衣寒处,皆欲其避温就凉耳。”譬如在临床上针刺治疗中暑以及高烧患者,就可以采取上述方法进行治疗。即内给予清凉饮料,将患者置于风凉处,或给予电风扇吹风,或给予酒精擦澡,或在头部、腋下、腹股沟处置于冰袋等,令其尽快使体温下降。再给予针刺十宣、委中、曲泽等穴出血,以泻血中热邪,实为具体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三八)
四、疟疾类


【原文】凡治疟,先发如食顷 ,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
(《素问·刺疟篇》)


诸疟而脉不见 ,刺十指间出血,视身之赤如小豆 者,尽取之。
(《素问·刺疟篇》)

十二疟 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也。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 ,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不已,刺郄中盛经出血,又刺项已下侠脊 者,必已。舌下两脉者,廉泉也。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食项:吃一顿饭的时间。
②而脉不见:“而”《甲乙经》卷七作“如”。张介宾说:“脉不见者,邪盛气逆而脉伏也。”
③赤如小豆:张志聪说:“邪在肤表气分有伤,澹渗皮肤之血,故赤如小豆。”
④十二疟:指十二种疟疾,计手足三阳经、五脏和胃疟。
⑤三刺则已:杨上善说:“一刺病衰,病人未觉有愈;二刺知愈,其病未尽;三刺病气都尽也。”
⑥侠脊:按此侠脊,注家意见不一。杨上善说:“刺项下侠脊足太阳大杼、譩譆等穴。王冰注:“侠脊者,谓风门热府穴也。”暂从王注。
【语释】凡是治疗疟疾,要在发病前吃一顿饭的时间才可以针刺,错过这个时间,就失掉时机了。
疟疾病人如脉伏而不见的,应针刺十指之间出血,血出邪去,病就可以痊愈。先观察病人身上,如发现有小豆般的红点,都应刺去,以泻肌肤之邪。
十二种疟疾,其发作时各有不同。但观察病人的症状,就可了解属于哪一经脉的病。一般是先在其发病前约吃一顿饭的时间进行针刺,刺一次后,病势就衰减;刺二次后,效果就很明显,刺三次后,病就会痊愈了。如果不愈,就针刺舌下两脉出血;如仍不愈,刺腘委中处血盛的经络出血,还可刺颈项以下夹脊的风门、热府等穴位,病就一定会痊愈。所谓舌下两脉,就是廉泉穴。
【按语】疟疾是以寒战壮热、汗出,休作有时为特征。其发病机理祖国医学认为是由于感受疟邪及风、寒、暑、湿之邪,邪毒侵入人体,伏于半表半里,出入于营卫之间,入与阴争则寒,出与阳争则热,正邪交争而发病。如邪正相离,邪气伏藏,不与营卫相搏,则寒热休止。正如喻嘉言说。“疟邪每伏藏于半表半里,入而与阴争则寒,出而与阳争则热。半表半里,少阳也,所以寒热往来,亦少阳所主,谓少阳而兼他症则有之,谓他症而不涉及少阳,则不成其为疟矣。”可见本病主要在半表半里,居于少阳经,但可兼有其他脏腑经脉症候。
本病虽为疟邪所致,但与正气虚衰有密切关系。由于饮食所伤,脾胃受损,化生精微之机能失常,致气血虚弱。正气因而不足,或由于劳累太过,起居失宜,元气消耗,营卫空疏,而疟邪即可乘虚而入。正如张介宾说:“疟疾本由外感……惟禀赋怯弱,劳倦过度者,尤易感邪。”赵献可也说:“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然而有病有不病者,盖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其人原气不固者,暑邪得以乘之。”可见如果正气不足,则极易遭受邪气的侵袭,而致本病。然就其对本病针刺时机提出:“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这一原则,至今仍是必须遵循的。至于方热方寒之时的刺法,则是属于从权达变之施,这是应予指出的。

【原文】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 ,先刺之。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 及两额 、两眉间 出血。先项背痛者 ,先刺之。先腰脊痛者,先刺邪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阴、阳明十指间 。先足胫 酸痛者,先刺足阳明十指间 出血。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太素》卷二十五杨上善说:“先问者,问其疟发之先欲疗其始,问而知之也。”
②头上:指督脉的神庭、上星、囟会、百会等穴。《太素》卷二十五杨上善注:“先取督脉神庭、上星、囟会、百会等穴。”
③两额:《太素》卷二十五作“两颌”。两额指足少阳胆经的悬颅穴。张介宾说:“两额者,悬颅也,足少阳穴。”
④两眉间:指足太阳膀胱经的攒竹穴。王冰注:“两眉间,谓攒竹等穴也。”
⑤项背痛者:《太素》卷二十五杨上善说:“先起项及背者,先刺项及背疗疟之处也。”王冰注:“项,风池、风府主之;背,大杼、神道主之。”
⑤手少阴、阳明十指间:《太素》卷二十五作“阴阳十指间”。《素问·刺疟篇》新校正云:“按别本作‘手阴阳’,全本亦作‘手阴阳’。”其义较长。杨上善说:“手表里阴、阳之脉十指之间也。”
⑦胫:《太素》卷二十五作“[骨行]”。
⑧足阳明十指间:王冰注:“各以邪居之所而脱泻之。”
【语释】针刺疟疾,一定要先问明病人疟疾发作的时间及最先感觉发生的部位及症状,而先刺之。若先发现头痛、头重的,就先刺头上上星、百会等穴及两额部悬颅穴、两眉间的攒竹穴出血。若先发现项背部疼痛的,先刺项部的风池、风府及背部的大杼、神道穴。先发现腰脊疼痛的,就先刺委中出血。先发现手臂痛属手少阴、手阳明的,就先刺手少阴、手阳明的井穴少冲、商阳。先发现足胫酸痛属足阳明的,就先刺足阳明的井穴厉兑。若属于他经的,就刺他经的井穴出血以泻之。
【按语】针刺治疗疟疾,一般是根据“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的基本原则,同时要结合疟疾症状的先发部位而决定针刺的先后,《素问·疟论》载:“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因此,如先发于头者,盖头为诸阳之会,督脉统诸阳,故应先刺督脉的上星、神庭、百会等穴和足少阳经的悬颅穴,以及足太阳经的攒竹穴,以疏散头部经气,而治头痛头重。病先发于项背者。应取风池、风府、大杼、神道等。正如张介宾说:“在项者,风池、风府主之。在背者,大杼、神道主之”。以其疏调项背经脉之气血,气血和调,而项强背痛可解。若病先发于腰脊而痛者,可刺足太阳膀胱经合穴委中出血,以泻除足太阳经的血热。总之,应先问其先发者应先刺以疗其始,而治其本。这是临床上非常重要的间题,必须加以注意。

【原文】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中针傍五胠俞 各一,适肥瘦出其血也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五胠(qu音区)俞:“胠”腋下也。五胠俞即腋之下胁之上靠近背部五脏俞穴两旁的魄户、神堂、魂门、意舍、志室等五个穴位。《太素》卷三十杨上善说:“用中针刺输傍五取,及胠输两胁下胠中之输有疗疟者,左右各一取之。”
②适肥瘦出其血也:王冰注:“瘦者浅刺少出血,肥者深刺多出血”。
【语释】疟疾病人脉搏满大且急的,应刺背部五脏的俞穴,再用中针刺在胠部靠近五脏俞之傍的魄户、神堂、魂门、意舍、志室左右各一穴,根据病人的肥瘦,决定针刺的深浅和出血的多少。
【按语】疟疾脉象呈现满大而急者,为阳邪炽盛。张志聪说:“脉满大急者,邪盛于经脉中也。”张介宾说:“满大急,阳邪之实也。”对此则应取魄户、神堂、魂门、意舍、志室五穴,张介宾说:“盖此五者,乃五脏俞傍之穴,以其傍开近胁,故曰傍五胠俞。”在临床上究竟应取其何穴,可根据临床症候,究其属于何经何脏病变,然后选取相应输穴,观其肥瘦,刺以浅深,务令出血,以得经络脏腑实热之邪而病可除。

【原文】疟脉小实急,灸胫少阴,刺指井。
(《素问·刺疟篇》)

【语释】疟疾病人脉搏小实而急的,灸胫部足少阴经的复溜穴,刺足太阳经趾端的井穴至阴。
【按语】疟疾脉象呈现小实而急的,为经脉气陷而邪气盛。脉陷则小,邪气盛则实而急。所以张介宾说:“脉小实急,阴邪胜也。阴盛者生内寒。”张志聪也说:“盖经脉之气,发原于少阴肾脏,脉小者,脉气虚也。经云诸急为寒,小实急者,脉气虚寒而邪气实也。”“陷下则灸之”,因此,针灸治疗,应施以艾灸于足少阴肾经复溜或太溪穴,复溜为肾经经穴,灸之可启少阴肾经虚陷之气,而使经气旺盛,阳气渐复。再刺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的足太阳膀胱经井穴至阴,以泻其实邪。张志聪说:“刺足小指之井穴,以泻经脉之实邪。”张介宾曾明确指出:“刺指井者,谓足太阳之至阴。”总之,本条所论疟疾脉象,为正虚邪实,因此,在治疗原则上应首先补其正气之不足,然后再泻其邪气之有余,即所谓扶正以祛邪,这就无邪去而伤正之虑。治疟如此,他症亦然。实为临证所应注意的。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三九)
【原文】疟脉缓大虚,便宜用药 ,不宜用针。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便宜用药:《甲乙经》卷七无“宜”字。《太素》卷三十作“便用药所宜”。杨上善说:“可用药,用药者用所宜之药以补也。”
【语释]疟疾病人脉搏缓大而虚的,便可用药治疗,就不适宜用针刺了。
【按语】疟脉缓大而虚,为气血亏虚的表现。其治宜甘药补之,不宜用针,因针偏于泻。张志聪说:“脉缓大虚,血气两虚也。灵枢经云:少气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如此者,弗灸,不已者,因而泻之,则五脏坏矣。”张介宾更进一步明确指出:“针有泻而无补,故脉虚者不宜用针。脉度篇曰: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即此之谓。”上述论点皆建立在“针有泻而无补”的观点上,因此对于气血双亏的病症治宜甘药以补脾胃而固后天之本,而不宜施针治之。但是,在临床上若是取穴得当,补泻有法,亦未必不可以针治之。《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载:“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泻之。”又说:“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不难看出,针刺可补可泻。临床实践也证实针刺对虚实病症皆可施用。如针刺治疗所谓“中气下陷”的胃下垂、子官脱垂以及心脾两虚的不寐症等,均可起补气益血而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再如针刺治疗小儿疳积症,尽管此病气血虚亏,然而给予针刺,研究资料证明可使小儿消化道多种消化酶增加,因此针刺后小儿饮食增进,体重逐渐增加,气虚血亏之象逐渐消除。因此在疟疾出现缓大而虚的脉象时,只要注意在选取输穴及施术手法上加以适当掌握,是可以达到补益虚损的目的而获治疗效果的。


【原文】疟发身方热 ,刺跗上动脉 ,开其空,出其血,立寒。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疟发身方热:《甲乙经》卷七作“疟发身热”,《太素》卷二十五作“疟以发,身方热。”张介宾说:“身方热者,谓于未发之前,热将作也,疟之先热者,温疟也。”
②跗上动脉:即足背动脉处的冲阳穴。张介宾说:“跗上动脉当是足阳明之冲阳穴。”按:《素问·刺禁论》载:“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故刺其出血时应慎重。
【语释】疟疾在身刚发热的时候,刺足背动脉处的冲阳穴,摇大其空,使其出血,立刻就可以退热。
【按语】《素问·疟论》载:“先热而后寒,名曰温疟。”张仲景也说:“温疟者,其脉如平”。身先发热,而取足阳明胃经原穴冲阳泻出其血,即可使热退,说明热积于内,阳盛阴伏,其内热之源,或因外感风寒郁于肌表,或为阳明内热炽盛所致。阳明多气多血,热盛气实,所以应刺足阳明胃经原穴冲阳穴,施以刺出其血,以清泻阳明实热,而身热自退。张介宾所说:“疟之先热者,温疟也。跗上动脉,当是足阳明之冲阳穴。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热盛气壮,故出其血,可以退热邪也。”可见刺泻冲阳为治温疟的主要方法。

【原文】疟方欲寒,刺手阳明、太阴,足阳明、太阴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手阳明、太阴,足阳明、太阴。王冰说:“当随井俞而刺之也。”
【语释】疟疾将要发寒冷的时候,可刺大肠手阳明经的输穴,肺手太阴经的输穴及胃足阳明经的输穴,脾足太阴经的输穴等。
【按语】《素问·疟论》载:“先寒而后热也,病以时作,名曰寒疟。”又载其病因是“夏伤于大暑,其汗大出,腠理开发,因遇夏气凄沧之水寒,藏于腠理皮肤之中,秋伤于风,则病成矣。”由于疟邪深伏于阴分,复因风寒所伤,而致阳气运行失常,邪气不能从汗而解,所以出现但寒不热,或先寒后热,或寒多热少等症,正如尤在泾所说:“疟多寒者,非真寒也,阳气为痰饮所遏,不得外出肌表,而但内伏心间。”可见,寒疟多为寒湿内盛,脾阳不运所致。因此,针刺治疗应取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输穴。王冰说:“当随井俞而刺之也。”即取大肠经的商阳、三间;肺经的少商、太渊;胃经的厉兑、陷谷;脾经的隐白、太白。以调太阴阳明之偏胜偏衰,脾胃得健而痰湿可祛。肺与大肠相表里,腠理开,腑气通,则宣发有力,故疟可除。

【原文】[骨行]酸痛甚,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 。以鑱针,针绝骨出血,立已。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胕髓病:张介宾说:“其邪深伏,故曰胕髓病。”
【语释】疟疾如感小腿酸痛很重而不可按压的,病名叫胕髓病。可用鑱针,针绝骨穴出血,其痛可以立止。
【按语】今邪气深伏于髓,故膝下小腿酸痛而按之不可,痛在骨也。《难经·四十五难》载:“髓会绝骨。”故取髓之会穴绝骨,深刺之,并令其出血以泻其邪,而病可愈。

【原文】身体小痛,刺至阴 。诸阴之井,无出血,间日一刺。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刺至阴:《甲乙经》卷七无“至阴”二字,“刺”字连下句读。《太素》卷二十五“至阴”作“之”。《素问识》丹波元简认为:“刺至阴,三字衍,当依甲乙删之。”
【语释】如身体感觉轻微疼痛,可取足太阳经之井穴至阴。若刺诸阴经的井穴,不要出血,可间日刺一次。
【按语】疟疾患者身觉轻度疼痛的,高世栻说:“不若[骨行]酸痛甚也,痛不在骨,在太阳之通体,故可刺足太阳经之井至阴穴”。张介宾说:“凡取诸阴之井,皆不可使之出血,但间日一刺之,则邪气自泄矣。然则可出血者,惟三阳之井,而真阴不可伤也。”今邪在太阳之经,则刺至阴出血之可知。盖井穴乃经气之交,故邪在阳之气分者宜泻出其血。若病在阴之经,而宜取阴之井者,则不宜出血,可间日一刺,以免泄真阴之气。此实乃治疟之取井穴之根本大法,不可不知。

【原文】温疟 汗不出,为五十九刺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温疟:《素问·疟论》:“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为温疟。”《太素》卷二十五杨上善注:“阴虚阳乘,内里为热,故先热也,热极复衰,反入于内,外阳多虚,阳虚阴乘为寒,所以后寒,故曰温疟也。”
②五十九刺:指针刺具有泻热功效的五十九穴。泻诸阳之热二十五穴:计督脉上星、囟会、前顶、百会、后顶。足太阳经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左右各一穴)。足少阳经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左右各一穴)。泻胸中热八穴:大杼、膺俞(中府)、缺盆、背俞(风门,左右各一穴)。泻胃热八穴:气街、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左右各一穴)。泻四肢热八穴:云门、肩髃、委中、髓空(左右各一穴)。泻五脏热十穴:魄户、神堂、魂门、意舍、志室(左右各一穴)。以上共五十九穴。
【语释】温疟汗不出的,选取治热病五十九穴中的有关穴位进行针刺。
【按语】温疟为先热后寒,或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汗不畅泄,或无汗。张锐在《鸡峰普济方》中说:“先热后寒,名为温疟。但热无寒,名为瘅疟。”瘅疟是温疟之甚者,温疟或瘅疟均为阳邪之盛。由于阳热盛,腠理闭塞,故无汗。所以治疗温疟或瘅疟,古人主张以发散为主。张介宾说:“凡古人治疟之法,若其久而汗多,腠理开泄,阳不能固者,必补敛之,无汗则腠理致密,邪不能解,必发散之。故曰有汗者要无汗,扶正为主,无汗者要有汗,散邪为主。此大法也。”指出卫阳不固者应补肺气以敛汗,阳热邪盛腠理闭塞者,应发汗以表散热邪。使热从汗解。所以针刺治疗,可根据临床症候,选取五十九穴中的相应穴位,施以泻法,以发其汗而解热邪。
例如:温疟表现热多寒少,无汗,骨节酸痛,头痛,少气烦冤,口渴引饮,便结溲黄,舌红苔黄,脉弦细而数者,为里热炽盛兼有表证,应表里双解,可取五十九穴中的百会、上星、魄户,委中等穴,发其汗以解表邪;足三里清其里以泻内热;刺百会、上星以越诸阳之热逆。表解热退则病势减。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四十)
【原文】风疟,疟 发则汗出恶风,刺三阳经 背俞之血者。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疟:《甲乙经》卷七无此“疟”字。《太素》卷二十五作“之”与上句连读。
②三阳经:太阳经。王冰说:“三阳,太阳也。”杨上善说:“风疟候手足三阳经之背俞,有疟于穴处取之。”
【语释】风疟,发作时汗出怕风,刺太阳经之在背部的有关俞穴,使之出血。
【按语】疟疾患者表现汗出恶风等症候,为风邪侵袭所致,病属初起。因风为阳邪,伤人卫气而致表阳虚,所以有出汗恶风的症状。张志聪说:“疟发则汗出恶风者,表阳之气虚也。”盖太阳之气主表,邪伤太阳,则表气虚而恶风,故宜泻太阳之邪。故针刺治疗应取太阳经之在背部的俞穴,如风门、胃俞,胆俞、膀胱俞等穴出血,以祛风解表泻热而疟可止。
针灸治疗疟疾,其疗效已为目前医家所肯定。但是,应掌握针灸施治的时机。一般认为在发病前1~2小时施术最佳。这与所谓“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是一致的。盖因病尚未发,邪正相离,正气未乱,此时刺之,可扶正气而抗病邪,正气充足可使邪退。《素问·疟论》载:“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
疟疾病人如果脉不见的,或皮肤有出血点的,说明邪气盛而致脉伏而不见,气分有伤而渗澹之血瘀于肌表,所以脉伏而不见的应随所病之经取其指端的井穴出血泄其邪气,邪去而脉可复,而皮下出现血点亦可取之以泻其邪。
疟疾虽以恶寒、高热、汗出而解,《内经》是以寒热症状的时间多少而分为寒疟、温疟和瘅疟等不同病名,即寒多热少的为“寒疟”,热多寒少的为“温疟”,但热不寒的为“瘅疟”。下面所谈到的足太阳、足少阳、足阳明、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六经以及心、肝、脾、肺、肾、胃疟等,则是以十二种不同兼症而论。因此根据临床各自具体的症状表现而确定病在何经何脏,以便于在针灸治疗时“随症取穴”,也就是说,病虽同而症不同,则用穴不同。这是中医治病的特点,也是治疟的关键。因此,对十二疟症状表现应予一一详辨,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于疟疾发作的时间,《素问·疟论》载:”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薄,内外相薄是以日作。”其间日而作者,“其气之舍深,内薄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著,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而作也。”现代医学认为疟疾是人感受疟原虫所引起的传染病。由按蚊传播。疟疾的临床症状完全由疟原虫的无性体而引起。患者血中疟原虫必须达到相当浓度后才能引起发作。其临床所表现的寒战、高烧、出汗等是疟原虫的代谢产物所引起的异性蛋白反应。由于各种疟原虫的生活史不同,因此,临床上有一日一发,间日一发,三日一发或发作不定时等不同类型。
关于针灸治疗疟疾的机理,目前一般认为是由于针灸刺激作用于神经系统,而影响到疟原虫的生活规律而产生疗效。但究竞疟原虫有无形态改变和各种型体在末梢血液消失速度以及人体的新陈代谢,血细胞、体液等变化如何,凡此种种,仍待进一步研究。

【原文】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 ,热止汗出 ,难已,刺郄中 出血。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熇熇(he音赫》暍暍(ye音夜)然:《甲乙经》卷七、《太素》卷二十五均无此五字。“熇熇暍暍然”,形容火热炽盛的样子。王冰说:“熇熇,甚热,暍暍,亦热盛也。”
②热止汗出:《甲乙经》卷五、《太素》卷二十五均作“渴、渴止汗出。”新校正云:“全元起本,并《甲乙经》、《太素》,巢元方并作先寒后热,渴,渴止汗出。与此文异”。
③刺郄中:即膝腘部的委中穴。《甲乙经》卷七作“腘中”。王冰注:“《黄帝中诰针灸图经》云:委中主之。则古法以委中为郄中也。”故当以委中为是。《太素》卷二十五杨上善注:“《明堂》足太阳合委中,疗经疟,状与此同也。”
【语释】足太阳经的疟疾,使人腰痛头感沉重,寒冷从脊背发起,先寒冷后发热,热势炽盛,状如中暍,若热止汗出,难以痊愈,治疗应刺委中穴出血。
【按语】疟疾发作而出现足太阳膀胱经症,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而后发热的,称为“足太阳之疟”。因足太阳膀胱经脉循行于头项背腰部,其邪在太阳,太阳主表,所以表现头和背腰部症状。张志聪说:“太阳是动病者,腰似折,冲头痛。太阳标阳而本寒,故先寒后热,背为阳,故寒从背起也。”寒邪郁而化热,则热势炽盛,卫阳被邪所伤,故虽热停止而汗仍出不止,此为表虚卫阳不固所致,其病难已。在针灸治疗方面,应取足太阳膀胱经委中穴出血,即张志聪所言“以泻在经之邪焉。”

【原文】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亻亦] ,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 ,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解[亻亦](yi音亦):困倦懈怠。高世栻说:“犹懈惰,枢转不力也。”张介宾说:“身体解[亻亦],谓不耐烦劳,形迹困倦也。”
②惕惕然:恐惧不安的样子。王冰注:“胆与肝合,肝虚则恐,邪薄其气,故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也。”
③刺足少阳:王冰注:“侠溪主之。”杨上善谓,“可取足少阳风池、丘墟等穴也。”
【语释】足少阳经的疟疾,使人身体困倦懈惰无力,寒冷和发热都不太厉害,怕见人,看见人则非常恐惧,发热时间长,汗出的厉害,治疗应刺足少阳的有关穴位。
【按语】疟疾而出现身体困倦懈怠,微恶寒、发热,不欲见人,见人则恐惧,发热时间较长而出汗多的称为“足少阳之疟。”少阳居半表半里,为阳之初生,其气未盛,故外邪入侵,则阳气不升,所以出现身体懈惰无力,不耐烦劳。《素问·灵兰秘典论》载:“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经脉别论》载:“人之惊恐患劳动静,皆为变也……当此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著而为病也。”怕见人,见人则恐惧者君为邪在胆,因胆虚而决断失司,故不愿见人,见人则恐惧。少阳为三阳之枢,木火之经,相火主气,所以病则寒热并见而热多于寒,故汗出较多。“荣主身热”,故针刺治疗取足少阳胆经荥穴侠溪,泻之,以清泻少阳邪热。
本条所论虽为足少阳之疟,实为疟疾之主症,即身体解[亻亦],寒热往来,热多而汗出,症居半表半里。即所谓“疟疾不离少阳”正是此意。喻嘉言说:“半表半里,少阳也,所以寒热往来亦少阳所主,谓少阳而兼他证则有之,谓他经而不涉及少阳,则不成其为疟矣。”这说明疟疾主要病位在少阳经,但是可以兼见他经、他脏之症候,因此,《内经》才有“十二疟”之称。故临证不可不细详辨之。

【原文】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上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跗上,即足背上,正当冲阳穴。王冰说:“冲阳穴也。在足跗上同身寸之五骨间动脉,上(当作下)去陷谷同身寸之三寸,阳明之原……。”
【语释】足阳明经的疟疾,使人首先感到洒淅恶寒,寒冷逐渐厉害,很久才发热,热退汗出。病人喜欢亮光,喜欢火,见到亮光、火气,身上就感到爽快。治疗应刺足阳明经足背上的冲阳穴。
【按语】疟疾,其症状表现先寒冷,而且寒冷甚,然后才发热,热退汗出,汗出后患者喜见光亮与火的称为“足阳明之疟。”阳明多气多血,阳气盛而阴寒之邪侵袭,所以先觉寒冷且重。寒从热化后才觉发热,热去则邪解而汗出。《灵枢·经脉篇》载:阳明“病至则恶人与火。”当阳明经有邪热时,则恶热,所以不欲见火光。但当热退汗出后,阳明经虚,阳不盛阴所以则喜见光亮及火气。张介宾说:“盖阳明受阳邪,胃之实也,故恶热,阳明受阴邪,胃之虚也,故喜煖耳。”针刺治疗足阳明之疟,当取该经的原穴冲阳,以泻其邪,而补其虚。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四一)
【原文】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大息 ,不嗜食,多寒 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即取之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大息,即叹气的意思。
②多寒:《甲乙经》卷七“多寒”后有“少”字。
③即取之:《甲乙经》卷七“之”后有“足太阴”三宇。按,以上文例《甲乙经》为是。王冰说:“取之井俞及公孙也。”
【语释】足太阴经的疟疾,使人抑郁不乐,时时喜欢叹气,不想吃东西,多发寒热,出汗多,病发作时很容易呕吐,呕吐后病就轻些,治疗应刺足太阴经。
【按语】疟疾,其症状表现抑郁不乐,喜欢叹气,不欲食,发寒热,出汗多,发作时易呕吐,吐后觉快的为“足太阴之疟。”脾脉注心中,脾脉病影响心气不舒,所以出现神志抑郁不乐,脾主运化,脾病则运化失司,因而上焦痞塞满闷。脾病则心母救之,火气下入于脾,而不上行于肺,故令人喜欢叹气而且不欲进食。太阴主里,外邪侵入而不易解,正邪交争,所以多寒热,而出汗多。足太阴脾经脉络胃上膈挟咽,故病将极喜呕,呕已乃衰时,即宜取之足太阴脾经的井穴隐白,俞穴太白及络穴公孙,以健运脾气,脾胃功能恢复而外邪才能驱除。

【原文】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便 ,意 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 ,刺足厥阴。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数便:《太素》卷二十五作“数小便。”
②意:《甲乙经》卷七注云:‘一作噫。”
③悒(yi音邑)悒:不畅貌,即悒悒不畅快的意思。
【语释】足厥阴的疟疾,使人腰痛,少腹胀满,小便不利,象癃病一样,并不是癃病,而是小便次数多,病人感到恐惧,气不足,腹中不畅快。治疗刺足厥阴经。
【按语】疟疾,其症状表现腰痛,少腹胀满,小便数,恐惧,气不足,腹中不快的称为“足厥阴之疟。”因足厥阴肝经脉绕阴器,抵少腹,布胁肋,所以发生病变则腰痛、少腹胀满。肝主疏泄,肝病则疏泄失常,造成肾气不化,所以出现小便不利如癃状的次数增多。肝虚则感到恐惧,生发之气不足则腹闷而不快。正如张志聪说:“肝气虚则恐,盖肝藏之神魂不足,故意恐惧也。木主春生之气,厥阴受邪,故生气不足,木郁不达,故腹中悒悒也。”
针刺治疗,应取足厥阴肝经之穴。张志聪说:“宜刺足厥阴之太冲。”以舒肝气而补肝之不足。

【原文】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 ,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寒甚热:《甲乙经》卷七无“寒”字。《太素》卷二十五无“热”字。按《外台·疗疟方》云:“寒甚发热热间”来看其义可明。
【语释】肺疟,使人觉得心里发冷,冷极则发热,热时很容易发惊,好象看到了什么东西。治疗,针刺手太阴、手阳明二经。
【按语】疟疾发作表现心里寒冷,冷极则发热,而且在发热时容易出现幻视、害怕等精神症候的称为“肺疟”。因肺为心之盖,肺有邪而伤及心,所以出现心里害冷等症。张介宾说:“肺者心之盖也,以寒邪而乘所不胜,故肺疟者令人心寒。”又心主神明,藏神,寒甚复热而心气受伤,故易出现善惊和幻视等等神志异常的症状,此为寒邪逆传于心,故针刺治疗当取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二经之穴。张介宾认为:“当刺其表里二经,以泻阳明之实,补太阴之虚也。”王冰认为当取手太阴之络列缺,阳明之原合谷。盖肺与大肠相表里,补手太阴肺经的列缺,以温补肺气而散肺寒。肺寒祛而心不受累。泻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以清热,寒去热退则诸症尽除。

【原文】心疟者,令人烦心甚 ,欲得清水,反 寒多,不甚热 ,刺手少阴。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甚:《太素》卷二十五“甚”字连下句读。
②反:《甲乙经》卷七无此字。《太素》卷二十五“反”作“及”,连上句读。
③不甚热。《太素》卷二十五作“寒不甚,热甚。”
【语释】心疟,使人心烦得厉害,很想喝清凉水,却寒多,不太热。治疗刺手少阴经:
【按语】疟疾患者出现心烦甚,愿欲饮冷水,但是却寒重热轻的,称为“心疟”。因心属火,为阳藏,所以疟邪在心而出现心烦甚,故欲冷饮。虽寒多而热少,并非寒疟,此实为热极而生寒即真热假寒之象。正如张志聪说:“心为火脏,心气热,故烦甚而欲得清水以自救,热极生寒。故反寒多。”因此,在临床上不可被假象所迷惑,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针刺治疗应取手少阴心经的穴位。张志聪说:“宜刺手少阴之神门,在掌后锐骨端陷者中。”“盖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其外经病而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以清泻手少阴心经的实热,邪热去则诸症自消。

【原文】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 ,其状若死者,刺足厥阴见血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太息:《甲乙经》卷七无“太息”二字。按,从下文之“其状若死者”来看,似是剩文。
②刺足厥阴见血:杨上善说:“可取肝之经络见血得愈也。”王冰谓:“中封主之。”
【语释】肝疟,使人面现苍青之色,叹息,有的好象死了一样,治疗刺足厥阴经出血。
【按语】疟疾患者症状表现面青色,叹息,甚至出现如死状的称为“肝疟”。因青色为肝的本色,肝郁则气逆,所以面现青苍之色而好叹息。肝主筋,病甚则多现强直如死。张介宾说:“肝属木,故色苍苍然,肝郁则气逆,故太息。木病则坚强,故其状若死。”因此,针刺治疗应取足厥阴肝经穴位出血。以疏肝调木。张志聪说:“刺足厥阴中封见血,在内踩前一寸半陷者中,仰足取之,伸足得之。”刺中封出血以泻肝热。热邪清而诸症除。

【原文】脾疟者,令人寒 ,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刺足太阴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令人寒:《甲乙经》卷七作“令人病寒”。《太素》卷二十五作“令人疾寒”。
②刺足太阴:王冰谓:“商丘主之。”杨上善说:“可取脾之经脉大都、公孙、商丘等穴也。”
【语释】脾疟,使人发冷时则腹中疼痛,发热时则肠中鸣响,响后汗出热退。治疗应刺足太阴脾。
【按语】疟疾表现寒冷则腹中疼痛,热则肠中鸣响,响后汗出的即称为“脾疟”。因脾为阴中之至阴,腹为脾经之所过,所以脾寒则出现寒冷,腹中疼痛。如脾有湿热,阻于中州,运化失司,故湿热下行则出现肠鸣,湿热上蒸则为汗出。张志聪说:“脾为阴中之至阴,故令人寒,腹乃脾土之郛郭,故腹中痛。湿热下行则肠鸣,上蒸则汗出也。鸣已汗出者,下行极而上也。”针刺治疗,当取足太阴脾经的荥穴大都以温脾散寒止痛,取经穴商丘以利湿,配络穴公孙以清热调中,其症当愈。

【原文】肾疟者,令人洒洒然 ,腰脊痛宛转 大便难,目眴眴然 ,手足寒,刺足太阳、少阴。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洒洒然:《甲乙经》卷七作“悽悽然”。“洒洒然”,即恶寒怕冷的样子。《太素》卷二十五杨上善注:“洒,音洗,谓恶寒也。”
②宛转:《甲乙经》卷七连下句读。吴昆说:“宛,似也;转,传送也。言似乎传送,大便难出也。”《素问识》丹波元简谓:“宛,屈也;转,运也,此状大便难也。”
③眴(xuan音眩)眴:眼花惑乱,视物不清。张介宾说:眴眴然,眩动貌,目视不明,水之亏也。”《太素》卷二十五作“询询然”,杨上善说:“询,请也,谓有询请举目求之,询询举目专视也。”
【语释】肾疟,使人洒洒恶寒,腰脊疼痛,大便困难,眼花惑乱,视物不清,手足寒冷,治疗应刺足太阳、少阴经。
【按语】疟疾而出现洒洒恶寒,腰脊疼痛,苦于传导不利,大便困难,目视物不清,手足寒冷的为“肾疟”。因肾为水藏,肾有阴寒之邪,所以表现洒洒恶寒。肾经贯脊属肾,开窍于二阴,故出现腰脊疼痛而大便不利。瞳子属肾,肾精亏虚而不能上注于目,故眼花惑乱,视物不明。肾为生气之源,内藏元阳,手足为诸阳之本,肾阳虚而四肢厥逆,所以四肢冷凉不温。针刺治疗,当取足少阴肾经及表里经足太阳膀胱经穴。张志聪指出:“宜取足太阳之委中。足少阴之大钟、太溪。委中在腘约横纹中央有动脉,大钟在内踝后街中,刺入三分,留七呼,太溪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者中,刺入三分,留七呼。”施以补法,以振奋肾阳,益火之源,则阴霾之气自消。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四二)
【原文】胃疟者,令人且病也 ,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 腹大,刺足阳明、太阴横脉 出血。
(《素问·刺疟篇》)

【校注】①且病也:《甲乙经》卷七作“且病寒”,《太素》卷二十五作“疽病也”。
②支满:支撑胀满。
③横脉:王冰谓:“横脉谓足内踝前斜过之大脉。”张介宾说:“谓足内踝前斜过大脉,则足太阴之经。盖即商丘也。”
【语释】胃疟,在发病的时候,使人感到非常饥饿但不能食,食后就支撑胀满腹大。治疗应刺足阳明经穴和足太阴经斜过足内踩前的大脉,使其出血。
【按语】疟疾患者而出现易饥饿却不能进食,食后腹胀满的称为“胃疟”。因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中热则容易消谷善饥。胃病及脾,故现虽饥而不欲进食,食则腹胀满的症候。张志聪说:“胃主受纳水谷,故胃疟者,令人病饥而不能食。中焦受邪,不能主化。故支满腹大。”针刺治疗,当取足太阴、阳明之经穴,王冰说:“厉兑、解溪、三里主之,……然足阳明取此三穴;足太阴刺其横脉出血也,横脉,谓足内踝前斜过大脉,则太阴之经脉也。”取之以清泻阳明之实热而健运中州,热清脾健而诸症可愈。


五、气病类

【原文】气海 有余者,气满胸中,悗息面赤 气海不足 ,则气少不足以言。 …… 审守其输,而调其虚实,无犯其害,顺者得复,逆者必败。
(《灵枢·海论篇》)

【校注】①气海:一指任脉穴名,在脐下一寸半;一指胸中。《灵枢·海论篇》载:“膻中者,为气之海。”膻中,即泛指胸中,在此即属于后者。
②悗(man音瞒)息面赤:《甲乙经》卷一“悗”字连上句读,“息”前有“急”字。《太素》卷五,无“悗”字,余同《甲乙经》。悗即烦闷的意思。
③气海不足:《甲乙经》卷一无“气海”二字,“不足”连下句读。
【语释】气海有余,就会气满胸中,烦闷气急喘息,面部红赤;气海不足,就会气短,说话低怯无力。……治疗应根据病情,取其输穴,调治虚实,不要犯“虚虚实实”之禁忌,以免造成祸害,顺从这个治疗原则的,疾病可以治愈,违背这个治疗原则的,就一定会失败。
【按语】人身有四海,即气海、血海,髓海和水谷之海。膻中为气之海。《灵枢·海论篇》载:“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张介宾说:“膻中,胸中也,肺之所居。诸气者,皆属于肺,是为真气,亦曰宗气。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故腹中为之气海。”宗气,是水谷之精气和吸入自然界的空气相合而成,聚于胸中,故又称胸中大气。《灵枢·五味论篇》载:“其大气之摶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就是指宗气而言。宗气,具有促进和协调心肺功能的作用。因此,气海有实邪,则表现气满胸中烦闷、喘息气急,面部发红等症状。如气海不足,则出现少气懒言,或语言低怯无力等气虚的表现。对于针刺气海虚实的病症,应“审守其输,而调其虚实。”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张介宾说:“故气海运行之输,一在颃颡之后,即柱骨之上下,谓督脉之瘖门、大椎也,一在颃颡之前,谓足阳明之人迎也。”目前临床上对心肺胸中之疾,除哑门穴用之较少外,一般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等均可取大椎、人迎针刺,或配定喘穴,或加身柱穴,或伍内关穴用之均有一定疗效。

【原文】气逆,则取其太阴 、阳明 、厥阴 ,甚取少阴 、阳明,动者之经也。
(《灵枢·癫狂篇》)

【校注】①太阴:指隐白、公孙等穴。张介宾说:“太阴脾经取隐白、公孙。
②阳明:指三里、解溪穴。张介宾说:“阳明胃经取三里、解溪。”
③厥阴:《甲乙经》卷九、《太素》卷三十均无“阴”字,“厥”连下句读。指章门、期门穴。张介宾说:“厥阴肝经取章门、期门。”
④少阴:指复溜穴。
【语释】气上逆的,就取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病情严重的,可取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以上这些都是发病的经脉。
【按语】气机升降异常即可发生疾病。病则有虚实之分,气逆多实,气陷多虚。而气机逆乱则是发生癫狂的主要原因。癫病多由思虑太过,积忧久郁,损及心脾,气滞津聚,结而成痰,痰气上逆,神志迷蒙,不能自主所致。狂病多因恼怒愤愤,不得宣泻,肝气不舒郁而化火,肝胆气逆,木火乘胃,津液被熬,结为痰火,痰火上扰,心窍被蒙,神志逆乱而发。明·楼英说:“凡癫痫及中风、中寒、中暑,中湿、气厥、尸厥而昏眩倒仆,不省人事者。中风寒暑湿及气厥尸厥者,亦风寒暑湿等邪气逆上也。邪气逆上则头中气乱,头中气乱则脉道闭塞,孔窍不通,故耳不闻声,目不认人,而昏眩无知,仆倒于地也。”张介宾也说:“凡狂病多因于火,此或以谋为失志,或以思虑郁结,屈无所伸,怒无所泄,以致肝胆气逆,木火合邪,是诚东方实证也。此其邪乘于心,则为神魂不守。邪乘于胃,则为暴横刚强。”可见癫狂为病,多为邪气上逆于头,痰火上扰于心,致头中气乱,心窍被蒙而发癫狂。由于癫狂致病与肝胆心脾关系密切,所以针刺治疗,可取足太阴脾经的隐白、公孙穴,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解溪穴;足厥阴肝经的章门、期门穴,以豁痰降浊,苏厥开窍,理气开郁,潜阳泻火。病情严重的,可取足少阴肾经的复溜穴及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以滋肾阴,益后天气血。因“阴血不足,少水不能制盛火,极为难治”(王肯堂《证治准绳》),所以应取足少阴及足阳明胃二经之穴以治之。

【原文】短气息短,不属,动作气索,补足少阴,去血络也
(《灵枢·癫狂篇》)

【校注】①去血络也:《太素》卷三十作“取血络”。
【语释】病人短气,呼吸急促不能连续,活动则气更加不足。治疗应补足少阴肾经,有血络的,可针刺放血。
【按语】本条所论症候为气虚的表现。气虚主要是脏腑功能减退的一类病理现象。包括心气虚,肺气虚,中气不足,肾不纳气等不同的症候。临床常见的有肺气虚和中气不足。本条所述之短气,呼吸急促不能连续,活动后气不足更甚,主要为肺气虚弱。由于肾为生命之源,所以针刺治疗应选取足少阴肾经的输穴补之,以补其源,张介宾说:“气虚也,故宜补肾……不补手太阴而补足少阴者,阳根于阴,气化于精也。治必求本,于此可见,用针用药,其道皆然。”说明补肾为治其本。
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行无力,瘀于经络,所以气盛患者如发现有瘀血症候的,当点刺出血,以去其瘀,而散其结,结散气充则血畅通,五脏六腑及各组织器官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临床上对于气虚的治疗,要分析虚在何脏何腑以致虚的具体原因、症状,然后才能做到取穴适宜,施治恰当,而起补虚益气之功。

【原文】少气,身漯漯也,言吸吸也,骨酸体重,懈惰不能动 ,补足少阴。
(《灵枢·癫狂篇》)

【校注】①懈惰不能动:《太素》卷十一作“解不能动。”
【语释】病人少气,身体寒栗,言语断续不接,骨节酸痛,身体沉重,懈怠无力,不能活动,治疗应当补足少阴肾经。
【按语】本条所述症候为肾气虚弱的表现。肾为生气之源,所以肾气虚则少气懒言。身寒栗为肾阳虚的表现。肾主骨,气虚必伤于精,精伤必及于气,所以肾气虚、肾阴不足则骨酸体重,身体懈惰,不能行动。张介宾说:“有阴中之阳虚者,其病为怯寒憔悴,气短神疲。”又说:“骨痛如折者,肾主骨,真阴败竭也。……膝以下冷者,命门衰绝,火不归源也。”巢元方也说:“气极,令人内虚,五脏不足,邪气多,正气少,不欲言。”由此可见,肾气虚衰本源于肾阴亏损,由于肾精不能化气,致使生气之源衰微,而出现肾脏阳气不足的一系列症候。因此,针刺治疗应选取足少阴肾经的输穴,施以补法,在补肾阴的基础上温补肾阳,肾脏阳气充足则病症可消,正所谓:“阳光一布,则阴霾之气自散”。可选取肾之原穴太溪,荥穴然谷等以滋补肾阴,温补肾阳。另外还可酌情选取肾俞、命门、气海、关元等穴,以培下元,补肾壮阳,故亦为临床所喜取惯用之法。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四三)
六、喘咳类

【原文】肺 病者,喘咳逆气 ,肩背痛 ,汗出,尻 阴股膝 、髀 足皆痛 。虚则少气不能报息 ,耳聋嗌干 。取其经太阴 、足太阳之外厥阴内 血者。
(《素问·脏气法时论》)

【校注】①肺:《甲乙经》卷六作“肝”。
②喘咳逆气:《甲乙经》卷六作“喘逆咳气”。《脉经》卷七“喘”前有“必”字。
③肩背痛:《脉经》卷七作“肩息背痛”。
④尻(kao音考),即脊骨尾端。
⑤膝:《甲乙经》卷六、《脉经》卷七“膝”后均有“挛”字。
⑥髀(bi音闭):指股骨。
⑦腨(chuai音踹):指腓肠肌,俗称小腿肚。
⑧胻(xing音行):小腿。
⑨喘咳逆气……足皆痛:王冰说:“肺藏气而主喘息,在变动为咳。故病则喘咳逆气也。背为胸中之府,肩接近之,故肩背痛也。肺养皮毛,邪盛则心液外泄,故汗出也。肾少阴之脉,从足下上循腨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今肺病则肾脉受邪,故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皆痛。
⑩不能报息:即呼吸气短,难以恢复接续的意思。
⑾嗌干:《甲乙经》卷六作“喉咙干”。
⑿太阴:《甲乙经》卷六、《脉经》卷七均作“手太阴”。
⒀厥阴内:《甲乙经》卷六、《脉经》卷七“内”后均有“少阴”二字,似是。
【语释】肺病,气喘咳嗽气逆,引肩背疼痛,汗出,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等都感疼痛。肺气虚就会气短,呼吸难以接续,耳聋咽干。治疗应取手太阴经和足太阳之外厥阴内侧的足少阴经,刺出血。
【按语】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肺受邪不能统摄诸气,气乱于胸则病生喘咳。正如巢元方说:“肺主于气,邪乘于肺则肺胀,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气上喘逆鸣息不通。”肺病喘咳有实有虚,其实证为气盛而息粗,多是外感,其虚证为气微而息迟,多由内伤。张介宾说。“一为真喘,一为似喘。真喘者其责在肺,似喘者其责在肾。何也?盖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本条所论肺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皆痛为肺有实邪,致肺失肃降,上逆而现喘咳逆气,影响肩背而疼痛,腠理开疏则汗出。太阳经虚,故其经脉所过之处疼痛。而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咽干为肺肾气虚,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肾气虚故出现气短无根,呼吸难以接续。实乃母病及子之候。肾开窍于耳,手太阴之络会于耳中,咽为肺之门户,肺肾虚则耳聋咽干。
针刺治疗,应取手太阴肺经及足少阴肾经穴位,根据虚实症候的不同而选取相应穴位。如肺实可取中府、尺泽、列缺等以宣肺泻实,如肺肾气虚则取太渊,太溪,以补肺益肾。

【原文】(气)乱于肺,则俯 仰喘咳,接手以呼 …… 取之手太阴荥 ,足少阴俞
(《灵枢·五乱篇》)

【校注】①俯:《甲乙经》卷六、《太素》卷十二均作“俛”,意同。
②接手以呼:《甲乙经》卷六作“按手以呼”。
③手太阴荥:即鱼际穴。
④足少阴俞:即太溪穴。
【语释】气扰乱在肺,就会使人或俯或仰并气喘而喝喝有声,两手交替按住胸部呼气以解胸闷……治疗应针刺手太阴肺经的荥穴鱼际,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太溪。
【按语】喘以呼吸急促,甚至张口抬肩为特征,为气机升降出纳失其常度所致。一般可分虚实两型。实喘者为肺气壅塞,气失宣降以呼吸气粗,喘喝有声,病势急骤,多因风寒痰浊所致。虚喘其标在肺,其本在肾,为肺气不降,肾不纳气,以致呼吸短促难续,气怯声低,病势徐缓,多由精气内虚而成。实者治以祛邪利气为主,虚者治以培补摄纳为先。本条所述喘症,据其“俯仰喘喝,接手以呼”来看,乃实喘的表现。张介宾说:“实喘者胸胀气粗,声高息涌,膨膨然若不能容,惟呼出为快也。”所以气喘喝喝有声,两手按胸呼之气出方快,其实喘无疑。因此,针刺治疗应取手太阴肺经的荥穴鱼际,施以泻法,以宣泻在肺的实邪,因肺肾有经脉相通,故取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太溪,即张志聪所说:“顺宗气之下行也”。肺气肃降有权,则气乱得以平息,而喘咳可止。

【原文】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气满胸中,喘息 而支胠 ,胸中热,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 ,各一痏,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
(《素问·缪刺论》)

【校注】①喘息:《甲乙经》卷五作“喘急”。
②支胠(qu音区):胁肋支撑感。
③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即商阳穴。
【语释】邪气侵犯到手阳明大肠经的络脉,使人气满于胸中,喘息而胁肋胀闷,胸中热。治疗针刺食指爪甲上去爪甲角象韭菜叶宽之处的商阳穴,各一次,左侧病取右侧穴,右侧病取左侧穴,约一顿饭的时间就痊愈了。
【按语】手阳明大肠经脉下入于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肺与大肠相表里,因此,外邪侵袭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络脉,则可影响肺的肃降功能,肺气失于肃降则上逆,所以表现胸中气满,喘息,胁肋胀闷。《素问·大奇论》载:“肺之壅,喘而两胠满”。巢元方也说:“肺主于气,邪乘于肺则肺胀,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气上喘逆鸣息不通。”若肺气郁而化火或火邪炽盛,则胸中热,张介宾就明确指出:“实喘之证,以邪实在肺也。肺之实邪,非风寒则火邪耳。盖风寒之邪,必受自皮毛,所以入肺而为喘。火之炽盛,金必受伤,故亦以病肺而为喘”。由此可见,风寒火热之邪侵及手阳明之络,而影响到肺脏,即可出现上述肺部症候。由于邪在络脉,所以针刺治疗应以缪刺法。正如《素问·缪刺论》所载:“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未,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由于外邪客于手阳明之络脉,左右相注,因此应取手阳明大肠经的井穴商阳,左病取右,右病取左,施以泻法,以祛手阳明大肠络脉之实邪。手阳明大肠之络得以清泄,而肺气壅塞则可祛除。
目前临床上用之虽有一定疗效,但是若再与偏历、太渊等穴相伍,则祛邪之力更宏疗效更佳。

【原文】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 …… 。气有余则泻其经隧 ,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
(《素问·调经论》)

【校注】①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王冰说:“肺藏气,息不利则喘。《针经》载:肺气虚则鼻息利少气,实则喘喝胸凭仰息也。”
②经隧:《甲乙经》卷六作“经渠”。其意见前注。
【语释】气有佘就喘咳气上逆,气不足就呼吸通利而气息短少。……(治疗)气有余的就泻其经隧,但不要伤它的经脉,不要使其出血,不要使其气泄。气不足就补其经隧,不要使其出血。
【按语】肺主气而司呼吸,肺气以降为顺,其气上逆,乃因肺之邪气盛致肺气不利而上逆,所以造成喘咳上气等症。若肺气虚多由内伤所致,一为脾肺气虚,脾肺虚而气化不足则气短促而喘,或为肝肾素亏气道不纳,浮散而喘。因此,脾肺肝肾亏虚皆可致气道不利而呼吸困难,尤以肺、肾气虚多见。张介宾说:“盖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指出喘咳有实有虚,实为邪气所致,虚为正气不足而成。因此,在针刺治疗上也应根据虚实不同症候而治法有别。“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肺有邪实可泻其经隧。所谓经隧,张志聪说:“经隧者,五脏之大络,以行血气者也,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调治之道,亦守其经隧焉。”张介宾说:“隧,潜道也。经脉伏行,深而不见,故曰经隧。五脏在内,经隧在外,脉道相通,以行血气,血气不和,乃生百病,故但守经隧,则可以治五脏之病。”可见“经隧”为联络脏腑的络脉。泻经隧即为泻络脉,以泄除在肺有余之邪气,不要伤其经脉,不要出血,以防伤其气血。张介宾说:“无伤其大经,出其血,泄其正气”。肺气不足则补其络脉,不可泄其经气。因肺气不足,多为内伤精夺所致,应根据其临床表现选取相应的穴位施以补法,以补其正虚,不可泄其气,气泄则肺气更不足,而犯虚虚之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