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历史上的农民起义,西方就没赢过几回?

 大师兄666999 2020-05-27

首先东西方农民起义的战斗力完全不在一个等级,细数东方的农民起义,秦末农民战争,西汉绿林赤眉,东汉黄巾起义,隋末农民战争,唐末黄巢起义,还有后面几个时代的红巾军起义,李自成起义,太平天国战争。这些能让中国改朝换代的大型农民起义,一般能够持续几年到几十年,并且造成大规模人口下跌,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而在公元9世纪到16世纪,中世纪欧洲核心区,较大的农民起义有12次,农民武装人数过万的就5次,过两万的只有3次。能打上两年的也只有三次,并且没有一次因为起义出现改朝换代的,为什么东西方农民起义的区别那么大呢?

有以下几个原因,天灾,因为天灾人祸农民活不下去所以起义,而欧洲因为有北大西洋暖流的原因气候特别好,欧洲相比中国雨水均匀,冬暖夏凉,在14世纪后欧洲进入一个小冰期后,欧洲起义事件才开始变多,在这之前300年一次较大的起义都没有。而另一半的中国,中国每个朝代都有两件大事,御外地,治黄河。黄河因为泥沙太多随时都会泛滥,公元602年到公元1938年,黄河决堤1590次,大改道26次,比如一个村镇原来在黄河西边,结果过了30年就跑到黄河西边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由来)。并且中国刚好在北半球中纬度自然灾害带,和环太平洋自然灾害带的交汇点,20世纪80%以上的自然灾害发生在这两个地带。导致中国旱灾,洪灾,地震频频发生,而逃灾逃难的流民随时都有可能起义。

人祸,两边农民起义的攻击目标其实也不一样,欧洲中世纪长期领主分封,实行地方自治,地方领主地主作恶,把地方领主推翻就行了,所以中世纪欧洲农民起义中也只有一次约翰威廉福德起义明确提出要干掉国王,农民当家做主。而中国以前长期中央集权,政策中央定而官员只是打工的,所以政策出问题是皇帝的锅,地方官员出问题也是皇帝的锅,基本上所有的事都会被算在皇帝头上。攻击目标的差别导致中世纪欧洲闹不起来,同时期的中国却闹得很大。

农民起义的纯度,两边也差别很大,中世纪欧洲农民起义真的就只是“农民起义”,因为中国有秦始皇解决文字统一问题,欧洲没有,中国二世纪有造纸术,欧洲800年后才有,中国10世纪有活字印刷,欧洲400年后才有。并且中世纪欧洲学术,宗教领域的语言是拉丁语,所以中世纪欧洲人想要成为知识分子,得先学会拉丁语。这导致中世纪欧洲核心区的知识普及速度远远没有中国快。欧洲最有门面的30万德国农民战争,才出现了西普乐,盖尔,穆勒,闵采尔这种知识分子领袖。而另一半中国秦末时期,萧何,韩信,等,汉末张角,张梁等,隋末魏征,徐世勋等,后面几个时代还有很多很多。这些知识分子要么是农民起义的领袖,要么是领袖的左膀右臂。两边农民起义的纯度差别导致的后果就是两边起义的政治性,组织性差一截,导致欧洲农民起义又弱目标又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