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茱萸和山茱萸的区别

 yimugong4460 2020-05-27

虽然都叫茱萸,但对中药稍有了解的人就不会混淆吴茱萸和山茱萸,因为不管是外观还是功效,差别实在太大,只是名字有点接近。

不过,还是有很多新人会问这个问题。甚至有些药店抓药的人也能混淆,说是同一种药物,实在是不应该。

一、吴茱萸

吴茱萸,本经云:味辛,温,有小毒。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

在经方里,使用吴茱萸的方剂有四个:吴茱萸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温经汤,九痛丸。在吴茱萸汤中,吴茱萸温中止呕,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中,吴茱萸温中除血痹,温经汤中,吴茱萸温中止痛除血痹。九痛丸中温中止痛。

根据2015年版的中国药典,吴茱萸有小毒,用量2~5克。但是在经方里,吴茱萸汤中吴茱萸用了1升,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里用了2升。按一两3克来折算,1升接近15克,2升接近30克。如果用这么多,会不会出事呢?根据遇秋的使用经验,不会。

好,我们来看一下吴茱萸长什么样:

吴茱萸果实成熟以后就是这个样子和这种颜色。“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里讲的插的茱萸应该就是成熟的吴茱萸,颜色漂亮,辛味浓烈,这跟中国传统用独特味道的植物如艾、菖蒲来祛邪的道理是一样的。

药用的吴茱萸是还没有成熟红透的果实,看起来青中带黄的这种,药效比较好。

二、山茱萸

山茱萸,本经云:味酸,平,无毒。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

在经方中,只有一个肾气丸中用到了山茱萸,起到的作用应该是逐寒湿痹。

相比吴茱萸,因为它没有毒,且和补肾相关,山茱萸的使用就比较多。像肾气丸化裁出来的一系列地黄丸,都是有这个山茱萸。

民国有个名医叫张锡纯,特别喜欢用山茱萸,而且用它来治危重症,简直是用活了。估计现在很多人用山茱萸都是学了他的经验在用。

山茱萸,成熟的时候红通通的,外形看起来很像红枣,但味道又是酸涩的,且药用部分是皮,所以又叫酸枣皮。我们来看一下山茱萸长什么样。

成熟果实摘下来以后,用开水烫一下,就把皮给弄下来了,然后晒干。新鲜的是红色比较鲜亮,放久了颜色就慢慢变深,变成深红甚至黑色了。

看完这篇文章,遇秋相信,可能药效上你记不住清楚,但外观上,你一定能区分清楚哪个是吴茱萸和山茱萸了。要是还记不住,可以尝一下,苦的是吴茱萸,酸涩的是山茱萸。要是还记不住,建议不要折腾中医了,害人害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