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懂上海:董家渡的记忆

 黄建新图书馆 2020-05-27

伴随着纯正上海味道的早点香味

董家渡的早晨开始了。


董家渡之名最早见于清嘉庆《上海县志》,此地原为北仓渡,为何改名董家渡,众说纷纭,有董姓渡夫说,也有的附会于董华亭。无论如何,“董家渡”这三个字,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个上海人的心中。

过去,上海人说的董家渡,范围位于黄浦区东南部,东依黄浦江,北至复兴东路,西到中华路-桑园街,南以陆家浜路为界。该地区是上海最早形成的城区之一。

160年前,这里是上海的一个码头,人烟稀少。上海开埠以后,这里渐渐成了一个人口密集的生活区。篾竹路、外咸瓜街、面筋弄、外仓桥街、盐码头街,仅从这些街名,就能感受到董家渡地区曾经的繁华。

从码头兴盛到面料市场,董家渡度过了第一段变化。行业内一直流传着一句话:法国的设计,英国的面料,上海的做工。曾几何时,“上海裁缝”一直为服装界津津乐道——当年,来上海旅游的老外们,会慕名去做中装;精打细算的小白领,会手捧时装杂志去驳样;服装专业的学生,则会带着作业去那里淘面料。

后来,由于市政建设的需要,旧市场被拆除,搬入了附近的商场,更名为“南外滩轻纺面料市场”。但大家只要去那里逛,还是会说“去董家渡”,就像以淘便宜时装出名的“七浦路”一样,“董家渡”也成为了一个特殊的时尚地标。


这里曾是上海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之一,你能感受上海式热闹的市井气息,果贩之间的杀价声此起彼落,虽然未免脏和乱,忙碌的人间烟火,却会让人兴奋不已。

说到这个水果集散地,还和一个名人有关。旧时的黑帮老大杜月笙,十四岁到上海时,就在十六铺鸿元盛水果行当学徒,日夕与流氓、歹徒为伍,又嗜赌成性,不久被开除,又转到潘源盛水果店当店员。杜月笙当年在码头上的绝活,便是一手削唐山梨,电影《大上海皇帝》里,甚至还有这样一个桥段。


除了布料市场和水果集散地,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记得,当年,董家渡生产的生活用品,曾在上世纪80年代风靡全国。

这座天主教教堂,恐怕是董家渡地区,唯一一座保留下来的旧时建筑。

建于1853年的圣方济各沙勿略堂,在1950年代以前,是天主教上海教区的主教座堂,也是中国国内第一所能容纳2000人的大型天主教堂。

该堂周围曾经居住着上海最早一批,信奉天主教的教友。太平天国时期,许多以沙船业为生的教友迁至董家渡。1933年,该堂开始由中国神父管理,各堂口神父都在此“避静”、“歇夏”,年老的神父在此疗养。


这里直到2005年年末,董家渡还保留着本地最传统的戏院。演员的收入并非来自门票,而就是这样,观众在演出过程中递上来的捐赠。


其实,繁华也好,萧条也罢,在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时代,走到哪儿都是钢筋水泥的森林,走到哪儿感觉都差不多,唯有曾经的董家渡是不一样的。它有着这座城市无法复制的灵魂,这是上海的灵魂。这种灵魂不像在租界繁衍的那种“海派”,那是原滋原味、地地道道的“市井上海”。

烧饭的香味,夹杂着邻里间的谈笑风生,董家渡继承了最平民的上海生活方式。这是一种邻里相依的生活方式,一种闹中取静的人生哲学。过去,没有一座城市会像上海一样,拥挤、融汇、但又不失自我。

不知何时起,我们忘记了过去。

忘记了自己的文化。 

似乎一切在商业化面前,都显得不堪一击,并可以堂而皇之地冠以“动迁”之名。对于世俗生活的强制改变,这才是动迁的可怕之处。

上海曾经的人文面正在消亡。

就好像下面这张照片里“迪庐”的主人王老先生,那个中、西交融的上海,已是暮暮老矣,和自己的老宅一起,消失在商业化和新移民带来的文化冲击中。


------------------分割线-------------------

【广而告之:参观蒙牛工厂召集令】看看新闻网联合蒙牛乳业,召集10名网友于12月7日、8日参观蒙牛安徽马鞍山工厂。想了解原奶检测秘密吗?看看一包牛奶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再听专家讲讲牛奶饮用常识。请12月4日前,赶紧将报名资料通过微信回复给我们,先到先得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