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夷眉 | 这是我们第一次卖的红茶

 岩茶教室 2020-05-27


方子:佚士茶人

工艺制作:叶海滨

25g | 罐 投茶量5g | 次

中国人起名字常常喜欢“跑偏”,比如“大丽菊”不是菊,“柚木”也不是柚,还有武夷岩茶的品种名,红孩儿、醉贵妃还有什么卧龙,你能通过名字联想到具体的滋味是什么吗?

第一眼看到“夷眉”这个名,心想这是把武夷岩茶做成眉毛状吗?看到干茶之后,确实是眉毛状没错,但是不是属于闽北乌龙体系的范畴,我又困惑了。

按照上一篇文章的说法,夷眉工艺的制作者叶海滨告诉我们,它基本是用武夷原料加红茶工艺组合而成,这种好玩的碰撞究竟是在玩噱头,还是真的可以符合我们这群刁民的味觉审美呢?

Y老师我来爆个料。

01

夷之“眉”,一定要有毛

一泡茶的好喝与否,跟“会不会吃”这个本事的逻辑是一样的,不是靠运气去碰,而是有一定常识技能的去推敲。虽然Y老师我可能不一定有什么常识……

叶海滨拿出这泡茶跟我们分享时,看着这些油润鲜活,白毫显露的海马体说,“客户要求,一定要有毛。”

了解更多这个神秘的客户链接:他不会做茶,但金骏眉、王威王都和他有关

这个毛,就是茶毫。是部分品种在芽叶阶段才有的细小茸毛,茸毛中含有丰富的茶氨酸、茶多酚等物质,一般情况下是检验嫩度的重要指标。

所以在看干茶条索时,一根根带着金黄茸毛的夷眉更像是近年来流行的“雾眉”,纤细得看不清具体线条的轮廓,部分抱团不均的茸毛,不知什么情况的人还以为那是一团的肉松。

第一次喝夷眉是上个月,回想起来,印象最深的就是它的甜润。

这个甜润,想必是高级山场的嫩采芽头所带来的鲜甜润美。这又让我想起来第一次在武夷山慧苑寺里吃到的新鲜莲子。

以前吃的莲子,是晒干后熬水的,牙齿对咬莲子的记忆度都是绵软稠厚的,但新鲜的莲子却更新了咬肌记忆对它的数据,每嚼一下都觉得心里砰的一声,接着就都是莲子的鲜甜,即便吃到了心,依然是甜的。

当时我问了那天寺庙里泡茶的师傅,他说,“新鲜莲子都是这样啊,心里苦的莲子都是老了的”。

这句话就被我强行放在这个单芽嫩采的夷眉里,同时红茶工艺使得茶多酚转化成儿茶素,更是将嫩芽里的甜放大,加上这是今年2018年春季新款,把最新发布的时令气息,都匀整的揉捻在这一“眉”的情愫里。

02

它是王威王里最安抚人心的那道味

关于王威王的正确打开方式,“一、二泡似西湖龙井,三、四泡如黄山猴魁,五、六泡同普洱班章,七、八泡见武夷铁罗汉,九、十泡隐武夷夷眉尾汤之余韵”……

为什么一泡顶级好茶最后的收尾会定格在“夷眉尾汤之余韵”呢?

就Y老师个人体验而言,最爱的尾水莫过于树龄加山场的优质组合。很多同学在交流个人体验时说,他们能勉强接受一泡工艺有缺陷的茶,但是前提是在好山场里有一定的树龄,这样即便做坏了前面多冲几水之后的气息也不会太差。

因此,尾水一般是好基因和优质特征的延续。

这大概就是夷眉之“夷”,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原料是九百米海拔以上的高山茶,确保滋味之清甜,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原料是核心产区的单芽,剩下的原料Y老师能耐有限,就只能挖出这些了,好奇的同学可以自己买一份回去默默剖析。

夷眉不似岩茶的变化度那么直接鲜明,但是从第一水开始水的温润度便极高,虽然形似眉,但力量和韵道却极为丰满。

尾汤基本从第十水开始算起,它粘稠的糯感浑圆有力,汤水浓稠细腻,伴随口腔两颊清凉的力量能捕捉到在暗处伴奏的岩韵,并没有任何违和感。

像是一个人在家时听的音乐,节奏、频率和谱曲,都贴合着你的官感。

03

夷眉的味道

上一篇文章推送后,很多人骚扰Y老师,问我这泡茶到底什么滋味,我内心码了很多的戏。比如说它身段柔软、内心果敢,比如说它是红茶和乌龙的跨种族联姻,还想了一个关于王威王的王,最后如何变成一个暖男的狗血剧情……

最后,畏惧班主任嫌弃我把一泡高级茶描述成了一个五毛党的泡沫剧,默默收好戏码,草泥马万马奔腾过后归结成两个落寞的字:好喝!

这个好喝不是那种能带出去斗的好喝,而是我就想自己一个人独处时静静地喝,并不想跟你分享,你也别来打扰我的那种任性。

任性也是一种美德,这个美德就是不给自己或任何事物设置过多的边限,你会尝试到更多的可能。

-  E N D -

另外,关于任何需求

请找性感撩人的学习委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