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通稻米种植历史与习俗(一)

 昵称37581541 2020-05-27
南通据江海之会,握襟带之薮。茫茫万里水东流,数千年沧海桑田,四次沙洲连陆,南通先民筑海堤、勤稼穑,江海平原从无丝粟之饶,渐成鱼稻饶足之地,塑造了多元共存的区域农耕文化格局和独具江海特色的稻作文化。笔者查阅诸多地方文献和民俗资料,小有收获,现将部分内容摘录成文,以飨众朋。

南通沿海滩涂
一、历史追溯
稻作文化是南通稻作生产的历史沉淀,承载着江海农耕历史映像和文明密码。在远古时期,南通地区还是茫茫江口海域。随着长江泥沙的逐步沉积,浅滩、陆地渐渐形成。各县(市)区中海安成陆最早,五六千年前就有古人生活;如皋、如东相继在汉代和南北朝时期与陆地相连;通州、崇川、港闸等地原为胡逗沙洲,至唐末连陆;海门虽在唐代成陆,但明末清初江堤坍塌成灾,先民多有不胜望水赔粮之苦至清代乾隆中期重新成陆;启东20世纪初才与海门接壤。

宋代江岸线示意图
虽然南通总体上成陆时间不长,但种稻历史久远。20世纪70年代,青墩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炭化偏粳型稻谷,表明5000多年前青墩古人开始种植水稻、饭稻羹鱼。同期出土的陶鬶、二流鸭嘴形壶和灰陶高足杯等酒器,还间接表明青墩古人掌握了稻米制酒技术。据研究,青墩古人后来沿海北上,东渡日本,参与日本弥生文化的发祥。

青墩遗址

由于江海平原多为沙陆并接而来其地潟卤而瘠,且易于崩圮,死人无数,自古作为死罪获贷配隶之处丁有煜海门歌》写,“嗟我小邑海之门,一朝卷入海波混。人民星散各逃窜,十余三五迁永安……野老习见说旧事,当年塌县犹徐徐。此日飙驱驾垩浪,日流十丈黄沙墟。担儿携女觅生计,只恐滔滔随水逝。败苇遮体作衣裳,东去西去无定势。仰天号泣救无人……” 吴嘉纪《海潮叹》,“飓风激潮潮怒来,高如云山声似雷。沿海人家数千里,鸡犬草木同时死。南场尸漂北场路,一半先随落潮去…… 
南通先民面对时常坍塌的江堤海岸,他们不畏艰难,废灶兴垦,开荒拓土。海邦千里敢安鱼稻之居,潟卤尽桑麻,闾阎皆货殖。龚自珍应陈氏子孙之请,为陈朝玉祠堂所撰《海门先啬陈君祠堂碑文》,“通州常孰间东地,望洋无极,潮退沙见,豁然划然亘二百里,君履其侧,四无居人,苍芒独览曰:吾当屋于是!率妻来迁,创草屋,斫木为耜,冶釜为犁,夫任半耦,妇任半耦,一耦之力,旬有五日,水咸者立甘,沙疏者立坚,沙肤窳者立厚。于是远近之民闻之,莫不削薪以为之耜,投刀以为之犁,卖骤以求牛,怀穜稑,储瓶缶,絜大男,衽幼女,效君而归君,愿为海农,洋洋载道。不十年,群姓益众,皆造瓦屋,坎烟起如海云。国家岁入地丁漕米,累千近万,为江海大聚龚自珍洋洋洒洒八百余字,向我们生动展示了一幅当年盐民垦荒劝田图,也让我们深切体会到蛮荒之地变成鱼米之乡的艰难与不易。

舆地纪胜(宋)

二、水稻品种

明代以前直接涉及南通地区种植水稻品种的资料较少,可从相关文献寻得踪迹。《唐书地理志》记载,黄稑、乌节等品种曾作为江淮地区的贡米。《扬州府志》提到,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引进占城稻,择田高者艺之。占城稻?怎么这么熟悉?对!在近期热播剧《清平乐》中,宋仁宗赵祯有一次带着占城稻前去找曹皇后,并对占城稻称赞不已。占城稻虽然只是赵祯用来接近曹皇后的理由,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占城稻曾对古代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清平乐剧照

明清开始有大量文献涉及水稻品种。这一时期,南通水稻品种以籼、粳(秔)稻为主,糯(秫)稻作酒浆之用,占比二至三成。《通州志》(明)罗列了黄稑、乌节、大香斑等粳、籼稻品种,早糯、晚糯、虎皮等糯稻品种。《直隶通州志》(清详细描述了各类型品种的特征特性。粳稻早者七月熟,迟者九月熟,品种有早白、晚白、黄稑、乌节等。籼稻粒长性硬,品种有红白籼、雉子班、救公饥、拖犁归等。糯稻,早白最先熟,晚白则皮薄易酿,性软色芳的有羊脂,早种宜酿者有赶陈,虽熟不枯者有青枝,秆柔可为索者有麻筋。
中国首届博览会《南洋劝业会报告》曾收录如皋黄丝糯稻、早五天粳稻、银条籼稻,海门早生旱稻、晚生旱稻,如皋香滋糯旱稻等南通近代部分品质较好品种。可惜这些品种现在已经寻无踪迹。

中国首届博览会奖牌及证书

南通先民还针对各类型土壤,从因土种植的角度对水稻品种的合理布局进行了探索。《如皋县志》(清)提到,“如皋东南宜粳,西北宜籼。秋晚熟者胭脂赤,性能不畏碱,海角田多种之;红莲秫、箭子籼种宜河土,炊食香软味甘,皆上品,乌口稻不能及
三、种植方式
南通水稻种植方式有直播和移栽两种。直播是一种原始的稻作栽培方式。5000多年前青墩古人先是采用刀耕、火耕方式整地,再撒上种,直至收获,整个过程中没有移栽环节。《博物志》(西晋)中还提到,“海陵县扶江接海,多麋兽,千千为群,掘食草根,其处成泥,名曰麋畯,民随此畧种稻,不耕而获,其收百倍

刀耕火耨

唐宋以前,水稻直播是一种普遍现象,并对南通滩涂开发、文化传播、粮食增产和人口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赶稻及菽图

我国从汉代开始有水稻育苗移栽,《四民月令》五月条说:'是月也,可别稻及蓝,尽至后二十日止'。'别稻'就是指水稻移栽。唐宋以后南通地区开始普及移栽稻,直播逐渐少见,有关直播的记载反而多了起来。如《崇川咫闻录》(清),“水乡则不莳秧,惟以稻散布于田,听其自熟。《如皋县志》(清,“散稻,不耔秧针,散布于田,听其自熟,米色红而味香
秧好半熟稻,苗好产量高。秧苗素质的好坏对水稻产量的高低至关重要。《直隶通州志》(清详细记载了水稻育秧的方法。“谷雨浸种,其种皆隔岁所藏,粒粒料简,秕稗尽去,三入三出。始车水耕田,耕毕耙,耙毕耨,耨毕耖,耖毕镘,然后撒种。水去种一寸,日再易,匝月而秧成。志中还提到了当时水稻的移栽适期,芒种前五六日,农夫插秧谓之白梅秧,交夏至插者最多,迟至小暑便减收矣。这与现今所提“适期早播促壮秧”,“不栽七月秧”等相吻合,体现了稻作技术的传承与发扬。《如皋县志》(清,“谷雨农家浸种,四月插秧,芒种以后谓之梅秧,夏至以后谓之时秧,过此不雨改种旱谷

莳秧

因品种产量潜力、稻作技术水平等限制,旧时水稻产量并不是很高。陈尧(明)《农书》提到,“每田一亩,丰年得谷三石,次则二石,又次之则一石

陈尧,字敬甫,号梧冈,明代通州人。嘉靖乙未年进士,官拜台州太守、贵州按察使、四川巡抚、工部侍郎、刑部左侍郎。主要著有《陈梧冈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