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聪明的老师,都这样和学生沟通!

 公众号_好教师 2020-05-27

成为老师以后,总避免不了要和家长们进行沟通,而面对这帮十岁多点的初中生,说的最多的话题就是“叛逆”。

而在这个时候,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我和我的父母,不同的是,曾经的我,是故事的主角,是被父母控诉的对象,

现在我是一个旁观者,是一个倾听者,也是一个出谋划策的人。

有一天,曾经教过的学生的家长在微信里对我说,她儿子最近在班级闯祸了,不写作业,上课不听讲,和同学之间有矛盾,班主任老师找她了。

在我的印象中,这个孩子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即使学习成绩一般,但也是一个很重感情、很老实的孩子,之前在教他的时候,他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问题。

听到家长的抱怨,我问她,孩子是不是还有别的事,突然出现这种情况,肯定是有原因的。

孩子妈妈说,好像是有点事,但是他不说,现在啥啥都不愿意说,真是气死我了。

每当这个时候,我会选择倾听,因为我知道,我是她信任的人,也是她此时最依赖的人。而在这个时候,如果我有能力的话,我会给她出出主意。

而我这次给她出的主意,是让她带孩子去吃饭。

具体操作是,在她接到孩子时,不管老师之前跟她说了什么,也不管她内心有多生气,都不要跟孩子生气,而是带孩子去吃最喜欢吃的东西。

其实,在这个时候,孩子是很无助的,无论在这件事情当中,他是对是错,他的心里都是有委屈的。

而在这个时候,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就不应该站在成年人的视角,用成年人的语气与他进行对话。

如果这样做了,肯定避免不了一次相当激烈且不解决问题的争吵,结果怎样,可想而知。

然后,我又向孩子妈妈提出要求,那就是在吃饭的时候也不要有任何指责,先夸夸他,和他谈谈心,让孩子能够打开心扉,让他倾诉。

那么在这个时候,孩子也是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的。

后来,孩子妈妈告诉我,她真的忍住了脾气,心平气和地和孩子吃了这顿饭,同时,孩子也跟她说了在班级里和同学们发生的矛盾。

当孩子妈妈又问我该怎么解决的时候,我笑了,其实到这个时候,孩子的问题就已经解决了,因为他已经说了出来,没有了怨气,和妈妈的距离也拉进了。

这个时候,处在这样的状态再去处理和同学之间的问题,也就不那么难了。

家长在这个时候,应该选择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面对一些他能够解决的问题。

后来,孩子也真的将和同学的矛盾处理好了,至于怎么处理的,我没有细问。

不过,可以看到的是,孩子通过这件事和妈妈的关系倒是更好了。

其实,在处理这件事情的问题上,我们通常会忽视几个点:


1.在事情发生的时候,孩子是什么话语权的。

当家长接到老师的电话的时候,听到的所有的内容,都是老师说的。这不能说老师会冤枉孩子,但作为老师,我知道,此时在电话里,只会告知事情发生的结果,然后请家长来学校细说。

从接到老师的电话,到见到老师,家长都是没有见到孩子的,那么事情的经过到底是什么,还有哪些隐情需要知道,我们都是不清楚的。

而此时家长却因为孩子又把他折腾到学校而感到非常的愤怒。

即使见到了孩子,又能听孩子说什么呢?

2.家长更在乎自己的面子,而不是孩子的内心。

就像我有时会跟班级里一些男孩子的家长沟通,无论是电话还是微信,家长开口就是,我家孩子是不是又闯祸了。

在家长的印象中,被老师找,或者到学校去肯定是孩子闯祸了,感觉这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但是,凡事都是有原因的,为什么我们不能从自身出发,去想孩子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孩子在这样做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或者再想想自己有没有一定的责任,或者是自己有没有能力帮助孩子进行改正。

3.孩子虽然还是个孩子,但是他已经有了判断能力。

我的儿子已经三岁了,近半年的时候,让我感觉他已经有了他的想法。

比如,他不喜欢别人亲他,他喜欢研究带有声音的东西,他喜欢穿带颜色的衣服……孩子越大,想法就越多,就越难服从于大人的指令。

但是现在的大人们,往往还是喜欢让孩子完全按照他的指令去做事,这时,矛盾就会开始激化。

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去做的,是引导,让孩子的判断力是正确的,然后放手让孩子去做。

其实,很少有家长真正在意过孩子的感受,只是一味地将自己的感受放在孩子身上。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孩子自己会走了以后,在外面却总喜欢让家长抱着。

家长会觉得,自己会走了,就拉着手自己走多好。

但是,当一位母亲蹲下,和孩子处于一个高度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孩子所看到了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

一个两三岁孩子看到的事件,是大人的腿,是柜台的脚,是各种地面,这些会让孩子感觉自己非常渺小,非常无助。

相反,当我们能够感受到孩子此时的心情,抱起他,那么孩子就会感到很开心了。

那么现在言归正传,很多家长感觉孩子越大,沟通起来就越难,然后会把所有的原因就归咎于孩子已经到了叛逆期。

而孩子在这个时候,也会觉得自己不被家长理解,不愿意听家长的话,甚至不愿意与家长说话。

这样的情况很常见,如果得到很好的解决,则会出现很多不好的结果。

那么在这个时候,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和孩子保持平等的姿态。

当大人面对孩子的时候,内心里存在的还是领导意识,但是在孩子的心里,面对大人,则是平等意识。

试着回忆一下,孩子们有时会不会这样说:“凭什么呀,这样不公平”“你答应我了,为什么说话不算数”“我才不信呢,你是骗子”……

但我们听到孩子这样说话的时候,肯定会很生气,但是请想一下,孩子为什么会这么说?

当你让你的孩子把自己喜欢的东西送给别人时,原因仅仅是因为对方比他小,他得让着时,他会说,“凭什么呀,这样不公平。”

这次,换来的只是你的责备,但是请你想一下,他也还是个孩子,而那样东西也许是他的宝贝。

当你因为忘记或者假装答应而没有跟孩子兑现你的承诺的时候,他会说,“你答应我了,为什么说话不算数。”

此时,你会很气愤,认为孩子太不懂事了,为什么不能体谅一下大人的辛苦。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也许这是孩子期待已久的,而此时,你在孩子心中的形象也会大大减分。

所以,之后当你希望孩子去做什么事情而再次许愿的时候,孩子就一定会说,“我才不信呢,你是骗子。”

此时的你,如果再拿家长的身份去压制,那么在孩子的心中,你的形象全无。

因为你除了是家长,你在孩子的面前,一无所有。

2.变成孩子喜欢或者崇拜的样子。

作为老师,我也经常拿老师的身份去压制学生,但是后来我发现我这样做是错的。

偶然的一次,我在课堂上背了几段非常喜欢的古诗词,令人意外的是,我看到了孩子们眼中的光亮。

后来有孩子悄悄对我说,“老师,我们都觉得你可厉害了,会背那么多诗。”

这句话点醒了我,原来这样就可以让孩子们觉得我厉害。

于是,我会在上课的时候,引经据典,背诵诗词。也是这样,孩子们越来越喜欢听我的课。

其实,让孩子们佩服或者喜欢你,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首先要放下自己的姿态,不要认为你是老师,你是家长,孩子就会听命于你,就会接受你,就会认可你。

我们要做的是,找一个孩子们感兴趣的点,然后展现出你的能力,这样孩子就会佩服你,喜欢你,听你的话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上学会后,听老师的话而不听家长的话。

就在于,孩子看到了老师比自己厉害的地方,所以他们佩服老师,喜欢老师。而家长,还是和以前一样,没有改变。

其实,作为家长,我们已经为孩子付出了太多太多。但是正因为你付出的太多,反而说的就太少了。

沟通,还要用语言,用情感,将有效信息进行真正地传达,而不是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因为每天的日子都是那样过的,孩子习以为常。

用平等的角度,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去沟通,孩子是会接受的。因为,孩子是爱你的。

认同观点,点个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