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古传说与史实:成汤为啥能灭夏朝,建商朝?

 云锦居士 2020-05-27

上古传说与史实:成汤为啥能灭夏朝,建商朝?

商汤九年(公元前1609年),成汤拜伊尹为右相,仲虺为左相。

商汤十年(公元前1608年),成汤经过了几年的充分准备,已经有了雄厚的物资基础,和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军队。他开始向夏王朝的几个同盟诸侯国发起攻击。这年秋天,成汤首先出兵灭掉了温国(今河南焦作温县南),然后,以温邑为根据地,与邻近诸侯结盟,继续扩军备战。

商汤十一年(公元前1607年),成汤派遣伊尹带大批金银珠宝入夏都,拜见夏王姒癸。先将一部分珠宝献给夏王,向他陈说,商侯并无不臣之心,征讨那些不法的诸侯完全是为了夏王和百姓的利益。夏王姒癸大喜,如今朝廷国库空虚,缺少的就是金钱,有人送钱给他自然是好事,便热情招待了伊尹。

伊尹住进馆驿后,又暗中去拜访妺喜,给她留下一些珠宝,让她用来贿赂琬、琰二妃,进一步迷惑夏王。伊尹与妺喜暗中勾结,欺骗了夏王姒癸。夏王还以为成汤是个忠臣,便高枕无忧,每日与宠臣和妃子们肆意享乐,既不使人访查四方,也不做战争的准备,仿佛真的是天下太平,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他哪里知道,成汤此时正以强大的兵力继续向外扩张,一步步向夏后氏直属区逼近。

商汤十二年(公元前1606年),夏王朝最大的宗族诸侯国昆吾(今河南许昌北),对成汤的侵略行径不满,国君夏伯,亲自领兵征讨殷商。而此时,殷商的势力已经十分强大,成汤任命伊尹为大将军,领兵迎战昆吾军。伊尹足智多谋,手下还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将士,昆吾军很快被击败,夏伯率败兵逃归本国。

商汤十三年(公元前1605年),成汤在伊尹的建议下,兵分两路继续攻打夏王朝的同盟国。一路由右相伊尹率领,从温邑出发东进攻打韦国(今河南安阳滑县南);另一路由成汤亲自率领,从蒙邑(即北亳)出发北上攻打顾国(今山东菏泽鄄城西北)。韦、顾两国很快被攻灭,成汤命令将两国的贵族逮捕,收为官奴。

两国一灭,邻近的诸侯国都吓得心惊胆颤,他们见商汤势大,不敢与他为敌,便纷纷归顺。于是,夏王朝的北部和东部大部分地区都成了殷商的势力范围。

成汤灭了韦、顾两国,心中大悦,便想乘胜进军攻打夏王朝,却被伊尹制止。伊尹认为,夏后氏虽然衰败,但还有很大实力,朝政不乱,四夷不叛,此时起兵伐夏,时机尚不成熟。

夏商时期神权思想在人们的头脑中占据统治地位,天命神权主宰人们的一切,每有重大的事情都要祈求上天,祭祀神祖,以求护佑。战争更是如此,每次战前,除向上天和神祖祈祷外,还要占卜请示,以决定行动和指导作战。伊尹通过对以往战争的总结,发现了战争与政治的纽带关系,意识到人心向背对战争的影响,把民众是否拥护最高统治者,看作是衡量国家统治兴亡的一个重要尺度,进而将这一思想用于指导商汤的灭夏战争。

伊尹建议商侯成汤先从舆论上,对夏王朝发起攻势,把夏王的缺点和弱点进行扩大化宣传,把所有天灾人祸造成的不良后果,都归罪于夏王的无道,编造一些足以引起万民憎恨的恶行,四处传播,同时蛊惑夏王朝的一些正直大臣直言犯上,激怒夏王作出失控的行为。夏王姒癸果然上当。

商汤十四年(公元前1604年),夏王姒癸因老臣关龙逄在大殿上当众指责羞辱他,忍无可忍,下令将他即刻处死,引起朝臣恐慌。百官对夏王私下多有非议。伊尹又命人把夏王种种无道行为扩大化,散布到诸夷各国,声称夏王无道,上天惩罚,必将降下更大的灾难,使夏王朝四夷盟国对他失去信心。

这时候,伊尹奉王命潜入夏都,乔装打扮秘密会见夏王姒癸的妃子妹喜探听虚实。妹喜告诉他说,夏王做了个梦,梦见两日相斗,西方日胜,东方日不胜。伊尹立刻返回商朝,告诉商侯成汤:灭夏的时机已经成熟,可以对夏宣战了。成汤问何以知之,伊尹便把妺喜的梦告诉了他,这是天神的暗示:据西方者胜,据东方者败,我军如果从东部进攻,必败无疑。所以必须“令师从东方出于国,西以进”,就是把军队悄悄迂回到夏都以西,然后从西部攻城,这叫反客为主,必然大获全胜。

成汤大喜,悄悄调动部队沿僻静小路赶往夏都以西,然后,便以夏王无道为借口,停止向夏王朝纳贡,并发出檄文,公开叛夏。

夏王姒癸果然大怒,派人征调九夷军伐商。但九夷人已经知道夏王朝失去民心,不肯出兵相助。夏王姒癸只好作罢。

成汤得知九夷诸国不肯出兵助夏,立刻调兵遣将,命伊尹率兵攻打夏王朝实力最大的同盟国昆吾。

商汤十五年(公元前1603年)春,商汤的军队,攻破了昆吾都城,杀死夏伯等宗族大臣,并将族人逮捕为奴,昆吾国灭亡。这年秋天,夏朝的太史令终古,见夏王朝大势已去,便窃取了夏王朝的一些重要机密,带领家人暗中投奔了商汤,他向成汤提供了夏王朝的许多重要情报。成汤大喜,便接纳终古为商朝大臣。

商汤十六年(公元前1602年)春,成汤亲率商军,攻打夏都斟寻(今河南偃师东北)。

夏王姒癸疏于防范,军队一触即溃,首战就被商汤军队击败。他见大局不妙,便率族人弃城逃往夏王朝的旧都老邱(今河开封陈留镇北)。夏王姒癸虽然已经年老,但毕竟是位勇猛善战很有指挥才能的人。他在老邱很快组织了一支精锐部队,准备与夏军做一次决战。

商汤十七年(公元前1601年),殷商军队攻占夏都斟寻后,继续调兵遣将,出动了兵车七十辆,甲士六千人,东进向夏王旧都老邱发起了总攻。

夏王姒癸也做好了迎战准备,组织了近万人的兵力,列阵于黄河北岸七里营一带,要与成汤一决高下。但是,殷商军队在伊尹的指挥下,由成汤亲率主力部队东进正面进攻,伊尹自己则率领一部分精英部队,悄悄前往黄河以北,联合北地殷人,兵出韦邑(今河南安阳滑县),从东北部向夏都老邱进攻,形成两面夹击的战局,迫使姒癸不得不分兵御敌,从而打乱了夏军的作战部署。

夏、商双方的主力部队在鸣条(今河南新乡封丘)展开最后的决战。

夏军失去了诸侯国的援助,在殷商军队的强势攻击下,孤军作战最终兵败。夏王姒癸带着部分大臣和家人弃城逃往三朡(诸侯国,今山东菏泽成武汶上集镇丁古刘庄)。成汤旋即率军攻打三朡,夏军又败。姒癸率众突围后,逃往成国(今山东泰安宁阳东北)。成国也是夏王朝属国,国君对夏王朝很忠心。姒癸命令身边的大将推移和大牺率军保护城池。殷商军队很快追到,与夏军展开恶战,最终,活捉了夏朝大将推移和大牺,灭掉了成国。

姒癸仍不投降,率数十位忠心护主的勇士,杀出一条血路逃往焦门(今山东泰安宁阳附近)。在焦门,又遭到了殷商大军的围攻。夏王姒癸虽然勇猛善战,但毕竟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后来,终因寡不敌众被俘。商汤本想把他及其全家处死,后来,采纳了伊尹“以仁德治国”的建议,便没有把夏王处死,而是将他流放于南巢(今安徽巢湖一带)。

令人不解的是,曾经为伊尹提供情报的妺喜,此刻,竟然心甘情愿地跟随着夏王姒癸。伊尹欲留妺喜共享富贵,却被她婉言拒绝。她说:“夏君曾经深爱过我,如今他老了,而且,国破家亡,到了穷途末路,我怎么可以抛弃他呢!”伊尹无语,他知道妺喜的选择是对的,如果换成自己,也同样会作出这样的选择。虽然,他对妺喜有着刻骨铭心的爱,但是,他知道聚散是上天注定,他们今生有缘无分,也只能尊重妺喜的决定。妺喜随同夏王姒癸去了南巢,一直陪伴他到死。姒癸死后,她仍然没有离开南巢,继续为他守灵至终老。

成汤统一全国,正式建立商王朝。自号商汤,以商汤十八年(公元前1600年)为商朝建国元年。这一年,成汤已经八十九岁。

(本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